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測繪成果法律知識,以及對測繪法律法規的認識論文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錄一覽:
測繪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等進行測定、采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
基礎知識測量工作中,地面點的空間位置是用坐標和高程來表示(確定)的。表示地面點平面位置的常用坐標有地理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小范圍內也可用極坐標;高程是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也稱海拔。
目前,我國以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1985年決定采用新確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我國的高程起算面,稱為“1985年黃海高程系”。之前,我國曾以天津大沽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距離、水平角及高程是確定地面點相對位置的三個基本幾何要素,則距離測(丈)量、水平角測量及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
結合工作實際,本著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原則,現重點學習距離丈量、普通水準測量(高程、視距、斷面測量)。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測繪的種類
1、大地測量。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 *** 。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2、普通測量。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 *** 。局部區域是指在該區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
3、攝影測量。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傳感器采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并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 *** 。
按距離分可分為:航天攝影測量、航空影測量、地面影測量、近景影測量和顯微影測量:按技術處理 *** 不同可以分為:模擬法影測量、解析法影測量和數字影測量。
4、工程測量。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 *** 。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在工程運營階段對工程進行形變觀測和沉降監測以保證工程運行正常。
按研究的對象可以分為:建筑工程測量、水利工程測量、礦山工程測量、鐵路工程測量、公路工程測量、輸電線路與輸油管道測量、橋梁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軍事工程測量等。
5、海洋測繪。以海洋水體和海底為對象,研究海洋地位、測定海洋大地水準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以及海洋磁力、海洋環境等自然和社會信心的地理分布及其編制各種海圖的理論餓技術的學科。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保障。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管理規定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管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測繪成果利用和地理信息資源共享,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匯交、保管、提供、利用、交換和共享,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測繪應急保障等,應當遵守本規定。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管理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工作。第四條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測繪應急保障制度,為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提供及時、有效的測繪成果和技術服務。第五條 測繪成果管理和地理信息應用開發應當遵守保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保障測繪成果以及地理信息數據的安全。第六條 測繪成果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測繪成果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第二章 匯交與保管第七條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接收、匯總和保管本行政區域的測繪成果資料。第八條 省級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設區的市、縣級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
使用其他資金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測繪項目出資人向測繪項目所在地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其中,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的測繪項目,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
測繪項目出資人與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可以約定由一方向相應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并保證匯交的測繪成果資料真實齊全、整理規范。第九條 測繪成果資料實行無償匯交。屬于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屬于非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目錄。
應當匯交的基礎測繪成果副本包括:
(一)國家等級衛星定位測量、三角(導線)測量、水準測量、天文測量、重力測量的測繪點之記、成果表、網圖(路線圖)和相關技術報告;
(二)基礎航空攝影所獲取的數據、影像資料以及航空攝影驗收報告、索引圖、航空攝影儀檢定資料;
(三)遙感衛星和其他航天飛行器對地觀測所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以及數據說明文件;
(四)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和相關技術報告;
(五)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和相關技術報告;
(六)縣級以上的行政區域圖和相關技術報告;
(七)國家規定的其他測繪成果。
應當匯交的非基礎測繪成果目錄包括:
(一)城鎮以及區域性沉降觀測成果目錄;
(二)管線測量成果目錄;
(三)地籍測繪成果目錄;
(四)房產測繪成果目錄;
(五)專題地圖(含影像圖)成果目錄;
(六)地理信息系統成果目錄;
(七)互聯網地圖的興趣點目錄;
(八)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成果目錄;
(九)水下地形測量、掃描測量成果目錄;
(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認為具有共享價值的其他測繪成果目錄。第十條 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或者測繪項目出資人應當在測繪項目驗收完成之日起3個月內,向相應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時出具匯交憑證。
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匯總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在本年度7月和下一年度1月底前上報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第十一條 省和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在收到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應當將其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編制全省測繪成果資料目錄,并向社會公布。第十二條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在收到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之日起1個月內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建立測繪成果資料檔案和數據庫。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加強測繪成果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建檔工作。
