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遙感形成了一個從地面到空中,乃至空間,從信息數據收集、處理到判讀分析和應用,對全球進行探測和監測的多層次、多視角、多領域的觀測體系,成為獲取地球資源與環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為了提高對這樣龐大數據的處理速度,遙感數字圖像技術隨之得以迅速發展。
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地質、海洋、氣象、水文、軍事、環保等領域。在未來的十年中,預計遙感技術將步入一個能快速,及時提供多種對地觀測數據的新階段。遙感圖像的空間分辨率,光譜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都會有極大的提高。其應用領域隨著空間技術發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發展及相互滲透,將會越來越廣泛。遙感在地理學中的應用,進一步推動和促進了地理學的研究和發展,使地理學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遙感信息應用是遙感的最終目的。遙感應用則應根據專業目標的需要,選擇適宜的遙感信息及其工作 *** 進行,以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遙感技術系統是個完整的統一體。它是建筑在空間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生物學、地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的,是完成遙感過程的有力技術保證。
一、地理數據獲取
遙感影像是地球表面的“相片”,真實地展現了地球表面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信息。這比傳統的地圖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影像地圖已經成為重要的地圖種類之一。
二、獲取資源信息
遙感影像上具有豐富的信息,多光譜數據的波譜分辨率越來越高,可以獲取紅邊波段、黃邊波段等。高光譜傳感器也發展迅速,我國的環境小衛星也搭載了高光譜傳感器。這些地球資源信息能在農業、林業、水利、海洋、生態環境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三、應急災害資料
遙感技術具有在不接觸目標情況下獲取信息的能力。在遭遇災害的情況下,遙感影像是我們能夠方便立刻獲取的地理信息。在地圖缺乏的地區,遙感影像甚至是我們能夠獲取的唯一信息。在5.12汶川地震中,遙感影像在災情信息獲取、救災決策和災害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海地發生強震后,已有多家航天機構的20余顆衛星參與了救援工作。
四、自然災害遙感
我國已建立了重大自然災害遙感監測評估運行系統,可以應用于臺風、暴雨、洪澇、旱災、森林大火等災害的監測能力特別是快速圖像處理和評估系統的建立,具有對突發性災害的快速應急反應能力,使該系統能在幾小時內獲得災情數據,一天內做出災情的快速評估,一周內完成詳實的評估。
五、農業遙感監測
在農業方面,利用遙感技術監測農作物種植面積、農作物長勢信息,快速監測和評估農業干旱和病蟲害等災害信息,估算全球范圍、全國和區域范圍的農作物產量,為糧食供應數量分析與預測預警提供信息。
遙感衛星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地面信息,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其他現代高新技術,可以實現農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時、定量、定位,客觀性強,不受人為干擾,方便農事決策,使發展精準農業成為可能,遙感影像可通過遙感集市云服務平臺免費下載或訂購的方式獲取。其平臺即可查詢到高分一號、高分二號、資源三號等國產高分辨率遙感影像。
農業遙感基本原理:遙感影像的獲取遙感影像的紅波段和近紅外波段的反射率及其組合與作物的葉面積指數、太陽光合有效輻射、生物量具有較好的相關性。通過衛星傳感器記錄的地球表面信息,辨別作物類型,建立不同條件下的產量預報模型,集成農學知識和遙感觀測數據,實現作物產量的遙感監測預報。同時又避免手工 *** 收集數據費時費力且具有某種破壞性的缺陷。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9d513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