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劀y繪知識競賽試題,以及測繪法考試試題及答案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錄一覽:
- 1、甲、乙兩地點之間有三條道路相連。某地理活動小組測繪了這三條道路的縱向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 2、事業(yè)單位測繪工程專業(yè)知識考試一般考什么?
- 3、求注冊測繪師模擬試題
- 4、注冊測繪工程師考試試題
- 5、某測繪裝置上一枚指針原來指向南偏東50o,把這枚指針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周,那么指針應(yīng)指向( )
- 6、水保知識競賽試題庫(2)
甲、乙兩地點之間有三條道路相連。某地理活動小組測繪了這三條道路的縱向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B
小題2:B
試題解析:
小題1:三條縱向剖面圖的終點和起點為甲、乙。圖中觀察甲地、乙地的海拔為260米左右、150米左右(橫坐標為海拔),兩者高度差兩地110米。故選B。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fù)制微信號
小題2:圖中看出三條縱向剖面圖①路程長,但是高差比較小,起伏小;③路程短,但是高差大,起伏大;②兩者之間。使用大型運輸車從乙地運送重型機械設(shè)備從運輸工具和運輸對象,應(yīng)該選擇起伏小的,危險性小。有利于行車安全。故選B。
事業(yè)單位測繪工程專業(yè)知識考試一般考什么?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wù)。
上海事業(yè)單位考試考試 *** :分筆試和面試。筆試科目:《基本素質(zhì)測驗》和《綜合應(yīng)用能力》。一般參加上海事業(yè)單位統(tǒng)考的職位都是這些類容。
(一)《基本素質(zhì)測驗》主要測查報考者的基本素質(zhì)、對基本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及綜合運用的能力。《基本素質(zhì)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90分鐘,滿分100分。(選擇題)
(二)《綜合應(yīng)用能力》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及對基本公文寫作知識的熟悉程度。《綜合應(yīng)用能力》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
事業(yè)單位考試的考試 *** 、事業(yè)單位考試教材都可以直接登錄上海事業(yè)單位 *** 網(wǎng)進行查看。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
求注冊測繪師模擬試題
一、判斷題,共30題,每小題1分。對下面的表述進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對測繪儀器、工具,必須做到及時檢查校正,加強維護、定期檢修。( )
2.工程測量應(yīng)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測繪精度的標準,三倍中誤差作為極限誤差。( )
3.大、中城市的GPS網(wǎng)應(yīng)與國家控制網(wǎng)相互聯(lián)接和轉(zhuǎn)換,并應(yīng)與附近的國家控制點聯(lián)測,聯(lián)測點數(shù)不應(yīng)少于3個。( )
4.在測量中,觀測的精度就是指觀測值的數(shù)學期望與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
5.測量過程中儀器對中均以鉛垂線方向為依據(jù),因此鉛垂線是測量外業(yè)的基準線。( )
6.地面點的高程通常是指該點到參考橢球面的垂直距離。( )
7.GPS點高程(正常高)經(jīng)計算分析后符合精度要求的可供測圖或一般工程測量使用。( )
8.按地籍圖的基本用途,地籍圖可劃分為分幅地籍圖和宗地圖二類。( )
9.國家控制網(wǎng)布設(shè)的原則是由高級到低級、分級布網(wǎng)、逐級控制。( )
10.地形的分幅圖幅按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其規(guī)格為40cm×50cm或50cm×50cm。( )
1、 用經(jīng)緯儀測水平角時,必須用( )精確地瞄準目標的標志中心底部位置。
A、十字絲豎絲; B、十字絲橫絲; C、十字絲交點。
2、 用經(jīng)緯儀測垂直角時,必須用( )精確地瞄準目標的特定位置。
A、十字絲豎絲; B、十字絲橫絲; C、十字絲交點。
