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據報道,白宮官員證實,谷歌、微軟、OpenAI和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Anthropic的首席執行官,將于當地時間周四與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和高級 *** 官員會面,討論人工智能的關鍵問題。
一名白宮官員透露,哈里斯和 *** 官員將在會議上告訴這些涉足AI領域的企業高管,他們有責任減輕人工智能工具的潛在危害。美國總統拜登也在邀請函中希望科技公司在向公眾提 *** 品之前必須確保其產品安全。
上個月,拜登已經強調了對人工智能相關產品監管的必要性,盡管他表示人工智能是否具有真正的威脅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拜登稱,社交媒體已經說明了強大的AI技術在沒有正確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可能造成的危害。
事實上,自去年ChatGPT問世以來,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由于AI的能力已經遠超人們的預期,批評者對快速發展的AI技術的擔憂包括侵犯隱私、偏見、欺詐以及散播謠言和虛假信息等。行業技術領導者近期也不斷呼吁警惕AI帶來的風險。
3月29日,上千名科技人士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實驗室立即暫停訓練比GPT-4更強大的系統,直至解決相關的風險和問題。這一呼吁得到了不少關注與回應,短短兩天,已有超過2300人簽名。
近日宣布離開谷歌公司的“AI教父”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表示,他擔心互聯網將充斥虛假照片、視頻和文字,普通人“無法再辨別真假”。此外,辛頓還擔心技術的“未來版本”會對人類構成威脅,因為“它們經常從分析的大量數據中學習到意想不到的行為”,并且目前無法想象如何防止壞人利用AI做壞事。
辛頓稱,人工智能不僅會導致大量工作崗位消失,而且會導致人們沒辦法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實的。如果人工智能變得比人類聰明得多,就會對人類進行操控;人工智能知道怎么編程,就會想辦法繞開人類對其設置的限制。
事實上,威脅已經顯而易見。比如美國IBM公司將用人工智能取代7000余個工作崗位。IBM首席執行官克里希納(Krishna)5月1日表示,公司的人力資源等內部職能部門的 *** 工作將暫停或延后,這些并非直接面向客戶的崗位在IBM大約有26000個。在未來5年內,其中30%的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取代。這意味著約7800人將會因此失去就業機會。
目前,各國 *** 都在積極尋求監管措施,以追趕技術進步的步伐。美國方面,商務部于上個月正式公開征求意見,要求各界對人工智能的問責措施發表評論。除了美國外,歐盟立法者也在加快推進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監管。
上周,歐盟已提出新的立法草案,要求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的開發商披露他們在構建AI系統時使用的版權材料。作為監管方案,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競爭專員維斯塔格提出了在AI生成的文章和圖像上顯示“用AI制作”等標簽的方案,還透露了提供生成式AI的企業有義務進行說明的想法。
歐盟立法者還在討論如何引入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并且生成式AI(AIGC)成為最受關注的內容之一。歐盟委員會將于5月11日對相關協議進行投票,如果通過,將進入下一階段的三方談判,屆時歐盟成員國將與歐盟委員會以及歐洲議會就談判內容進行辯論。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如對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實行監管,可能產生數據安全、 *** 安全的風險,以及人工智能誤用濫用帶來的對生產秩序、生活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沖擊。更主要的是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算法、模型、規則生成文本、圖片、聲音、視頻、代碼等內容的特征,如果不強化提供者責任,不實行嚴格監管,可能導致技術創新突破科技倫理的底線,偏離科技向善的方向,造成不可估量、不可挽回的損失。
楊海平表示,國外科學家呼吁暫停對更強大的AI系統的開發,中國出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新規,都是在人工智能獲得關鍵突破的關鍵時點,針對人工智能可能的風險隱患,采取理智的防范措施。人工智能的監管需要國際社會經過評估,劃出統一的、清晰的安全底線,供各國共同遵守。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