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考博士,以及攝影測量與遙感碩士就業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錄一覽:
- 1、想問一下環境遙感博士、攝影測量博士的就業現在怎么樣?
- 2、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考研哪個學校好 ,前景如何,就業如何?
- 3、攝影測量與遙感就業究竟怎么樣
- 4、武漢大學測繪遙感重點實驗室博士第二輪綜合考核細則
- 5、北大遙感所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好嗎?有沒有博士點?
- 6、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考研院校選擇的問題
想問一下環境遙感博士、攝影測量博士的就業現在怎么樣?
現在遙感和攝影測量這一塊的博士就業也難,像一些事業單位,雖然錢不少,但是博士生又看不上,或則單位事業單位壓根不要博士生。如果去好一點的高校或企業的話,要博士生本人有非常出色的專業知識,而且拿的錢也不一定有一個到事業單位的碩士生拿的多。很多博士生讀博并不是因為自己在這個領域多出色,而是就業壓力或者父母希望讀博。所以,如果你不是非常厲害的話,讀個碩士算了
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考研哪個學校好 ,前景如何,就業如何?
想搞攝影測量與遙感,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的比較有優勢,學科比較齊全,在這里有PRS ,RS,GIS三個方向的東西
對學習3S集成的我建議你考那的,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如果只是考遙感的話,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的都不錯,不過武漢大學的遙感也很強,
最主要的是武漢大學在三方便都很強,有一批Niu人啊
就業比較好,現在可以到國家的單位也可以到一些研究所,軟件開發高學歷的很不錯,我們本科找工作都比其他的專業和學校的要好一點點,研究生,博士就應該更好了
攝影測量與遙感就業究竟怎么樣
武大遙感院出來的本科生就業就比較好,沒有樓上說的那么悲苦,我們這一屆基本上一半讀研一半工作,就業單位一般是一些大型的遙感或者GIS軟件公司或者測繪局、設計院等,三個方向就業的情況都比較好,就業方向也沒有多大的差別,基本上工資都在4000以上。研究生的就業情況會更好一些,月薪一萬的也有很多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重點實驗室博士第二輪綜合考核細則
一、確定候選人
由于實驗室之一輪考核后沒有符合項目需求的考生,實驗室招生領導小組決定擴大遴選范圍,考核入圍基本要求為:
報考導師為龔健雅,或報考專業為攝影測量與遙感;
碩士期間已經在攝影測量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礎,發表論文者優先;
申請考核英語成績為55及以上。
考核專家組對考生入學申請進行集體審核評議做出評價結論,確定第二輪考核候選人公示名單如下:
公布考核候選人名單-第二輪.xls
二、綜合考核安排
1、資格審查: 5月16日下午15:00-16:30
2、筆試科目復試: 5月17日上午
3、綜合面試、心理考察: 5月17日下午
地點: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具體考場安排見5月16日實驗室大廳公告
注:(1)完成研究生院現場確認后持已蓋章的《武漢大學2017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到實驗室參加資格審查。資格審查時須持本人身份證、學位證書原件和畢業證書原件(應屆碩士畢業生須持學生證)及復印件和準考證,最后學習階段的'成績單原件或檔案中成績單復印件(加蓋檔案單位公章)。對于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提供虛假信息者,取消考核資格。考生不按時參加考核的,視為自動放棄考核資格。
(2)費用:按學校規定綜合考核收費180元。
三、實驗室綜合考核內容和形式
1、專業筆試。主要考查候選人的專業基礎、知識結構、學術研究興趣及研究能力等,是否具備本學科博士研究生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基礎及學術研究能力。考核內容包括本專業的專業知識、研究能力,考試時間90分鐘。
2、綜合面試。主要考察主要考查候選人的科研創新能力,是否具備本學科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潛質,同時結合英語口語考核,考查候選人是否具備本學科博士研究生應具備的外語應用能力。
考生必須提交包括本人科研經歷、科研成果、擬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及研究方向的認識、設計思想和展望的報告(PPT.)(時間8-10分鐘)。綜合面試時間20分鐘。
3、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考察候選人的學術道德、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素質。
考核測試過程將做記錄,直接測試環節全程錄音錄像,形成考試檔案保存。
四、成績核算
綜合考核各部分均以百分制計分,綜合考核總評成績的權重按專業筆試30%,綜合面試70%的比例確定,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五、錄取原則
錄取原則:堅持“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原則。實驗室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招生計劃、考生綜合考核總評成績確定初錄考生名單,初錄考生名單須報研究生院審核,經政審、體檢合格后,確定擬錄取考生名單并公示。
六、體檢
為保證錄取質量,依據教育部、衛生部、殘聯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文件標準,我校在綜合考核階段由校醫院對參加考核考生(含碩博連讀、直博生)進行體檢。體檢結果不符合標準的考生不予錄取;對體檢有疑問的考生須在一周內進行復檢,復檢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體檢時間將在復試期間進行,具體時間待通知。
如對該名單有異議,請在一周內,通過書面形式或電子郵件向武漢大學研究生院招生工作處或實驗室研究生教學管理辦公室反映,反映情況要實事求是,以便調查核實。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生工作辦公室:
電話;027—68778525 郵箱:00009729@whu.edu.cn
聯系人:關老師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處:
電話:027—68754920 郵箱:wdyzjc@whu.edu.cn
原文地址:
北大遙感所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好嗎?有沒有博士點?
