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畸變的性質劃分,幾何畸變可分為系統性畸變和隨機性畸變。系統性畸變是指遙感系統造成的畸變,這種畸變一般有一定的規律性,并且其大小事先能夠 預測,例如掃描鏡的結構方式和掃描速度等造成的畸變。隨機性畸變是指大小不能預測,其出現帶有隨機性質的畸變,例如地形起伏造成的隨地而異的幾何偏差。
幾何校正分為兩種:
幾何粗校正:針對引起畸變原因而進行的校正。
幾何精校正:利用控制點進行的幾何校正,它是用一種數學模型來近似描述遙感圖像的幾何畸變過程,并利用畸變的遙感圖像與標準地圖之間的一些對應點(即控制點數據對)求得這個幾何畸變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進行幾何畸變的校正,這種校正不考慮引直畸變的原因。
幾何精校正
(一)原理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幾何精校正的原理是回避成像的空間幾何過程,而直接利用地面控制點數據對遙感圖像的幾何畸變本身進行數學模擬,并且認為遙感圖像的總體畸變可以看作是擠 壓、扭曲、縮放、偏移以及更高次的基本變形的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校正前后的影像相應點的坐標關系,可以用一個適當的數學模型來表示。
根據處理方式不同,幾何精校正又可分為直接成圖法和重采樣成圖法。
(二)重采樣成圖法幾何精校正
1.幾何位置的變換
多采用二維多項式變換。
2.共軛位置亮度值的確定
a.最近鄰點法重采樣
b.雙線性內插法重采樣
c.三次褶積法重采樣
(三)幾何校正的步驟
-
1.建立原始圖像與校正后圖像的坐標系。
-
2.確定GCP(Ground Control Point),即在原始畸變圖像空間與標準空間尋找控制點對。
-
3.選擇畸變數學模型,并利用GCP數據求出畸變模型的未知參數,然后利用此畸變模型對原始畸變圖像進行幾何精校正。
-
4.幾何精校正的精度分析。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23b6a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