3、用水準儀望遠鏡在標尺上讀數(shù)時,應(yīng)首先消除視差,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
A、外界亮度不夠; B、標尺不穩(wěn);
C、標尺的成象面與十字絲平面沒能重合。
4、消除視差的正確 *** 是( )。
A、仔細調(diào)節(jié)目鏡; B、仔細進行物鏡對光;
C、仔細進行目鏡對光、然后進行物鏡對光。
5、經(jīng)緯儀的觀測程序包括( )。
A、對中; B、整平; C、瞄準; D、讀數(shù)。
6、水準儀的觀測程序包括( )。
A、對中; B、整平; C、瞄準; D、讀數(shù)。
7、地形圖的比例尺,通常大比例尺指的是( ),小比例尺是( )。
A、1:500——1:10000; B、1:25000——1:100000;
C、1:200000——1:1000000。
8、十字絲交點與物鏡光心的幾何連線稱為( )。
A、中心軸; B、水平軸; C、視準軸。
9、( )光學經(jīng)緯儀屬中等精密的儀器,適用于低等級控制測量、地形測量和一般工程測量。
A、DJ1; B、DJ2; C、DJ6; D、DJ15。
10、在進行高程控制測量時,對于地勢比較平坦地區(qū),一般采用( ),對于地勢起伏較大的山區(qū)一般采用( )。
A、水準測量; B、視距測量; C、三角高程測量。 一、判斷題,共30題,每小題1分。對下面的表述進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 水準管氣泡居中時,視準軸即已水平。( )
2. 整平和對中交替進行經(jīng)緯儀的安置 *** 是用垂球?qū)χ校日胶髮χ械陌仓?*** 是光學對中。( )
3. 用測回法和方向法觀測角度時,各測回應(yīng)在不同的度盤位置觀測,是為了減弱度盤分劃誤差對讀數(shù)的影響。( )
4. 導(dǎo)線測量時相鄰邊長比例不能小于1/3。( )
5. 以GPS做控制測量時點與點之間不要求通視。( )
6. 測量時,如果背景是明亮的天空,觀測時容易偏向暗的一側(cè);如果背景是樹林等陰暗地物時,就容易偏向明亮的一側(cè)。( )
7. 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順序為:后—前—前—后。( )
8. 水準儀的視準軸與水準管軸不平行時產(chǎn)生的高差誤差,其大小與前、后視距之和成比例。( )
9. 經(jīng)平差后,附(閉)合水準路線的最弱點位于觀測路線的終點。( )
10. 測量過程中偶然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
注冊測繪工程師考試試題
《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guī)》
和
《測繪綜合能力》
科目采用以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為代
表的客觀型試題。《測繪案例分析》科目采用案例分析題為主的主觀型試題。
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試題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案例分析題三種題型。現(xiàn)舉例
說明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更符合題意,不答或答錯不得分。)
1
常規(guī)航空攝影的航向重疊度應(yīng)為(
B
)。
A
.
30
%~
50
%
B
.
60
%~
65
%
C
.
70
%~
80
%
D
.
100
%
2
凡被權(quán)屬界線所封閉的地塊稱為(
B
)。
A
.單位
B
.宗地
C
.街坊
D
.街道
二、多項選擇題
(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符合題意的答案,錯選、
漏選或多選均不得分。)
1
航測內(nèi)業(yè)測圖的生產(chǎn)流程包括(
A
,
C
,
D
)。
A
.內(nèi)定向
B
.幾何糾正
C
.絕對定向
D
.數(shù)據(jù)采集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B
)。
A
.分丘圖的丘號要與分幅圖一致
B
.分戶圖的丘號要與分丘圖一致
C
.分丘圖的精度要高于分幅圖
D
.分丘圖的坐標系可以不同于分幅圖坐標系
某測繪裝置上一枚指針原來指向南偏東50o,把這枚指針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周,那么指針應(yīng)指向( )
A
試題分析:根據(jù)方位角的概念,畫圖正確表示出方位角,即可求解.
指針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周,即轉(zhuǎn)90度,如圖
由圖可得指針的指向是北偏東40°方向.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類題需要從運動的角度,正確畫出方位角求解.
