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測繪乙級資質申報條件最新
有法人資格。根據查詢四川省測繪乙級資質申報單位條件數據得出,四川省測繪乙級資質申報條件是單位有有法人資格即可申請。測繪理解為測量和繪圖,是以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 *** 通訊技術、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為基礎,以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GNS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技術核心。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哪些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乙級不少于150_,丙級不少于40_,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成都地區安全生產標準化問題
成都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2年9月29日
成都市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考評工作流程
為認真貫徹實施《成都市人民 *** 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成辦發〔2012〕30號),明確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考評(以下簡稱考評)工作職責與流程,提高考評工作效率,減輕企業經濟負擔,依據《全國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辦法》、《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管理辦法》、《煙花爆竹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結合我市特點,對考評工作流程做如下規定:
一、考評采取企業申請、區(市)縣安監局初審、專家評審、市安監局審核公告的方式進行。市安監局對考評工作進行統一組織和管理。
二、企業申請
(一)企業申請進行評審,應滿足如下基本條件。
1.設立有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的,已依法取得國家規定的相應安全生產行政許可。
2.冶金等工貿企業申請評審之日前1年內生產安全事故累計死亡人員未超過2人;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至申請之日前1年內未發生人員死亡的生產安全事故或者造成1000萬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爆炸、火災、泄漏、中毒事故;煙花爆竹批發經營企業至申請之日前1年內,未發生死亡、3人以上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
3.按照所屬行業評定標準(或評分細則)的要求進行自評,編制并完成《自評報告》。
4.冶金等工貿企業自評評分大于或等于60分;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已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1年(含)以上,自評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每個A級要素自評得分均在60分(含)以上;煙花爆竹批發經營企業已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持續運行1年以上,自評得分在70分(含)以上,且每個A級要素自評得分均在60分(含)以上。
行業評定標準中的企業安全績效標準高于上述要求的,按照行業標準執行;低于上述要求的,按上述要求執行。
(二)企業申請進行評審,需向當地區(市)縣安監局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材料應真實齊全(見附件1)。
三、區(市)縣安監局初審
企業申請材料由當地區(市)縣安監局進行初審,經初審符合申請條件、評審申請材料齊全的,由當地區(市)縣安監局統一報市安監局。初審未通過的,在5個工作日內通知企業并說明原因。
四、專家評審
(一)市安監局接到區(市)縣安監局上報的申請后,在20個工作日內向區(市)縣安監局下發評審通知(見附件2),各區(市)縣安監局及時通知各相關企業參加評審。
(二)市安監局根據申請企業的類型與規模,從市安全生產專家庫中派遣專家形成評審專家組。規模以上企業的評審,專家人數不多于4人;規模以下企業的評審,專家人數不多于3人。評審專家與申請企業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三)評審過程按照首次會議、現場評審、末次會議的順序進行。
1.首次會議:市安監局、企業所在地區(市)縣安監局、評審專家組、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加。會議對評審目的、依據、要求和參會人員進行介紹,聽取企業匯報基本情況及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情況,并確定現場評審的具體安排。
2.現場評審:評審專家組采取對企業自評報告、現場提交資料進行核實;對設備設施和作業場所等進行現場檢查;對重點崗位和人員執行責任制和制度情況、安全知識、操作技能和應急知識等進行現場考問等方式對照評分標準對企業進行評分,對得分點、扣分點、不符合項等評審意見進行匯總,形成一致的、公正客觀的現場評審意見,并由全體專家簽字確認。
3.末次會議:市安監局、企業所在地區(市)縣安監局、評審專家組、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加。會議宣布評審結論,提出存在問題和整改要求,由企業負責人做出整改承諾,并形成評審報告(見附件3)。
(一)市安監局對評審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嚴格執行評審程序,并按10%的比例對現場評審項目進行抽查,對評審意見與企業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況及時進行糾正,確保評審的公平公正。
(二)在評審過程中發現企業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應立即中止評審工作,并由當地區(市)縣安監局下達整改指令,在企業按要求完成整改后重新申請評審。連續兩次未通過考評的企業,自之一次考評后半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考評。
(三)評審報告作為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達標企業的證明材料,應妥善保管、及時存檔。市安監局、區(市)縣安監局歸檔保存評審申請和評審報告,企業保存評審報告。
五、審核與公告
市安監局對評審報告進行審核,對經考評達到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的企業予以公告;對未通過評審的企業,書面通知當地區(市)縣安監局,并說明理由。
不同行業、不同經濟類型、不同投資來源和不同規模的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基礎條件呈現明顯差異,總體表現為“四好四差”。
