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染水的判讀標志
一般而言,可見光黑白影像記錄水體的反射光譜信息,是依靠灰度特征表示的。而彩色影像通過豐富的色彩、明亮度和飽和度記錄水體表面的各種信息,能突出表現水面細微的變化。研究表明,應用彩色紅外影像監測水體污染狀況效果最為理想。 根據在城市地區試驗研究的結果,認為1:10000比例尺的彩色紅外航空像片是比較適用的。識別水體污染的特征標志,包括影像的色彩、污染水體的紋理及其相關的輔助標志。
2.污染物擴散狀態的影像特征
遙感監測視野開闊,對大面積發生的水體擴散過程容易通覽全貌,能觀察出污染物的排放源、擴散方向、影響范圍以及與清潔水混合稀釋等信息,從而查明污染物的來龍去脈,為研究人員水樣監測的布點提供依據。污染水體在彩色紅外影像上平面展布的圖形特征,會受到排放源作用力和水體動力合成的影響。它的擴散形態可以作為識別水動力特點的標志。
(1) 靜態水中污染物的擴散
在水流靜止的環境里,污染物的排放都以排污口為中心成半圓形均勻地向外擴散,它在彩色影像上的幾何形態非常明顯。當排放口污水數量很大,污水流速很快時,則在平面上展布為扇狀或喇叭狀。
(2) 流動水中污水的擴散
由于受河水動力作用,從排污口排放的污水向下游順水流方向擴散并在平面上展開,且很快與河水摻混發生稀釋作用,故在彩色紅外影像上還可以觀察到水流的動力特點。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3) 河口海灣內污水的擴散
在河口海灣地區,當污染水體注入時,由于受潮汐運動的影響,污染物隨水流漂浮移動,運動方向與潮汐推移方向相同。海洋潮汐每天周期性地發生漲落,污染物運動方向也相應發生改變,在彩色紅外影像上展布的形態也表現出不同圖案。在發生涌潮時,排污口污水呈現連續的一片;一旦退潮,污水與排污口失去聯系,形成了脫離污染源的離岸孤立的混濁水體。
3.水質監測的影像指示物
利用彩色紅外像片監測水質污染,除了上述影像色彩特征外,還可以憑借指示物發現隱蔽的污染物排放源,查明那些用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污染物。實踐證明,水中的懸浮泥沙和浮游植物可以作為判讀指示物。
(1) 懸浮泥沙在水污染監測中的指示作用
水中的泥沙微粒,是許多污染物強有力的吸附物。例如重金屬離子、農藥和殺蟲劑,排放進入水體后大部分依附在懸浮泥沙上。所以在彩色紅外圖像上通過對懸浮泥沙的判讀分析,可以追蹤重金屬 等污染物的行跡。對于堆放在池塘邊的垃圾對水環境的影響,可在彩色紅外像片上看到因受到水浸泡而向水中擴散的黑色羽流。
(2) 浮游植物在水污染監測中的指示作用
浮游植物具有葉綠素反射光譜的“陡坡效應”,在彩色紅外像片上能呈現紅 *** 調而易于識別。利用水體中浮游植物可以追蹤到污染物的排放源。在天津海河,曾從彩色紅外像片 上發現呈紫紅色的條帶狀的浮游植物蜿蜒伸展,經研究是與紡紗廠的污水排放有關系,從而查明了這個從不被注意的排污口。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4334g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