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造成了許多“城市病”,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隱患,成為了困擾各個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首要難題。為了破解“城市病”的困局,智慧城市便應運而生。如今智慧城市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之后智慧城市的發展又會是怎樣的呢,全成多維帶您一起來了解。
1.房地產將是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與其他市場相比,智慧城市對于中國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總監姚耀表示:“一方面,在中國大量的大中型城市中,智慧城市的實踐將有助于緩解由于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導致的傳統基礎設施體系承受的不斷增加的壓力;另一方面,出行、安全、健康、能耗、社區等相關領域的智能應用將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方方面面,而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中央及地方 *** 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
而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房地產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除了城市新片區‘試驗田’中的新竣工和規劃中的物業項目將極大可能成為城市智慧元素的落腳點;傳統核心區的現有項目在‘城市更新’主題下進行的升級改造也可以而且最終必須有效地結合在智慧城市的建造之中。”
2.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聯合國人居署報告:城市已經承載了全球50%的人口……至2050年全球城市化程度將達到70%。2011年,中國城市化水平達到50%,至2050年,將超過70%。城市品嘗著榮耀也咀嚼著詬病。傳統的“粗放型”、“外延型”的城市發展模式越來越顯示其弊端。智慧城市用虛擬 *** 引導實體 *** ,減少城市能源消耗,改善城市資源配置效果,減輕城市壓力,優化城市生活環境使城市由“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約型”、“內涵式”模式轉變,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發展紅利,是一條優化了的城市化道路。
3.智慧城市將催生新的“智慧產業”
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的支持。物聯網建設將帶動傳感器和數據采集與傳感、信息儲存和處理等服務產業發展。美國獨立市場調查研究機構曾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將要比互聯網大很多,會形成一個超大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根據產業數據庫顯示,2008年,中國RFID產業市場規模達到65.8億元,2009年達107.77億元,2010年更是大幅度增長,根據預測,至2035年前后,中國傳感 *** 終端將達到數千億元。這樣這一產業的得到極大發展,從而促進智慧城市的進程。
4.智慧城市能實現城市管理與運營的多贏
智慧城市的營建能優化城市管理、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物聯網+互聯網”模式能及時準確地對城市管理和社會公共安全做出響應;智慧服務深入食品、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使公共服務如影相隨。智慧 *** 將更加強調人性化的服務,實現城市管理由“主體中心”向“客體中心”轉變。智慧城市使信息成為城市運營的新資源,使城市 *** 從管理到服務,從治理到運營,從零碎分割的局部應用到協同一體的平臺服務的三大跨越。智慧城市通過整合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理念,極大可能實現城市管理、城市服務、城市運營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