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公司乙級測繪資質有什么用
不同的資質等級可以做不同的類型的活,不如建筑竣工就需要乙級以上的測繪資質(不同地區可能略有差異)題主說的‘建要乙級測繪資質以上等級的測繪單位’說明這個要求找的測繪單位。
優勢就在于測量業務范圍不一樣,甲級資質比乙級資質的業務范圍要廣,也就是說有些活,乙級資質是不允許干的,甲級就可以。
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五年。測繪資質證書包括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取得乙級資質滿2年且業績達到標準要求可提出升甲級申請。
本標準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2009年3月12日發布的《測繪資質分級標準》同時廢止。通用標準 主體資格 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測繪資質的專業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之一次申請測繪資質可以直接申請乙級嗎?
測繪資質分為四個等級,分為甲乙丙丁,甲級更高,丙級更低。測繪資質首次申請認定,更高可以從乙級開始(只設置甲級的除外),可以跳過丙丁級。測繪資質升級,就必須一級一級升,不能從“跳級”。
你好,《測繪資質管理規定》明確:初次申請測繪資質,原則上不能超過乙級,也就是說,在符合相應級別資質要求情況下,可以申請乙級、丙級、丁級資質其中的一個,專業范圍只設甲級資質的除外。
乙級和甲級測繪資質都有有效期之分。 具有測繪資質證書; 申請注冊資本不低于200萬元人民幣。
測繪乙級資質辦理條件: 乙級: 單位成立時間不得少于3年; 具有法人資格; 人員不得少于25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
甲級資質需要經過三個不同級別的自然資源部門進行審批,最終要到自然資源部;乙級資質一般是由市自然資源局和省自然資源廳來審批;丙丁級資質一般是直接由市自然資源局審核,然后轉報至省自然資源廳進行簽批發證即可。
乙級資質測繪圖國家認可嗎?
1、測繪資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測繪資質的專業類別十個專業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2、申請乙級:近3年內承攬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400萬元,且有2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通過設區的市(州)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認可。
3、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企業法人中的甲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500萬元;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200萬元;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100萬元;丁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
4、乙級和丙級;更低的定級比較低比較少見 不同的資質等級可以做不同的類型的活,不如建筑竣工就需要乙級以上的測繪資質(不同地區可能略有差異)題主說的‘建要乙級測繪資質以上等級的測繪單位’說明這個要求找的測繪單位。
5、法律分析:最新測繪資質分級標準2021版的測繪資質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不再有丙、丁級。
乙級測繪資質業務范圍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企業法人中的甲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500萬元;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200萬元;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100萬元;丁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
2、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測繪資質的專業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3、測繪資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測繪資質的專業類別十個專業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4、取得相應專業范圍的甲級測繪資質;近2年內,在每個相應專業范圍內有2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取得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一個公司可以有甲乙測繪資質兩個證書嗎
1、測繪資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測繪資質的專業類別十個專業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2、根據《測繪資質分級標準》,申請乙級測繪資質至少需要2名注冊測繪師;根據《測繪資質分級標準》,申請丙,丁級測繪資質暫不做要求。
3、工程測量員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國家地理測繪部頒發 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 (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 *** (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4、.同一單位申請兩個以上專業范圍的,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不累加計算。4.年齡超過65周歲的人員和 *** 人員,不得計入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5、申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80%。同一單位申請兩個以上專業范圍的,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不累加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