水保知識競賽試題庫(2)
63、重力侵蝕是指土壤及其母質(zhì)或基巖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 )的過程。主要包括崩塌、瀉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
A、破壞和剝蝕
B、位移
C、堆積
D、位移和堆積
64、( )是指土壤及其母質(zhì)或基巖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位移和堆積的過程。主要包括崩塌、瀉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
A、重力侵蝕
B、風力侵蝕
C、凍融侵蝕
D、水力侵蝕
65、重力侵蝕是指土壤及其母質(zhì)或基巖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位移和堆積的過程。主要包括( )等形式。
A、面蝕和溝蝕
B、崩塌、瀉溜、滑坡和泥石流
C、溝底下切、溝頭前進和溝岸擴張
D、細溝侵蝕和淺溝侵蝕
66、風力侵蝕指( )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飛揚、跳躍、滾動和堆積,并導(dǎo)致土壤中細粒損失的過程。
A、流水
B、風力
C、降雨
D、風速
67、( )指風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飛揚、跳躍、滾動和堆積,并導(dǎo)致土壤中細粒損失的過程。
A、水力侵蝕
B、重力侵蝕
C、凍融侵蝕
D、風力侵蝕
68、影響土壤侵蝕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 )。
A、生產(chǎn)因素
B、社會因素
C、經(jīng)濟因素
D、人類活動因素
69、影響土壤侵蝕的地形因素包括坡度、坡長、( )等。
A、坡寬、坡高
B、坡形、坡向
C、坡比
D、坡形
70、影響土壤侵蝕的因素有( )和人類活動因素。
A、自然因素
B、社會因素
C、經(jīng)濟因素
D、生產(chǎn)因素
71、自然因素是產(chǎn)生土壤侵蝕的基礎(chǔ)和潛在因素,主要有氣候、地形、地質(zhì)、( )和植被等。
A、土地
B、土質(zhì)
C、土壤
D、土層
72、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分為( )三大類型區(qū)(一級區(qū))。
A、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凍融侵蝕
B、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重力侵蝕
C、水力侵蝕、凍融侵蝕、混合侵蝕
D、水力侵蝕、重力侵蝕、混合侵蝕
73、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分為( )三大類型區(qū)(一級區(qū))。
A、降雨侵蝕、流水侵蝕、風力侵蝕
B、坡面侵蝕、溝道侵蝕、重力侵蝕
C、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凍融侵蝕
D、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重力侵蝕
74、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分為水力侵蝕、風力侵蝕、( )三大類型區(qū)(一級區(qū))。
A、重力侵蝕
B、混合侵蝕
C、凍土侵蝕
D、凍融侵蝕
75、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分為水力侵蝕、( )、凍融侵蝕三大類型區(qū)(一級區(qū))。
A、重力侵蝕
B、風力侵蝕
C、凍融侵蝕
D、混合侵蝕
76、根據(jù)土壤侵蝕的實際情況,國標規(guī)定,把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強度分為微度、輕度、( )、強烈、極強烈和劇烈等六級。
A、較強烈
B、強度
C、中度
D、極強度
77、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土壤侵蝕容許量為( )。
A、500 t/(km2·a)
B、1000 t/(km2·a)
C、1500 t/(km2·a)
D、2000 t/(km2·a)
78、我國( )的土壤侵蝕容許量為1 000t/(km2·a)。
A、東北黑土區(qū)
B、南方紅壤丘陵區(qū)
C、西南土石山區(qū)
D、西北黃土高原區(qū)
79、極強烈級水力侵蝕平均侵蝕模數(shù)為( )。
A、5 000~10 000 t/(km2·a)
B、8 000~10 000 t/(km2·a)
C、8 000~15 000 t/(km2·a)
D、10 000~15 000 t/(km2·a)
80、在測繪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 )的總稱。
A、地物
B、地勢
C、地質(zhì)
D、地貌
90、我國地形的特點是地形復(fù)雜,( ),呈階梯狀分布。
A、地勢北高南低
B、地勢東高西低
C、地勢西高東低
D、地勢南高北低
91、青藏高原位于我國的西南部,海拔( )m以上。
A、3 000
B、5 000
C、3 500
D、4 000
92、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地形的( )上。
A、之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第四級階梯
93、土壤由礦物質(zhì)、( )和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等組成。
A、有機質(zhì)
B、水分
C、有機質(zhì)、水分、空氣
D、空氣
94、土壤由礦物質(zhì)、( )和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等組成。
