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礦行政處罰標準
1、非法采礦一般罰款多少非法采礦一般罰款1-10萬元。
2、開采的礦產品價值或者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在五萬元至十五萬元以上的;二年內曾因非法采礦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實施非法采礦行為的;造成生態環境嚴重損害的;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3、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一)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二)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三)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
企業非法采礦行為的危害有哪些
1、首先是停止開采,破壞礦產資源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3、第四,非法采煤造成了生態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而這些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往往是無法補償的。
4、法律分析:采礦超量開采的后果是,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非法采礦罪的情況如下:無許可證的;許可證被注銷、吊銷、撤銷的;超越許可證規定的礦區范圍或者開采范圍的。
5、如果國家不進行制止,那么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普通人難以承擔的,所以國家打擊非法采礦就是在維護我們的利益也是在維護我們正常生活的秩序。如果在平常生活中遇到非法采礦或者有人從事這一犯罪行為,一定要及時舉報。
礦產資源破壞價值是否等同于違法所得?非法采礦罪如何界定?這兩項都由...
第三條非法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之一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破壞”;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之一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
本罪指違反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非法采礦罪是指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礦產資源和礦業生產的管理制度以及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非法采礦,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非法采礦違法所得如何認定 非法采礦違法所得是指因非法采礦行為所取得的所有收入和收益,而非法開采的礦產品價值,根據銷贓數額認定。
商城縣國土資源局
1、任商城縣醫院支委、副院長;1980年1月~1985年8月,任縣衛生局政工股副股長、股長;1990年1月~2002年8月,歷任上石橋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鎮長、黨委書記;2002年8月~2007年9月,任商城縣國土資源局黨總支書記、副局長。
2、商城縣現在主要管國土局的是副縣長李明清,李明清副縣長負責城市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管理、社會管理、軍政關系等方面的工作。分管住房城鄉建設局、國土資源局、土地收儲中心、公安局、司法局、市場發展服務中心、人防辦、建行。
3、高長軍,市自然資源局商州分局局長。原國土資源局更名為自然資源局了。
4、區號加12336就是該地區的國土局舉報電話。
5、領導分工:負責城市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管理、交通運輸、社會綜合治理、 *** 穩定、軍政關系、城鎮提質工程、國家級新型城鎮化試點縣創建等方面的工作。
舉報電話受理范圍
舉報受理范圍有哪些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未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取得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的行政許可,擅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或者該行政許可已經失效,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
法律分析:12377是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設立的免費舉報電話、舉報網站、舉報郵箱。12377受理范圍 12377可以進行個人隱私維護以及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舉報。
法律分析:噪聲12369受理噪聲污染舉報的范圍是: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以及商業、文化、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中使用固定設備產生噪聲污染。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撥打環保舉報熱線電話,向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舉報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事項,請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處理。環保熱線做到24小時暢通,執法隊伍接到舉報迅速出動。
舉報電話受理范圍包括:對公安機關及民警違紀違法問題的檢舉、控告;對公安機關及民警不服黨紀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的申訴;對加強和改進公安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建議。
納稅服務熱線:1236612366納稅服務熱線是國家稅務總局于專為全國稅務系統核配的,為納稅人提供納稅服務的熱線號碼。當存在以下情形,可以撥打舉報電話:國稅系統稅收政策、征管程序等涉稅業務的咨詢。
國土資源
國土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由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組成的物質實體,通俗地講,即是國家的土地與礦產。
國土資源是一個國家領土 *** 范圍內所有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總稱。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國土資源局工作內容有:承擔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責任。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
國土資源局是 *** 的組成部門,其權利和責任是不可分的。(一)其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
國土資源局屬于地方行政單位,其工作內容有:承擔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責任。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