山西省測繪成果管理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成果管理,促進測繪成果的利用,保證測繪成果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和《山西省測繪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匯交、保管、提供、利用和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測繪成果,是指通過測繪形成的數據、信息、圖件及其相關技術資料。測繪成果分為基礎測繪成果和非基礎測繪成果。
下列測繪成果為基礎測繪成果:
(一)為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及全省統一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空間定位網所進行的天文測量、三角測量、水準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所獲取的數據和圖件;
(二)基礎測繪航空攝影所獲取的數據和影像資料;
(三)遙感衛星和其他航天飛行器對地觀測所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
(四)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
(五)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和信息等。
除前款規定以外的具有專業內容的測繪成果為非基礎測繪成果。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地理信息資源共享制度,協調地理信息資源共享和數據交換的重大問題。第五條 省測繪主管部門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省測繪成果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區)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測繪成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 *** 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作好相關測繪成果工作。第六條 經省測繪主管部門,設區的市、縣(市、區)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稱測繪主管部門)確定的測繪成果保管單位(以下簡稱指定保管單位)負責承擔基礎測繪成果的保管和提供工作;受測繪主管部門委托,負責承擔匯交測繪成果的接收和測繪成果目錄的編制工作。第七條 測繪、匯交、保管、提供、利用、攜帶、傳遞、公布、銷毀測繪成果,應當遵守國家保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屬于國家秘密的,應當采取保密和安全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安全。第八條 測繪成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測繪成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第九條 對在測繪成果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 *** 及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匯交與保管第十條 測繪成果實行無償匯交制度?;A測繪成果應當匯交副本;非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匯交目錄。
省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省測繪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設區的市、縣(市、區)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設區的市、縣 (市、區)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
使用其他資金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測繪項目出資人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設區的市或者縣(市、區)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目錄。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所完成的測繪成果,應當按照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匯交測繪成果副本。第十一條 測繪項目出資人或者承擔國家投資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自測繪項目驗收完成之日起3個月內向測繪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
縣(市、區)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每年3月底以前向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上一年度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每年4月底以前向省測繪主管部門匯交上一年度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第十二條 測繪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其移交給指定保管單位作為檔案資料保存,測繪主管部門和指定保管單位不得用于營利。
省測繪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編制測繪成果目錄,依法向社會公布。第十三條 測繪成果使用和保管單位應當明確保管責任,建立健全保管制度,配備必要的設施,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盜、防潮、防有害生物、防磁化、防泄密等措施,保障測繪成果資料的安全。
測繪成果資料的存放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
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實行異地備份存放制度。第三章 提供與利用第十四條 基礎測繪成果和財政投資完成的其他測繪成果,用于國家機關決策和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應當無償提供。各級人民 *** 及其有關部門和軍隊因防災、減災、國防建設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使用測繪成果??h級以上人民 *** 應當將無償提供測繪成果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除前款規定外,測繪成果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收費標準按照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標準執行。
湖北省測繪成果管理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提高測繪成果的使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湖北省測繪管理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保管、匯交、提供測繪成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測繪成果,包括下列基礎測繪成果和非基礎測繪成果:(一)天文測量、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的數據和圖件;(二)航空和航天遙感測繪底片、磁帶;(三)各種地圖\(包括地形圖、普通地圖、地籍圖、行政區劃界線圖和其他有關的專題地圖等)及其數字化產品;(四)工程測量數據和圖件;(五)其他有關地理信息數據;(六)與測繪成果直接有關的技術資料等。第三條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
市(州)、縣(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成果工作。第四條 測繪單位應按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保密工作部門的規定,及時對測繪成果標明密級和保密期限。第五條 測繪成果知識產權和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測繪成果所有者的合法權益。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應用的指導協調,建立和健全測繪成果共建共享機制。對在測繪成果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第二章 測繪成果匯交第七條 公共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分別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州)、縣(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其他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項目出資人應當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第八條 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匯交成果副本,非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匯交成果目錄。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實行無償匯交。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要管理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下列基礎測繪成果:(一)國家三等、四等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建立、復測及維護的成果;(二)1:10000、1:50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測制和更新的成果;(三)省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更新的成果;(四)全省基礎航空攝影及遙感測繪項目的成果;(五)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人民 *** 認為應當由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和組織實施的其他基礎測繪成果。