(一)國有企業較好,私營企業較差。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機構相對健全,職業衛生和安全管理較為規范,特別是近年來事故問責力度逐年加大,企業負責人安全意識普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也隨之提升。私營企業主則多以經濟利益更大化作為考慮重點,安全工作因不能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而得不到應有重視。
(二)外資企業較好,內資企業較差。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發展時間長,企業守法意識強,對安全與發展的關系認識到位,安全管理經驗豐富,管理手段和措施相對先進。而內資企業發展時間較短,重生產輕安全的習慣思維在短期內難以徹底扭轉,安全意識和管理水平還有待加強。
(三)大型企業較好,中小企業較差。大型企業長期發展意愿強烈,相對復雜的內部管理要求客觀上迫使企業向規范化方向發展,理解和遵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主動性較強,安全管理工作相對較好。不少中小企業還處于企業發展初級階段,更傾向于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無論是生產管理還是安全管理均處于較低水平。
(四)制造業企業較好,商貿服務業企業較差。制造業企業長期以來是安全監管的重點,且由于工業化生產自身特點強調組織紀律性,安全管理相對規范,安全生產基礎相對較好。商貿服務行業企業安全意識普遍較弱,安全管理不規范,除消防安全工作有一定基礎外,安全管理工作較為薄弱。
三、成都市標準化建設工作現狀
(一)標準化建設工作體制機制基本建立。2012年,市 *** 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由市安監局牽頭、各市級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業標準化建設、各區(市)縣 *** 負責本行政區域標準化建設的工作體制。2012年和2013年,市委市 *** 將標準化建設納入安全生產重點工作目標和為民辦實事民生工程目標,并被層層分解到各市級有關部門、區(市)縣 *** 和鄉鎮、街辦,建立了標準化建設工作責任體系。在市 *** 的強力推動下,標準化建設已基本形成全市一盤棋,各級各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二)標準化建設工作氛圍基本形成。市安監局于2012至2013年間,先后召開2次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參加的標準化建設工作會議和視頻會議,召開了4次各區(市)縣安監局參加的標準化建設工作會,統一了思想,明確了任務,梳理了問題,交流了經驗。市安監局編印下發了2000余份標準化建設工作資料,溫江區、崇州市、彭州市、蒲江縣等區(市)縣分行業印發了標準化建設工作指南。市、縣兩級安監部門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大力開展標準化建設培訓,迄今為止,通過以會代訓、專題培訓等形式并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培訓企業5600家次,從業人員7300人次。同時,積極通過報紙、廣播、 *** 等新聞媒體向社會進行宣傳,使標準化建設工作逐步廣為人知,逐步深化了各級 *** 和部門以及企業對標準化建設工作的認識和理解。
(三)標準化考評體系日益完善。市安監局先后印發了《成都市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考評工作流程》、《關于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考評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工礦商貿、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標準化三級達標申報條件、考評程序和考評要求進行了明確;建筑施工、交通運輸、電力、軍工等行業主管部門也明確了考評程序和要求,為標準化三級考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市安監局明確了2家考評單位,建立了涵蓋礦山、危化、建筑、冶金、有色、機械、輕工、紡織、建材、商貿、職業衛生等專業100余人的考評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為標準化三級考評的實施提供了專家保障。市安監局自主開發應用了《成都市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系統》,啟用了《四川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對標準化申報、受理、評審、核準等工作進行管理,為標準化考評提供了信息化技術支持。市財政將標準化考評工作經費納入年度專項經費預算,為開展三級標準化達標考評提供了經費保障。
(四)標準化建設激勵約束機制逐步健全。為加快標準化建設的推進,自2012年7月起,市安監局牽頭開展政策調研,先后與市經信委等15個部門反復研究商討,于2013年11月制發了《市安監局等13個部門關于進一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保障措施的通知》。為加快本地標準化建設進程,2012年至2013年期間,各區(市)縣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企業安全管理情況,紛紛推出適應本地情況的約束激勵辦法。溫江區、高新區、武侯區、大邑縣、雙流縣等區(市)縣將企業開展標準化建設情況與先進評選、專項資金扶持等事項掛鉤,并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提高企業開展標準化建設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推進效果。
(五)標準化技術支撐服務體系初步形成。標準化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市、縣安監部門使用市、縣安全生產專家庫200余名各行業專家作為骨干力量,為標準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專業技術支持。同時,市安監局大力倡導以企業自主創建為主、咨詢機構參與指導為輔的標準化創建模式,一年以來,大量咨詢機構介入標準化建設進程,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在成都市范圍內開展標準化創建指導服務的機構有64家,其中,有安全評價資質的機構23家,其它各類咨詢機構41家,另有部分技術專家以個人身份對企業進行標準化創建指導,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技術支撐服務體系。
(六)標準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截止目前,成都市三級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企業2120家。其中,一級企業6家,二級企業291家,三級企業1823家;礦山企業189家,危險化學品(含煙花爆竹)企業448家,工貿企業1483家;規模以上企業1037家,規模以下企業1083家;國有企業337家,其它所有制企業1783家。達標企業普遍形成了規范有序的安全管理機制,更新和改善了生產設施設備,規范了生產環境和作業行為,安全生產條件得到了大幅提高,事故發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