衛星導航系統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定義:一種空間無線電定位系統,包括一個或多個衛星星座,為支持預定的活動視需要而加以擴大,可為地球表面、近地表和地球外空任意地點用戶提供24小時三維位置、速率和時間信息。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學科:地理信息系統_技術與應用
相關名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同步衛星導航系統
圖片來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網站
延伸閱讀
衛星導航系統是利用衛星進行自主地理定位的系統。它允許用戶通過終端接收高精度的定位信號,實時為用戶提供導航、測量和跟蹤定位等服務。
目前世界上的衛星導航系統一共有四個: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其中,全球定位系統發展最早,成熟度更高,商業應用開發深入。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于20世紀90年代實現了全球組網,但由于受到蘇聯解體及俄羅斯經濟衰退的影響,一度沒有足夠資金進行衛星補網,最少時在軌衛星僅有六七顆,2010年后逐漸恢復全球服務能力,由于采用了獨特的編碼體制,系統的整體抗干擾性更強,發生緊急事態時有潛在的安全性優勢。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至今仍在建設過程中,民用精度表現良好,但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表現欠佳。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分為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系統。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工程自1994年啟動,2000年完成北斗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斗二號系統建設。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標志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服務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于北斗系統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涌現,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