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GIS的發展始于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北美。世界之一個GIS是1963年加拿大十地調查局為了處理 大量的十地調査資料,由測景學家R.F.Tominson提出 并建立的。20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計算機軟硬件迅速 發展,特別是大容量存儲功能磁盤的使用,為地理 空間數據的錄入、存儲、檢索、輸出提供了強有力的 技術手段,使GIS朝著實用方向迅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 是GIS普及和推廣應用的大發展階段,由于新一代高性能 計算機的普及和迅速發展,GIS也逐步走向成熟。GIS的軟 硬件投資大大降低而能力明顯提高,已進入多學科領域,由功能單一、比較簡單的分散系統發展成為多功能的用 戶共享的綜合性信息系統,并幵始向電力行業發展。
電網GIS的應用經歷了CAD+數據庫、傳統GIS應用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期,進入AM/FM/GIS應用階段。建立以 數字電網及協同工作環境為特征的電網GIS,己成為發達 國家電力企業,為增強Q身競爭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提 高服務水平)而進行生產經營業務流程重組工作、提高 電網運行科學管理水平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國電網GIS的建設是在20世紀末、本世紀初逐步開始的,在2000年前后曾經在國內掀起建設熱潮,各大企業紛紛上馬,但是失敗者居多,以至于很多企業信息化主管“談GIS色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軟件行業的大環境不具備。當時中國軟件行業還處在初級階段,對軟件項目的管理水平尚處于起步階段,對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尚 沒有清醒的認識,導致大最項目的失敗。除了項目管理水平不足之外,中國軟件行業在意識上也存在大量不足,比如雖然大家都知道一個 軟件項目的開發/維護資金比例為3:7,但是由于國內軟件企業之間的 過度競爭己將系統的投資壓縮到了甚至低于成本的地步,很多企業 從不考慮系統維護資金,電力客戶也通常要求廠家“三年免費升級,五年免費維護”。其后果是這些企業難以為繼,危機性的人才流動頻繁,整個行業的人才危機嚴重,企業無法聚集足夠的人才和資源來進行 系統的建設,即使系統能夠初步建設成功最終也難逃失敗的厄運。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技術和管理有問題。當時電力GIS建設以配電網為主,這和當時正在進行的城鄉電網改造熱潮有很大的聯動關系,但是和輸電 *** 相比,配電 *** 結構復雜,不規范型式較多,而且變化頻繁,在技術和工程上都極具挑戰性。當時有很多 關鍵技術問題沒有解決,比如配電 *** 的規模很大,對數據錄入 的快速性和組織性要求很高,而當時很多實施隊伍對此困難估 計不足;又比如配電 *** 變化很快,存在頻繁擴建、改造等工程,而如何適應這類快速變化在技術上和管理h都沒有解決等。這些未解決的關鍵技術導致了很多項目的失敗。
(3)系統的建設思路存在重大偏差。當時大多電力GIS的建設 者均來于GIS行業,總是從地理信息的角度來建設系統,這從項目的命名就能看出來(一般都叫“XXGIS項目”)。這反映了當時國外平臺廠商在整個建設中的強勢主導作用,以及國內廠家對系統認識的不足。這種以GIS為出發點的思路 比較適合于國土資源管理、河道管理等行業,而在電力這類網 絡資源密集型企業中,核心的資產是 *** 、分布在該 *** 上的 資產,以及在 *** 上運行的服務。如果對這一特點沒有充分的 認識和理解,最終得到的系統必然脫離企業的核心業務需求,而這正是這類系統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
(4)定位有問題。當時大量的GIS建設者只是從建設一個 信息化系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沒有意識到這種系統中 的電網資源實際上是整個電力系統各個業務的基礎支掙性信息。這樣在整個系統的規劃和設計上眼光局限于局部,只考慮到了 單個項目的需求,形成了信息孤島,最后即使建設成功,系統 在企業中的位置也非常尷尬:各種其他系統(如生產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等)迫切蒞要電網資源信息去支撐關鍵業務,如 停電方案制定、電網規劃等,而GIS空有這些基礎信息,又不知 道如何去支撐各項業務,只停留在設備查詢、統計這些基本面,好看不好用。由于沒有考慮到對上層業務的支撐,也就沒有對 系統數據的檢驗和反饋,缺乏對深層次開發的需求驅動,最終 導致整個系統走向萎縮和衰亡。
電網GIS在經過2000?2005年的低谷期后,目前又逐漸發展起來,這個趨勢正好符合技術經濟學的技術發展曲線:在最開始由于市 場的驅動,技術規模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過度發展,但由于實 際上技術無力支撐需求,很快導致了2002?2005年間一次快速下 跌;但是在下跌過程中,由于基礎設施建設被保留,技術經驗仍 然在積累,資源經過分化重組,技術規模在一段時間后仍將逐漸上升。
新一輪的GIS建設和上一輪相比,有較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大部分電力GIS廠家對于電網企業的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有些廠家提出了用“電網資源管理”的概念取代傳統的 “電力GIS”,這反映了在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上有了很大的不足。很多廠家已經意識到對電網企業來說電網資源才是核心,GIS只是一個平臺和工具,這種名稱的變化暗示了建設重心的轉移。
(2)對于各種關鍵難題,在技術上和管理上都有了新的解決 方案和思路。比如對于配電 *** 頻繁變化的問題,有些廠家 采取了將 *** 資源修改、合并到電網工程設計流程中去的辦法,在業務流程中解決對變化的控制。這和傳統GIS簡單地采取編 輯建模的方式在效果上產生了本質差異,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也反映了廠家在系統建設水平上的提升,他們已經意識到 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管理問題,而不單純 是技術問題。又比如“自動成圖”的難題(也就是電力GIS 中“AM/FM/GIS”中的“AM”問題),有些廠家已經借鑒集成電 路自動布線的思路,從算法上很好地解決了 *** 歸并重排、差異同步等關鍵問題,達到了較好的應用效果。近年來信息 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給系統的建設提供了更完美的思路 和豐富的建設實踐,如Internet技術的苷及、SOA技術架構 的提出和實施,都為各種技術難題的解決提供了方案。
(3)中國軟件行業的項目管理和實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信息化企業已經從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的開發方式 開始向系統化、體系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項H實施成功率 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復雜信息化項目的駕馭水平有了明顯 提升。例如有的省份已經成功實施了全將輸電GIS,在項目管理水平上已經有了長足進步。
(4)市場大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中國南方經 濟發達地區,電網企業的戰略和文化與傳統的國有企業相比 已經產生了巨大變化,這種面向客戶的轉變,促使電網企業 在信息化時更加注重企業內在需求的驅動,從而創造了一個 良好的技術實施環境,形成尊重技術、尊重人才、實事求是 的科學作風,有利于吸引技術資源,激發創新精神,創建前所未有的技術奇跡。
正是在這樣的變化背景下,電網GIS的建設構想從傳統GIS 的思路中脫胎而出,無論是在技術和管理上,還是在行業 大氣候下,都更加具備了相應的實施條件。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d796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