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GIS的具體設計中應注意系統的當前需求和中、遠期目標相結合。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工作的擴展和環境 保護機構職能的調整,使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同時還要注意系統的專用性和通用性相結合。盡量采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技術,以保證系統的靈活性,并使系統的各個模塊可以方便地組合搭配,各職能部門可以靈活地配置功能;另外也要注意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不僅要考慮先進的 *** 數據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應用,而且要適應環境統計、環境規劃、環境質量、建設項目、總量控制、環境自動監控、自然生態管理等實際業務工作對環境空間數據發布、査詢、分析和空間表達的實際需要。具體設計原則如下。
1.實用性
更大程度的滿足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業務需求,為環境管理人員及環境保護技術人員提供有效的技術工具。要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數據提供準確迅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完善,系統維護性好。系統要具有優化的系統結構和完善的數據庫系統,與其他系統(如環境辦公化自動化系統等)數據共享和協同工作能力。
2.標準性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整個系統的建設需遵循標準化、統一化的原則,以支持系統的推廣應用。系統在數據分類編碼、數據格式、數據接口、軟件接口和系統開發等 方面要嚴格執行國家與行業相應的標準和規范。
3.先進性
系統在技術上要具有先進性,包括軟、硬件的先進性、 *** 環境的先進性等,將現有的先進技術盡可能的應用到系統中來。
4.動態性
系統要能夠顧及環境空間數據不斷變化和增加的需要,也要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業務發展的需要。系統需要根據環境數據、業務、結構等各種變化,動態的調整、優化和擴展有關的功能。
5.開放性
系統需要采用開放式設計,可以在應用中不斷由用戶補充和更新功能,具備良好的與其他系統的數據交換和功能兼容能力。系統還需要具備統一的軟件和數據接口,以為后續系統的開發留出余地。
6.經濟性
單純追求先進的技術將會耗費大量的資金,對許多環保部門并不實際。因此系統建設需要先進性與實用性并重,在實用的基礎上,以最小的投人獲得更大的產出,在軟件、硬件的配置方面盡量選擇性能價格比高的,在系統開發方面注重可操作性,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
7.安全性
面對 *** 運行環境,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護機制,保證合法用戶能夠方便的訪問數據和使用系統,阻止非法用戶操作系統。同時,系統要有足夠的容錯能力,以保證數據的邏輯準確性和系統的可靠性。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37c0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