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指記錄各種地物電磁波大小的膠片(或相片),都稱為遙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在遙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衛星相片。
用計算機處理的遙感圖像必須是數字圖像。以攝影方式獲取的模擬圖像必須用圖像掃描儀等進行模/數(A/D)轉換;以掃描方式獲取的數字數據必須轉存到一般數字計算機都可以讀出的CCT等通用載體上。計算機圖像處理要在圖像處理系統中進行。圖像處理系統是由硬件(計算機、顯示器、數字化儀、磁帶機等等)和軟件(具有數據輸入,輸出,校正,變換,分類等功能)構成。圖像處理內容主要包括校正、變換和分類。
分辨率
1.空間
空間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又稱地面分辨率。后者是針對地面而言,指可以識別的最小地面距離或最小目標物的大小。前者是針對遙感器或圖像而言的,指圖像上能夠詳細區分的最小單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遙感器區分兩個目標的最小角度或線性距離的度量。它們均反映對兩個非常靠近的目標物的識別、區分能力,有時也稱分辨力或解像力。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光譜
光譜分辨率(Spectral Resolution)指遙感器接受目標輻射時能分辨的最小波長間隔。間隔越小,分辨率越高。所選用的波段數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長位置、及波長間隔的大小,這三個因素共同決定光譜分辨率。光譜分辨率越高,專題研究的針對性越強,對物體的識別精度越高,遙感應用分析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面對大量多波段信息以及它所提供的這些微小的差異,人們要直接地將它們與地物特征聯系起來,綜合解譯是比較困難的,而多波段的數據分析,可以改善識別和提取信息特征的概率和精度。
3.輻射
輻射分辨率(Radiant Resolution)指探測器的靈敏度——遙感器感測元件在接收光譜信號時能分辨的最小輻射度差,或指對兩個不同輻射源的輻射量的分辨能力。一般用灰度的分級數來表示,即最暗——最亮灰度值(亮度值)間分級的數目——量化級數。它對于目標識別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元素。
4.時間
時間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是關于遙感影像間隔時間的一項性能指標。遙感探測器按一定的時間周期重復采集數據,這種重復周期,又稱回歸周期。它是由飛行器的軌道高度、軌道傾角、運行周期、軌道間隔、偏栘系數等參數所決定。這種重復觀測的最小時間間隔稱為時間分辨率。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593e1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