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到了2021年的年底,行業內望眼欲穿的“新版資質標準”和“資質改革細則”還沒有公布。后臺有朋友一直在問,經過多方探聽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大概還要再等一等。
一、為什么資質改革政策至今未出?
資質是建筑業的準入門檻。門檻的高低,決定了有多少人能走進房間“分蛋糕”。門檻高,進入的人就少,房間內的“老玩家”就輕松,分到的蛋糕量越多;門檻低,涌進的人自然大大增加,競爭激烈,能分到的蛋糕有限,甚至“吃不飽”。尤其在大環境變化,市場預期不強的背景下。
此次資質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降低準入門檻”。影響范圍之大是空前的,影響之深遠可能也是超出大家想象的。2010年底,全國有活動記錄的施工企業有70061家;2020年底,這個數字已達到11.6萬家(其中92%左右是二、三級資質企業)。因此難度之大是必然的。
二、現在升資質合不合算?
高等級資質是無形的VIP卡。特級資質、一級資質,在競標時有巨大的優勢。根據中建協官方統計,2018年底全國有特、一級資質企業6782家,僅占全國有資質企業總數的7.11%,創造產值卻占到建筑業總產值的62.32%,新簽合同額占到全行業的70.33%。(2019、2020年相關數據未公布)因此大家都擠破頭去升一級、特級資質。資質改革后,這些企業可承攬業務范圍不受限制,受捧熱度必定大大提升。
資質改革后:
1、原10個專業的特級資質調整為施工綜合資質,可承擔各行業、各等級施工總承包業務;
2、原一級資質改為甲級資質,在本行業內承攬業務規模不受限制。再回到之一個問題,特級資質企業承接業務不受限,表面上看對這些企業是大利好,實際上未必然。過去辛辛苦苦拿到1項特級或多項特級,才能在對應行業實現“承接業務自由”;以后只要有1項特級,改革后換發綜合資質,就能在10個行業里參與競標。這就意味著10個行業對所有特級企業放開,面臨的競爭必定更充分。
目前占優勢的行業或項目,以后未必有百分百把握中標。而且特級資質目前沒法單獨分立,那些擁有兩特、三特、甚至四特、五特的企業必然不同意,這也是為什么改革遲遲沒落地的其中一個小原因。
關于三級資質企業:
門檻降低后,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大量新申請資質企業進入建筑市場。對于存量三級資質企業而言,將不得不面臨以下幾個局面:
1、競爭加大,承接項目難了;
2、行業同質化加劇,優勢不易凸顯;
3、更低價中標或回歸,利潤降低針對這3點,建議大家做好規劃,提前應對即將到來的行業變革大潮。至少有三點需要立即著手去做:立足差異化(做專做精)、業務廣撒網(向房建市場之外拓展)、管理數字化(流程規范化,以管理促效益)。接下來,對近2年與建筑業資質相關的數據做一個簡單盤點,以便大家對行業趨勢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
全國特級資質數量:
截至2021年7月21日,全國特級資質數量達915項,分別歸屬720家企業。其中: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達到506項,位居之一,占比為55.3%;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達到164項,占比為17.9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達到117項,占比為12.97%。
建筑資質申報與審批通過率:2021年9月17日,住建部《關于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專家審查意見的公示》中,有45家建企申請特級資質,同意26家,全是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近幾年“公路特級”數量猛增,“房建特級”通過率大幅回落。
2018年新增132項特級資質,公路特級40項,房建特級69項;2019年新增49項特級資質,其中公路特級33項,房建特級11項;2020年新增33項特級資質,其中公路特級14項,房建特級10項。背后兆示的行業結構調整不言而喻!“兩新一重”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將迎來大發展!
對行業的深遠影響:
首先,行業生態改變。目前的行業結構呈“金字塔”型,特、一級企業牢牢占據頂端,二級、三級企業居于其下,在資質標準限定范圍內承接業務;改革后資質等級縮減為綜合、甲級、乙級,更加扁平化。雖然總的數量沒有變化,但是乙級企業在行業內占比將達到90%以上,并且這11萬+企業在本行業內可承接工程范圍一致。可見未來的乙級企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住建部的通知提到,除綜合資質外,其他全部下放至省級及以下有關主管部門審批。也就是說,以后甲級(一級)資質審批將下放至各省級住建部門審批。而各省為拉動GDP、保就業,都在出臺政策扶持建企做大做強,特別是各省市龍頭建筑企業。幾個建筑大省已經對不同企業的定位有了清楚地表述:
扶持綜合、甲級資質總承包企業做大做強(少而強)。鼓勵專業承包企業“做專做精”(多而專)。鼓勵強強聯合、兼并重組、股權置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建企由單一型向綜合型發展。一句話,哪里扶持力度大、地理位置有潛力(城市群/中心城市)、營商環境好,哪里就會有大發展!綜合上述幾點,不難看出未來幾年的建筑市場風云變幻,一場持久的大調整不可避免。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