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資質申請需要什么條件?
基本條件:合法合規的公司主體,對于公司名稱原則上無特殊限制,對于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業等。對申報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的出資形式有明確界定,目前只能是內資公司。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第十條申請晉升測繪資質等級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
(一)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畢業證書與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證明材料或者任職資格證書,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材料;
(二)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所有權證明及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測繪儀器檢定單位出具的檢定證書。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擴展資料: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之一條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行政許可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第三條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全國測繪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四川公司的測繪資質在那里查詢
題主是否想詢問''四川公司的測繪資質在哪里查詢''?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根據查詢測繪資質的相關信息得知,四川公司的測繪資質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查詢。測繪資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測繪資質的專業類別十個專業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辦理測繪乙級資質要哪些條件?
測繪工程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無論城市生產、基礎建設中的各種都離不開測繪,而城市的發展方向,測繪資質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測繪資質改革后,分為10個專業類別,分為甲級和乙級兩個級別資質等級,改革后的人員分類表,對于人員縮減,設備簡化。下面是測繪資質改革后辦理要求和專業標準分類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四)有健全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及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測繪資質等級專業類別的申請條件和申請材料的具體要求,由《測繪資質分類分級標準》規定。
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五年。測繪資質證書包括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申請測繪資質的詳細流程
測繪資質審批程序流程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原件或復印件):
(一)
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
一式四份,
并報電子文檔一份;
(二)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三)
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四)
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
任命或聘用文件、
合同、
畢業證書、身份證;
(五)
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六)
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七)
測繪技術、
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八)
單位住所證明;
(九)
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
申請材料齊全、
符合規定形式的,或者申請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
應當受理其申請,并在
5
個工作日內出具受理通知書。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
在收到申請材料后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并出具申請材料補正通知書。
申
請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不予受理,
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
由陜西省測繪局或其委托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實地核查。
陜西省測繪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
20
個工作日作出審查決定。
20
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
經局領導批準,
可以延長
10
個工作日,
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
按照國測法字[2004]4
號文件辦理。
經審查,
做出不予批準決定的,
在
《測繪資質申請表》
上填寫理由,
并在
10個工作日內送達申請人。
符合條件,
經審查批準的,
應當于作出批準決定之日起
10
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頒發、
送達《測繪資質證書》
及有關文件。
申請受理部門:
陜西省測繪局法規處
四川省測繪乙級資質申報條件最新
有法人資格。根據查詢四川省測繪乙級資質申報單位條件數據得出,四川省測繪乙級資質申報條件是單位有有法人資格即可申請。測繪理解為測量和繪圖,是以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 *** 通訊技術、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為基礎,以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GNS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技術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