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測繪成果管理辦法(1998修正)
之一條 為了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保證測繪成果的合理利用,提高測繪工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測繪成果管理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測繪成果,是指在陸地、海洋和空間測繪完成的下列基礎測繪成果和專業測繪成果:
(一)天文測量、重力測量、三角(導線)測量、長度測量、水準測量的數據和圖件;
(二)航空、地面攝影測量底片,遙感測繪底片、磁帶;
(三)工程測量數據和圖件;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四)各種地圖(包括地形圖、普通地圖、地籍圖、海圖、地圖集和其它專題地圖等);
(五)與測繪成果直接有關的技術資料;
(六)其他有關地理數據。第三條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測繪成果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并負責組織全省省級管理限額以上基礎測繪成果以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儲存和提供使用。
市(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并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省級管理限額以下的基礎測繪成果以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儲存和提供使用;對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調撥給本市(地)的測繪成果,負責接收、保管和提供使用。
省 *** 有關部門負責本部門專業測繪成果的管理工作。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部門測繪成果的管理工作。第四條 省、市(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加強測繪成果管理基礎建設,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及時、準確、安全、方便地提供使用。第五條 各部門、各單位應根據測繪成果公開(公開使用、公開出版)和未公開(內部使用、保密)的不同性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使用內部測繪成果,應加強管理,確保其安全。內部測繪成果不得公開。
保密測繪成果應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保密規定進行管理,確需公開使用的,必須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解密處理。第六條 我省各測繪單位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完成的基礎測繪成果以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必須在半年內按測區或項目分別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市(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下列成果資料:
(一)天文測量、重力測量、三角(導線)測量、長度測量、水準測量的成果目錄、副本及有關技術資料等(一式一份);
(二)航空攝影測量底片、地面攝影測量底片、遙感測繪底片和磁帶的目錄及有關區域略圖、技術設計、驗收報告副本(一式一份);
(三)地形圖、普通地圖、海圖、專題地圖的目錄和有關技術設計、驗收報告、技術總結副本(一式一份);
(四)正式印制的各種地圖、地圖集(一式兩份);
(五)省級、市(地)級工程測量的數據和圖件目錄以及有關技術設計、驗收報告、技術總結副本(一式一份);
(六)地籍測繪資料副本(一式一份)。第七條 外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單位和軍隊測繪單位承擔我省測繪任務,其測繪成果應移交委托單位。委托單位應按照前條規定向省或市(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第八條 外國人經批準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單獨測繪或者與有關部門合作測繪的成果的所有權屬,按照《測繪成果管理規定》第八條確定。其中所有權屬于我國、使用權歸我省某單位的測繪成果,該單位應按照本辦法第六條規定向省或市(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第九條 需要使用我省基礎測繪成果以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的單位,按下列規定辦理使用手續:
(一)駐濟南的省直和中央單位、高等院校,應持“使用測繪成果專用函”到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其他單位持“使用測繪成果專用函”到所在市(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市(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沒有所需要的測繪成果時,由其轉函到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辦理。
(二)外?。ㄗ灾螀^、直轄市)單位應持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公函到我省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辦理。
(三)需要使用專業測繪成果的單位,按專業測繪成果所屬部門規定的辦法執行。第十條 軍事部門需使用地方測繪成果或者地方單位需要使用軍事部門測繪成果的,依照《測繪成果管理規定》第十條辦理。