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有教職工28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8人,副教授6人,高級工程師3人,講師3人(含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4人),還有 *** 教授陳述彭院士、李德仁院士等6人。現擁有"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理學)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攝影測量與遙感"(工學)碩士點。設有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教研室和攝影測量與遙感教研室,遙感信息科學、地理信息科學、航空遙感技術、GIS技術與軟件、衛星定位技術、成像技術、空間信息應用工程、地圖制圖技術、數字地球等研究室和中心實驗室等。
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簡稱北大遙感所)成立于1983年,是我國最早從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的科研與教學單位之一。1981年,國家遙感中心成立,中心最早的三個部之一-技術培訓部設在北京大學地理系。198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北京大學組建遙感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國家遙感中心技術培訓部改設在該所。1985年,原國家教委為推動與協調高校遙感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批準成立高校遙感聯合研究中心,辦公室設在北京大學遙感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北京大學遙感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在1994年改名為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1995年北京大學成立跨院系的地理信息中心,掛*遙感所。2000年國家科技部成立國際空間信息技術培訓研究院(IISIT),并在北京大學設立IISIT北京分院,掛*北大遙感所。2001年北大遙感所成功申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空間信息集成與3S工程應用"。2001年,通過院系調整,原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的全部、城市與環境學系的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合并為新的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并成立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系,采用系所合一模式管理運行,隸屬于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系、所的建設得到了國家遙感中心的大力支持及UNDP項目和加拿大國際發展與研究中心(IDRC)的援助。與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ESCAP)的空間技術應用部(前身為區域遙感計劃RRSP)等國際遙感機構有良好的合作關系。與美國、加拿大、荷蘭、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有人員互訪交流。與馬來西亞、韓國、日本、蒙古、意大利等國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多次承擔聯合國和國家遙感中心的國際培訓任務,為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朝鮮、伊朗、斯里蘭卡、馬來西亞、蒙古等國家)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
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數理 *** 、計算機原理、數據庫概論、數據結構、程序設計、軟件工程、計算機圖形學、地學基礎、遙感概論、數字圖象處理、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理信息系統設計、微波遙感、航空攝影測量、空間數據庫原理、GPS原理與 *** 、環境遙感、地質遙感、海洋遙感、水利遙感等。
"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以培養數字化、信息化時代迫切需求的高水平創新型空間信息人才為宗旨,重視培養學生扎實而廣博的空間信息科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熟練的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和應用的能力。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堅實的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相關應用背景知識,掌握計算機 *** 、應用程序設計與開發技術,能夠熟練地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圖象處理系統解決實際問題。成績合格的畢業生將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依托北大遙感所、國家遙感中心技術培訓部、高校遙感聯合中心、國際空間信息技術培訓研究院等,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科研成果豐碩,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本專業提倡公平競爭,優秀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學金。本專業適應性強,就業機會多,就業前景十分廣闊,畢業生適合到城市與區域規劃、建設、資源、環境、國土、旅游、軍事、水利、通訊、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的各級 *** 部門、科研院校、規劃設計部門、IT公司企業從事相關管理、科研、教學、技術開發與應用等工作。
所領導及成員(按姓名拼音順序)
所 長: 童慶禧 62751960 tqx@hrs.irsa.ac.cn
副所長: 陳秀萬 62757394 xwchen@pku.edu.cn 鄔 倫 62751186 lwu@urban.pku.edu.cn 曾琪明 方裕 62767255 csfang@pku.edu.cn
成員: 曹振剛 程承旗 杜世宏 范聞捷 方 裕 高 勇 郭仕德 焦 健 何小朝 季 然
李培軍 李 琦 林旭東 劉大平 劉 瑜 劉岳峰 毛善君 濮國梁 秦其明 孫 敏
田 原 吳才聰 晏 磊 張飛舟 張 毅 張顯鋒 張雪虎 趙紅穎
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考研院校選擇的問題
211和985在現在的大學中已經不重要了。不管在那所學校最終要在工作中實現價值,實現的價值越大,收入越高當然地位也越高。所以注重能力的培養才是關鍵,專業不一定決定未來工作。遙感專業未來會熱門。中國的衛星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考博士和攝影測量與遙感碩士就業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