A、有機質(zhì)、水分
B、有機質(zhì)、水分、空氣
C、有機質(zhì)、空氣
D、水分、空氣
95、按土壤質(zhì)地分類,土壤通常可以分為沙質(zhì)土、( )、壤土三類。
A、黏質(zhì)土
B、黃土
C、紅土
D、黑土
96、按土壤質(zhì)地分類,土壤通常可以分為( )、黏質(zhì)土、壤土三類。
A、黑土
B、黃土
C、紅土
D、沙質(zhì)土
97、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 )。
A、降雨
B、降雨量
C、降水
D、降水量
98、降水量指一定時段內(nèi)降落在某一點或某一面積上的總水量,用( )表示。
A、深度
B、高度
C、重量
D、容積
99、降水量的單位是( )。
A、m
B、mm
C、cm
D、cm3
100、一般把24 h降水總量達到( )的降雨稱為暴雨。
A、30 mm
B、45 mm
C、25 mm
D、50 mm
101、植被是指某一地區(qū)內(nèi)由許多( )組成的各種植物群落的總稱。
A、植物
B、生物
C、林草
D、樹木
102、植被是指某一地區(qū)內(nèi)由許多植物組成的各種( )群落的總稱。
A、樹木
B、生物
C、林草
D、植物
103、( )按植物群落類型劃分,植被的類型可分為森林植被、( )、草甸植被、荒漠植被等。
A、林草植被
B、草地植被
C、草原植被
D、高原植被
104、按形成成因,植被可分為( )和人工植被。
A、森林植被
B、自然植被
C、草原植被
D、草甸植被
105、徑流是由于( )而從流域內(nèi)地面與地下匯集到河溝,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統(tǒng)稱。
A、降雨
B、降水
C、降雪
D、暴雨
106、徑流是由于降水而從流域內(nèi)( )匯集到河溝,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統(tǒng)稱。
A、地面與地下
B、坡面與溝道
C、山坡與溝道
D、高處與低處
107、徑流總量是指在一定時段內(nèi),通過河流某一( )的累積水量,以m3、萬m3或億m3計。
A、支流
B、地點
C、河段
D、斷面
108、年徑流量是在( )里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水量。
A、數(shù)年
B、一季
C、一年
D、多年
109、單位時間內(nèi)流過河流某( )的水體積稱為流量,以m3/s計。
A、支流
B、地點
C、河段
D、斷面
110、單位時間內(nèi)流過河流某斷面的( )稱為流量,以m3/s計。
A、水體積
B、水流
C、水重量
D、水質(zhì)量
111、單位時間內(nèi)流過河流某斷面的水體積稱為流量,以( )計。
A、m3
B、kg/s
C、m3/s
D、t/s
112、流量的單位是( )。
A、m3
B、m3/s
C、kg/s
D、t/s
113、輸沙量指時段內(nèi)通過河流某( )的總沙量。
A、斷面
B、地點
C、河段
D、支流
114、輸沙量指時段內(nèi)通過河流某斷面的( )。
A、含沙量
B、總水量
C、總沙量
D、輸沙率
115、輸沙量指( )通過河流某斷面的總沙量。
A、某一時刻
B、單位時間
C、瞬時
D、時段內(nèi)
116、( )通過河流某斷面的總沙量,稱為年輸沙量。
A、多年內(nèi)
B、一年內(nèi)
C、單位時間
D、較長時間內(nèi)
117、人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如開礦、修路等生產(chǎn)建設(shè)中破壞( )后不及時恢復(fù),或隨意傾倒廢土棄石,以及毀林毀草、陡坡開荒、過度放牧等造成的水土流失。
A、水資源
B、土地資源
C、地表植被
D、地貌
118、人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如開礦、修路等生產(chǎn)建設(shè)中破壞( )后不及時恢復(fù),或隨意傾倒廢土棄石,以及毀林毀草、陡坡開荒、過度放牧等造成的水土流失。
A、土地
B、地表植被
C、生物
D、地貌
119、人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下屬于人類不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的是( )。
A、修建梯田
B、興修水利
C、修建淤地壩
D、陡坡開荒
120、人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下不屬于人類不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的是( )。
A、修建梯田
B、毀林毀草
C、過度放牧
D、陡坡開荒
121、( )是描述區(qū)域(流域)社會經(jīng)濟狀況的指標之一。
A、輸沙量
B、土地利用率
C、土壤含水量
D、降水量
122、( )是描述區(qū)域(流域)社會經(jīng)濟狀況的指標之一。
A、年均徑流量
B、含沙量
C、植被覆蓋率
D、人均收入
123、以下屬于社會經(jīng)濟指標的一組是( )。
A、年均徑流量、含沙量、降水量、流量
B、坡長、坡度、坡形、坡向
C、人口、勞力、人均耕地、土地利用結(jié)構(gòu)
D、溝壑密度、植被覆蓋率、溝道比降、海拔
124、( )不屬于社會經(jīng)濟指標。
A、蒸發(fā)量
B、人均糧食
C、勞力
D、農(nóng)村各業(yè)產(chǎn)值比
125、我國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 )。
A、松花江、遼河
B、黑龍江、遼河
C、嫩江、遼河
D、烏蘇里江、遼河
126、我國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 )。
A、嫩江
B、黑龍江
C、遼河
D、烏蘇里江
127、我國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長江、黃河、淮河、海河、( )、松花江、遼河。