馬工程管理學教材特點是什么
內容設計創新。馬工程管理學教材特點有內容設計創新、結構框架清晰等。馬工程《管理學》是國內采用較多的管理學教材之一。本書遵循該教材的章目編排,包括按照管理職能劃分的總論、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創新六個部分,共分為18章(含緒論和結語)。
馬工程管理學怎么學
馬工程管理學怎么學如下:
1.先聽網課 ,老科老師這版網課是我聽過這么多老師中,講的更好最生動有趣的一版,我當時看了三遍的馬工程不理解,但是看了一遍老科的網課后大部分都能理解。
2.填空和選擇題怎么學習呢:主要是看書和背默,買個背書板效率高一些。 背填空題資料,這個填空題里面全都是整本書的重點,相當于你能用最短的時間內復習完整本書。
3.大題怎么背,哪些是重點,都有哪些題: 這只是其中一個小筆記最后的時候復習用。后期一定要把資料打印下來最后默寫幾遍,我是書背了二十遍默寫了五遍。事實上發現真的很棒我客觀題幾乎滿分,管理學重點資料上都有,沒有漏洞。
4.考前還剩半個月的時候一定要把書多讀幾遍,這樣有利于考選擇或者填空。
5.管理學不需要瞎刷題,沒有用的,刷錯了只會浪費時間,最重要的還是背書,先把資料上那些重點知識點和答題背會不用刷你都學寫當然想刷的話只需要買一本馬工程配套的學習指南那本書就可。
6.答題要答到點子上,不要自我感動寫那么多廢話。
馬工程管理學最新版是哪版
馬工程管理學最新版是屬于2019年的一個新版教材,而且也是馬工程教材最新的一個版本,作為馬工程的一個教材,是時常會進行版本的更新的。
在更新的時候,版本出書以后就會進行書本的上架,也就是可以在 *** 上去進行購買馬工程最新版的一個教材。并且更新的時候是會對教材里面結構化的一些東西去進行改變,還有就是內容會也會進行一些改變。
馬工程教材的改變,主要就是內容上會進行更新。現在最新版就是2019版的馬工程,所以綜上所述的話,馬工程管理學最新版就是2019版的版本。
管理者角色理論在馬工程第幾章提出
第7章第8章提出的。管理者的技能及與管理層次之間的關系在馬工程第七,八章。
內容:
1.羅伯特庫茨管理者技能模型。
概念技能,人際技能,技術技能。
2.管理者層次:高層,中層,基層。
高層:對整個組織負有全面責任的人。
中層處于中間層次,上傳下達。
基層更底層一線工作。
第 1 頁
飛鵝 全自動接單藍牙外賣打印機58mm小票打印機美團餓了百度無線WIFI熱敏GPRS飛蛾打印機外賣么 80MM4G全網通+自動切紙+送紙10大卷
¥850 元 ¥899 元
立即購買
京東 廣告
3.不同層次的技能側重。
高層:負責制定全局性的決策,影響范圍更廣,期限更長,需要更多掌握概念技能,進而把全局意識,系統思想,創新精神滲透到決策過程中,無需全面掌握技術性技能,做基本了解即可。
基層:全面掌握與本單位工作內容相關的各種技術性技能,基層人員也會面臨一些例外復雜問題,故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概念性技能。
4.不同層次的管理技能側重。
高層:在計劃和控制上的時間比較多,基層在領導上的時間比較多。
第 2 頁
同一管理職能,不同層次管理者從事的具體管理工作的內涵不完全相同。就計劃而言,高層關注的是涉及組織整體的戰略規劃,中層偏重中期內部的管理性計劃,基層側重短期作業計劃。
第 3 頁
百度文庫
搜索
管理者角色理論在馬工程第幾章提出
繼續閱讀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頁數說明:當前展示頁數為百度文庫重新排版后結果,原始文檔共1頁
相關文檔
馬工程《管理學》配套習題(PDF版:13章)01管理導論
5800閱讀 熱度文檔免費獲取全文
管理學(馬工程)課后參考答案 第五章
1.5萬閱讀 絕絕子免費獲取全文
馬工程《管理學》教材配套題庫
1.0萬閱讀免費獲取全文
馬工程《管理學》配套習題(PDF版:13章)00緒論
1950閱讀免費獲取全文
管理學(馬工程)課后參考答案 第十三章
5278閱讀免費獲取全文
管理學(馬工程)——之一章-第二章
3754閱讀
管理學(馬工程)課后參考答案 第十一章
7726閱讀
管理學(馬工程)課后參考答案 第十二章
7610閱讀
管理學(馬工程)課后參考答案 第九章
1.2萬閱讀
查看更多
為您精選
管理者的技能及與管理層次之間的關系在馬工程第幾章
會員文檔137篇
人氣好文
馬工程《管理學》配套習題(PDF版:13章)01管理導論
5800人閱讀
管理學(馬工程)課后參考答案 第五章
1.5萬人閱讀
熱門TOP
馬工程《管理學》教材配套題庫
1.0萬人閱讀
馬工程《管理學》配套習題(PDF版:13章)00緒論
1950人閱讀
立即開通VIP
基于你的瀏覽為你整理資料合集
管理者角色理論在馬工程第幾章提出
文件夾
管理學(馬工程)課后參考答案 第六章 - 百度文庫
3.7分 1624閱讀 人氣好文
管理學(馬工程)——之一章-第二章 - 百度文庫
4.3分 4754閱讀 近期下載量飆升
馬工程管理學 第7章 作為決策者的管理者 - 百度文庫
5.0分 1030閱讀
剩余14篇精選文檔
工具
收藏
APP獲取全文
第九章
領導名詞含義,指的是領導者,他們是從事領導活動的人;動詞含義,即領導,指的是領導行為和過程。管理學中的領導理論主要研究的是后者。
赫塞和布蘭查德認為,領導是一個在特定情境中,通過影響個體或群體的行為來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
領導和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差異:之一,兩者的職能范圍不同。從管理過程理論來說,領導是管理的一個部分, 管理除了領導職能,還包含了決策、組織和控制。第二,兩者的權力來源不同。管理的權力來自組織結構,建立在合法的和
第 1 頁
管理學馬工程和周三多區別大不大?
總體來說,兩本書知識體系差別并不大,關鍵是看這兩本教材使用的具體情況了。
不論是馬工程版本還是周三多(好像是周三多, 陳傳明, 魯明泓三位大咖)的,應該說都是屬于比較適合中國大學教學實際情況的課本,理論體系比較健全,邏輯比較適合中國大學本科使用,考研復習的話里面的知識點也比較全,比較清楚,內容上馬工程版本比周三多要少,同時馬工程實際上主編就是周三多團隊之一的陳傳明老師,教材編寫時間更新,不過部分定量分析講的也比較簡單,如果是大學專業課使用,兩本混著用沒問題,如果是考研復習建議嚴格按照招生院校推薦教材使用。周三多版本更新過多次,最新版參考性也比較強。
有問題追問,沒有請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