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
大氣環境的遙感調查主要指通過遙感手段調查大氣污染源的分布、污染源周圍的擴散條件、污染物的擴散影響范圍等,并輔以少量地面同步監測數據,可以定量分析污染物濃度的梯度變化值。
污染源監測
影像越來越清晰,可用于監測固定源污染源信息,如在衛星影像上能清楚地看到炭黑廠的黑煙塵;利用具有熱紅外波段、覆蓋范圍廣的氣象衛星數據可以監測全國的秸稈焚燒點。
污染物定量監測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衛星傳感器不斷發展,科學家已經開始追蹤由森林大火、工業排放和城市排放產生的大氣污染情況。
痕量氣體成分監測
痕量氣體包括臭氧(O3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甲烷(CH4 )等,對全球大氣環境及生態引起重大的影響,例如光化學煙霧、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等無不與痕量氣體有關。遙感可以快速獲取大范圍內痕量氣體的定量信息。
氣溶膠監測
氣溶膠是指懸浮在大氣中的各種液態或固態微粒,通常所指的煙、霧、塵等都屬于氣溶膠。氣溶膠不僅影響全球變化,而且也是影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已經證明,遙感是一種監測從局地到全球氣溶膠分布的強有力的手段。
災害性大氣監測
災害性大氣污染主要是沙塵暴,衛星圖像擁有紅外通道,可以確定沙塵暴的位置,同時它所具有的高時間分辨率(如1小時重返) ,更有利于大尺度監測沙塵暴的運動軌跡。目前沙塵暴研究和監測的主要是利用遙感手段。此外,還可以監測大霧、霾等大氣。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c403f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