A、湘江
B、珠江
C、怒江
D、瀾滄江
128、海河是中國( )更大水系。
A、西北地區(qū)
B、西南地區(qū)
C、華南地區(qū)
D、華北地區(qū)
129、內(nèi)陸河河流水源主要來自冰峰雪嶺的山區(qū)的( )。
A、大氣降水
B、冰雪融水
C、暴雨洪水
D、地下水補給
130、我國的內(nèi)流河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
B、西南內(nèi)陸地區(qū)
C、東北內(nèi)陸地區(qū)
D、華南內(nèi)陸地區(qū)
131、( )是我國更大的內(nèi)陸河。
A、伊犁河
B、黑河
C、塔里木河
D、格爾木河
132、下列河流不是內(nèi)陸河的是( )。
A、伊犁河
B、黑河
C、塔里木河
D、雅魯藏布江
133、流域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所包圍的集水區(qū)域或匯水區(qū)。
A、流線
B、水流
C、分水線
D、水面線
134、如果流域地表水分水線與地下水的分水線重合稱為( )。
A、閉合流域
B、流域面積
C、不閉合流域
D、中尺度流域
135、如果流域地表水分水線與地下水的分水線不重合稱為( )。
A、閉合流域
B、流域面積
C、中尺度流域
D、不閉合流域
136、流域面積指流域分水線與( )之間所包圍的平面面積。
A、河流的左右岸
B、河口斷面
C、河段
D、河道
137、通常把面積不超過( )的集水單元,稱為小流域。
A、200 km2
B、100 km2
C、50 km2
D、30 km2
138、通常把面積不超過( )的集水單元,稱為小流域。
A、50 km2
B、500 km2
C、200 km2
D、1 000 km2
139、小流域基本地貌單元分為( )和溝谷地。
A、分水嶺
B、梁
C、峁
D、溝間地
140、溝間地指從分水嶺至( )之間的區(qū)域。
A、溝谷
B、溝緣線
C、峁
D、梁
141、水土保持的對象除土地資源外,還包括( )。
A、植物資源
B、自然資源
C、礦產(chǎn)資源
D、水資源
142、水土保持的對象除( )外,還包括水資源。
A、土地資源
B、自然資源
C、礦產(chǎn)資源
D、植物資源
143、水土保持是( ),保護、改良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等,建立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生產(chǎn)活動和社會公益事業(yè)。
A、土壤保持
B、農(nóng)田保護
C、防治水土流失
D、土壤侵蝕控制
144、自然資源保育的主體是( )。
A、水土保持
B、土壤保持
C、灌溉利用
D、農(nóng)業(yè)措施
14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規(guī)定國家對水土保持實行( )、保護優(yōu)先、全面規(guī)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
A、預(yù)防為主
B、標本兼治
C、防治結(jié)合
D、合理利用
14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規(guī)定國家對水土保持實行預(yù)防為主、保護優(yōu)先、全面規(guī)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 )”的方針。
A、注重成效
B、綜合防治
C、注重效益
D、標本兼治
147、通過水土保持可以( ),提高降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A、改善大氣環(huán)境
B、增加蓄水能力
C、控制土壤侵蝕
D、削洪增枯
148、通過水土保持可以( ),提高河川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A、改善大氣環(huán)境
B、增加蓄水能力
C、控制土壤侵蝕
D、削洪增枯
149、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可以( ),顯著地減少進入河川的泥沙量。
A、改善水文環(huán)境
B、增加蓄水能力
C、控制土壤侵蝕
D、削洪增枯
150、水土保持對于濕潤地區(qū)的河川年徑流量影響( )。
A、不大
B、顯著
C、沒有影響
D、不能確定
151、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fā)揮水土等自然資源的( )、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A、工程效益
B、資源效益
C、生態(tài)效益
D、利用效益
152、小流域綜合治理以( )為單元,在全面規(guī)劃的基礎(chǔ)上,合理安排農(nóng)、林、牧等各業(yè)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設(shè)綜合治理措施。
A、種植區(qū)
B、行政管轄區(qū)
C、江河流域
D、小流域
153、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建立有機、高效的農(nóng)林牧業(yè)生產(chǎn)體系。
A、地力保護
B、保持水土
C、農(nóng)田保護
D、植被保護
154、在自然突變和人類活動影響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fù)與重建工作指( )。
A、生態(tài)控制
B、生態(tài)修復(fù)
C、生態(tài)改良
D、生態(tài)保護
測繪知識競賽試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測繪法考試試題及答案、測繪知識競賽試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