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體系由測繪基準、基礎地理數據、面向服務的產品數據、數據管理系統和支撐環境組成。
測繪基準包括大地基準、高程基準、重力基準和深度基準。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包括大地測量數據、數字線劃圖數據、數字正射影像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和數字柵格地圖數據。大地測量數據包括三角(導線)測量成果、水準測量成果、重力測量成果以及GNSS測量成果等;數字線劃圖數據包括測量控制點、水系、居民地及設施、交通、管線、境界與政區、地貌和植被與土質等要素層等,對應的比例尺系列應為1:1000000、1:25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數字正射影像數據包括航空攝影影像和航天遙感影像,可以為全色的彩色的或多光譜的,按地面分辨率分為30m、15m、5m、2.5m、lm、0.5m、0.2m和0.1m等;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包括地面規則格網點、特征點數據及邊界線數據等,按規則格網間距分為1000m、100m、25m、12.5m、5m和2.5m等;數字柵格地圖數據包括通過地形圖掃描和數字線劃圖轉換形成的數據,比例尺系列應為1:1000000、1:25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
面向服務的產品數據包括地理實體數據、影像數據、地圖數據、地名地址數據和三維景觀數據等。地理實體數據以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把反映和描述現實世界中獨在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屬性及其構成關系等偏息,采用面向對象的 *** 重組形成的數據。影像數據以航空攝影影像、航天遙感影像等數據源為基礎,經拼接、勻色、反差調整、重影消除和鑲嵌等處理,形成的柵格數據。地圖數據以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經多尺度融合、符號化表達、圖面整飾等加工處理,形成的色彩協調、圖面美觀的地圖。地名地址數據包括行政區劃以及街巷、標志物、門樓等要素的規范化名稱、空間位置、屬性及地理編碼等信息內容。三維景觀數據包括以影像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為基礎,經三維模型化與渲染,并疊加其他地理要素的三維模型,以及按一定尺寸對其裁切構成的影像、數字高程模型多級瓦片數據和地理要素不同層級表達的三維模型數據。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數據管理系統實現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管理、維護與分發,具備數據輸入輸出、編輯處理、提取加工、顯示瀏覽、查詢檢索、統計分析、數據更新、安全管理以及歷史數據管理等功能。
支撐環境是支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管理和維護的軟硬件及 *** 系統,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應用服務軟件、服務器設備、數據存儲備份設備、外圍設備、安全設備以及涉密的局域網或測繪專網等。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8de2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