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于遙感影像分辨率的高、中和低界定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具有一定的相對性(楊紅衛和童小華,2012)。通常將地面空間分辨率為米級的遙感影像定義為是髙分辨率,將10m級的定義為中等分辨率,100m級的定義為低分辨率。工作中常見的髙分辨率遙感影像有航片 、QuickBird、IKONOS、OrbView-3、GeoEye-1、EROS-A、EROS-B、SPOT5等,中等分辨率遙感影像有LandsatTM、LandsatMSS、SPOT1、SPOT2、SPOT3、SPOT4、ATSER、HJ-1A、HJ-1B、Hyperion等,低分辨遙感影像有NOAA/AVHRR、MODIS、SPOTVEGETATION等。
遙感影像的空間分辨率是指影像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圍的大小,即在影像上能夠用肉眼識別的兩個相鄰物體之間的最小距離。因此,隨著遙感影像分辨率的提髙,單個像元對應的地面面積越小,特定目標地物在影像上出現純凈像元的概率就越大,地物的影像輪廓特征也就越清晰、獨立;反之,則以混合像元的形式出現,則地物的影像輪廓特征會變得越模糊、融合、復雜。
不過,雖然隨著影像空間分辨率的降低,混合像元出現的概率增大,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斷定“遙感影像的分辨率越高就越好”。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對于低分辨率影像來說,高分辨率影像的噪聲會更多,同物異譜和異物同譜現象也會大量存在。另外,影像空間分辨率的提高會對部分地物的遙感識別與信息提取工作增加一定的干擾性噪聲。例如,城鎮居民地主要由建筑群、道路網、綠地等組成,鄉村居民地主要由房屋建筑、空地和綠地等所組成,而居民地的這種內部結構狀況會隨著遙感影像空間分辨率的提高而表現得更清晰突出,再加上在亞米級的高清影像上髙層建筑物的陰影遮擋效應表現得更為明顯等,從而也就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一般來說,在覆蓋范圍相同的條件下,應用相同的數據,比例尺越大安全等級越髙;應用不同的數據,不能簡單通過比例尺來比較。遙感影像分辨率與地圖比例尺類似但略有不同。覆蓋范圍相同的條件下,應用相同的數據,若地物為分散式分布,分辨率越高安全等級越髙,若地物為密集式分布,分辨率需根據噪聲與遮擋判斷遙感影像的安全等級;應用不同的數據,根據應用情況判別安全等級。在覆蓋范圍不同的情況下,比例尺或分辨率相同,覆蓋范圍越大的安全等級越高。若覆蓋范圍和比例尺或分辨率兩個因素都不相同,則不能輕易判定地形圖的安全等級,需主要根據其他因素確定。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5ebf8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