市(州)、縣(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要管理本行政區域內下列基礎測繪成果:(一)國家四等以下(不含四等)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建立、復測及維護的成果;(二)1:2000至1:5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相應數字化產品測制和更新的成果;(三)建立和更新本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成果;(四)上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管理和組織實施的其他基礎測繪成果。第九條 測繪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匯交測繪成果的目錄或副本,不得匯交經涂改、刪節的測繪成果副本。第十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合資、合作,經批準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應由中方合作部門或者單位分別向國家和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目錄或副本。第十一條 測繪單位匯交的測繪成果目錄或副本,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作為檔案資料保存,測繪成果接收和保管單位不得用于贏利。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對接收的測繪成果目錄和副本,應定期編制測繪成果目錄并向社會公布。第三章 測繪成果的保管第十二條 測繪單位接受委托所完成的測繪成果,其原始測繪資料和數據,可以由測繪單位保存,也可以由委托單位保存。測繪單位保存的測繪資料和數據,未經委托單位同意,不得復制、轉借、 *** 或出版。第十三條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配備必要的設施,確保測繪成果資料的安全,并對基礎測繪成果資料實行異地備份存放制度。
測繪成果資料的存放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第十四條 未經原確定密級的單位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復制、 *** 或轉借保密測繪成果。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保密測繪成果者,必須按規定采取安全措施。
經批準復制、摘抄的保密測繪成果,須按原件密級管理。
陜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2021修正)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成果管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測繪成果的利用,滿足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生產、更新、匯交、保管、提供、利用、銷毀和質量管理,以及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測繪成果,是指通過測繪形成的數據、信息、圖件以及相關技術資料。測繪成果分為基礎測繪成果和非基礎測繪成果。
本條例所稱基礎測繪成果,是指公共財政投入并由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所形成的基礎性、公益性測繪成果?;A測繪成果之外的為非基礎測繪成果。第四條 測繪成果實行無償匯交、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定期更新的原則。第五條 省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推動現代化省級測繪基準體系的建設與應用。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及自然變化情況,對基礎測繪成果定期進行更新,并將基礎測繪及其成果更新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第六條 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區)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測繪成果相關工作。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地理信息交換和共享工作的領導,完善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促進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測繪成果應用宣傳,普及測繪成果知識,提高測繪公共服務能力,鼓勵測繪成果社會化應用。
企業、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科研機構、測繪地理信息相關專業學術團體應當開展測繪成果應用宣傳、培訓、推廣活動,加強測繪人才培養。第二章 匯交與保管第九條 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成果資料的匯交工作。
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可以委托設區的市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下列測繪項目的測繪成果資料匯交工作:
(一)設區的市、縣級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
(二)非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
設區的市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匯交的測繪成果資料移送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第十條 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
非財政資金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測繪項目出資人向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第十一條 測繪成果屬于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屬于非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目錄。測繪成果的副本和目錄實行無償匯交。
需要匯交的基礎測繪成果副本包括:
(一)衛星定位連續運行站,四等(D級)以上衛星定位測量、天文測量、三角(導線)測量、水準測量、重力測量等所獲取的數據、圖件;
(二)基礎航空攝影、遙感衛星和其他航天飛行器等獲取的對地觀測的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
(三)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產品;
(四)基礎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基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信息;
(五)地理國情普查及監測成果。
需要匯交的非基礎測繪成果目錄包括:
(一)工程測量成果目錄;
(二)地籍測繪成果目錄;
(三)房產測繪成果目錄;
(四)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成果目錄;
(五)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目錄;
(六)公開版地圖目錄。第十二條 測繪成果資料應當在測繪項目驗收完成之日起三個月內匯交。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收到測繪成果資料后,應當出具匯交憑證,并在十個工作日內,將其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
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有專人負責測繪成果資料的匯交和移交工作。
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匯交的具體辦法由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制定。第十三條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依照檔案和消防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配備必要的設施,確保測繪成果安全,不得損毀、散失、 *** ,并對基礎測繪成果實行異地備份存放制度。
異地備份存放場所的建設由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關于測繪成果法律知識和對測繪法律法規的認識論文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