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注冊登記,破斧"無照經營"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在工商注冊登記制度改革中,“先照后證”、“三證合一”等無疑是改革的重點內容。
成都高新區在率先推進這些重點改革的同時,也獨創性地推進了“小額經營備案”、“虛擬產業園”等管理創新。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生活小區周圍的小賣部、中介、餐飲店、服裝修改店等帶來的便利。居民集中生活區個體工商業經營活動大量涌現。
然而,其中相當一部分未辦理有關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處于“無照經營”的非法狀態。
不僅如此,在2012年的一次全市整頓清理中,成都高新區4673戶多年未參加驗照的個體工商戶還被吊銷營業執照。對于個體無照經營廣泛存在的現象,是否說明現行管理體制和制度不合理呢?為此,成都高新區進行了調研,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調研發現,這些個體經營規模普遍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個體勞動者的自主就業和謀生的問題,也為居民帶來了方便,如果按照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思路去治理,不僅治理目標難以實現,而且對鼓勵創業促就業、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可能造成不利影響。
同時,“無照即非法”的觀念也早已不合時宜,以審批方式履行監管職責的習慣,放大了“以證照為導向”的監管功能,這種以是否辦理營業執照作為對個體工商業經營活動進行監管的機制和制度,已經不能阻擋現實社會經濟活動中個體經營“無證照”現象呈泛濫之勢。
但是,這些個體“無照經營”放任自流,同樣也于法不容。
于是,成都高新區工商局又調研了各地開展無照經營監管機制改革的做法,以及現行法律法規和 *** 部門管理個體的體制機制,在此基礎上,2012年6月,出臺了個體小額經營備案管理試點辦法。
這一“新政”摒棄了“以證照為導向”的監管模式,堅持以經營活動性質確定監管職責,促進個體經營強化自律規范發展。
成都高新區工商局副局長呂治軍向《之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工商部門要從審批意識轉變為服務意識。
備案管理 *** 簡單實用,經營者只需提供身份證明和本人照片,填寫一份《個體小額經營備案表》,說明經營地點、經營項目、聯系電話等,經社區管理人員核實確認后,即可發給標明上述內容的《小額經營輔導證》,街道辦事處組織指導社區及時把備案情況抄告轄區工商所和高新區有關部門。
對個體小額經營實施更為寬松的管理并非不作為。
工商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對個體小額經營可以不發證照,但必須更加主動地對小額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進行指導、規范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違法的經營行為,改變“以審批代監管”的作為方式。
呂治軍表示,這更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了個體創業、自我創業的主體資格“準入門檻”,通過進一步的輔導和指導管理,幫助個體經營者走上健康發展之路,當個體經營者認識到持證照經營更有利于發展時,選擇申請工商注冊登記、申請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
截至今年6月30日,成都高新區在轄區共啟動了31個社區小額經營備案管理試點,共完成登記備案5024戶,備案率達到100%,備案成效明顯?!靶☆~經營備案相當于輔導期,規模大了還是需要辦理執照,現在已經有幾百戶辦了執照?!眳沃诬娬f。
基于該創新措施在實踐中的良好成效,2013年9月,四川省工商局出臺了《關于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在全省推廣小額經營備案制度,對社區內從事家政服務、日用品銷售、維修等微利的經營網點或不具備辦照條件的小額經營者,實行社區備案制度,免于工商登記。
個體小額經營社區備案不設身份、場所、經營項目、經營規模等門檻,而是以實際存在為備案標準。
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一舉措向社會公眾傳遞了“非禁即可”的政策導向:凡是國家不禁止的經營項目,個體經營者可以自主決定經營。
不僅如此,去年年初成都高新區還成立了網商虛擬產業園,那些沒有現實辦公場所或者不需要辦公場所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創意設計等腦力勞動者,可以使用虛擬產業園區的住所或辦公區域作為住所進行注冊登記,在該虛擬產業園可以實現工商注冊“一址多照”。
推薦閱讀:
注冊一個公司要多少錢
注冊公司需要多少錢? 注冊公司的費用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