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作是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工作人員根據測繪成果,分析其可行性和應注意的問題。在地質構造勘探、海洋資源勘測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全面剖析遙感技術在測繪工作中的應用優勢和難點,以及在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趨勢,從而保證新時期測繪工作的穩定開展。
關鍵詞:遙感測繪技術;測繪工作;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吳云恩,男,安徽廣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
一、引言
遙感測繪技術是利用不同目標的電磁特征來實現對目標的測量,并利用不同目標的電磁波來獲取目標所需要的數據,從而實現對目標的長程測量。這種技術是利用遙感技術采集和處理各種需要的數據,以獲得目標的信息,這一技術的發展有賴于GPS。與常規測量技術相比較,它在采集數據范圍大、測量效率高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越性。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二、測繪工作的內容及遙感測繪的特點
(一)地圖繪制
測繪工作分為野外調查和采集已有的資料,編制出相關的施工圖紙。就測繪工作而言,它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對地形結構信息、面積信息、高程信息等進行測繪,而測繪則以此為依據,將地形結構與地形信息相融合,從而方便后期的建設。地勘工作是一切地質工作的基本先決條件,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和技術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測繪工作大多依賴國家的GPS采集工作,通過專用的地質儀器,對該地區的全部地形特征和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調查。該技術在應用中較為脆弱,會因外部的電磁信號和天氣的改變而影響到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二)遙感測繪技術
衛星定位技術是指根據測繪工作的需要,通過專門的儀器將其輻射出去,再通過探測裝置將探測到的信息進行解析,從而判斷是否存在某種特定的物質。同時,還可以通過該技術來對測定點與地表的間距以及是否存在障礙等問題進行測量,并將有關的資料錄入。測繪工作者對各種地點進行觀測,利用現代技術對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為以后的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技術應用特點
在實踐中,它的更大特征在于可以滿足各種地區的需要,其對應的專用裝備安裝 *** 也相對簡單,并且相對于常規 *** 來說,它的工作流程更加簡單,該系統實現了大量自動、智能化的記錄,提高了測量的精度,克服了人工抄錄所帶來的誤差。該技術的使用不受自然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條件的限制,能夠實現全方位、全天候實時動態的測量,能夠快速獲得目標資料,使測量工作更加靈活、方便。而常規的地形圖測量,往往要耗費巨大的成本和資源,往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得到地球上絕大多數區域的動態信息。另外,應用衛星遙感技術可大大節約前期工作,從而降低工作成本。在新時代,利用衛星技術開展工程項目的前期測量是一種重要手段,為此,各有關部門要大力引入必要的儀器,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使該技術能夠在實際的測繪工作中得到應用。
二、實施遙感測繪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費用問題
首先,由于該技術采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和運作方式,所以有關的設施費用和維護費用都相對昂貴,這就使得很多城市的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實際的測繪時,往往會因為經濟上的原因而忽視了采用遠程技術來進行測量。目前,我國仍將新的衛星技術用于重要的科技計劃,如地質災害的范圍、等級、非再生能源的勘查。目前國內的許多工程建設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迫切要求各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優惠措施,以減輕工程建設的經濟負擔。
(二)關于太空解析度的問題
所謂的“空間分辨率”就是指由專門的攝像機拍攝到的圖像,其清晰性是由技術工作者在實際應用中進行的。通常情況下,越是高清晰度的資料越精確。但是,由于目前國內的遙感技術還處在起步期,導致了對微小物體的探測精度不高,僅限于大尺度上的探測。在地質災害調查和環境治理方面,利用它的優勢可以大大推動我國科研和環保工作的開展,提高圖像的清晰度,成為技術人員的重點研究方向。
(三)技術運作的問題
在實際的使用中,由于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很快被廣泛地應用于其他領域。在遙感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它成為一個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地圖學領域的重要技術。然而,目前很多從事測繪工作的人員并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仍然采用常規的 *** 進行測量。同時,由于企業經營活動不規范,缺少一套科學、高效的監督機制,從而使考核工作的實效和水準受制約。為了更好地利用新時代的遙感技術,需要加強人才的創造性思維和專業技術能力訓練。
三、遙感測繪技術的運用
(一)制圖環節的應用
在完成了地面的初步測量之后,接下來就是繪制地圖了。與以往人工繪圖的 *** 相比,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遙感影像的制圖工作大多依賴電腦軟體完成。技術人員只要檢查一下由專門的測試儀器傳送到主控電腦的數據,就可以利用 *** 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工作功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顯示出詳細的地貌,同時也可以達到建筑的特定需求。而且,這個問題還牽扯到了尺度的選取,如果比例不對,將會對遙感影像的分辨率造成很大的影響。而這又直接關系到后期的工程項目和施工的質量,所以,要對項目的標高進行適當的調整,通常采用1:1000的標高。
同時在實際的選取工作中,還要考慮到整個測量區域的尺寸和項目的具體情況。另外,在現實制圖時,若要將整個空間的總體情況與高程信息、面積信息以及有關的建筑信息綜合起來,形成一個三維構圖。具體的生產過程如下:一是選擇合適的圖像來源,不同的資料來源具有各自的特點,因此采集的 *** 也要不同,其次,采用專用的衛星圖像處理技術進行效果匹配和空間幾何校正。科學的影像信息不僅可以突出空間的分辨率,同時也要保留好的光譜特性,確保畫面的清晰性和反差。至于地籍類型,則可以根據地籍資料中的土地使用狀況劃分的 *** 來決定。
(二)地質遙感測繪
地質遙感測繪是指在工程建設項目周邊地區進行科學、合理的測繪工作。在實際地質勘察中,對鄰近區域的巖體進行繪圖,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調查和分析,以全面掌握有關區域的地質狀況,這樣才能使工程設計更為合理、科學。應用衛星遙感技術,不但能夠采集到地層資料,而且能夠對目標地區的構造進行勘探和分析,豐富了地質資料。
(三)地圖繪制
遙感技術不僅可以用于繪圖和地質測量,還可以用于地貌測量。在進行地貌測量時,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利用立體影像來獲得地表的三維資料。而在地圖上,不管是夜晚,或者是云層,都可以通過衛星來獲得。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遙感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此外,隨著衛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運用,它能夠與SAR技術相融合,實現對地面數字化高模式數據的采集,從而改善以往的數據采集 *** ,從而大大提高地圖繪制工作的速度。
(四)確定集體用地
在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革新下,遙感圖像采集與數據處理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高精度的遙感圖像在國土資源的普查和測量領域有著重要的意義。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圖像可以清晰顯示土地的幾何形狀、位置、大小、色調等,從而為土地的實際利用奠定基礎,比如利用人工可視化的高分辨率遙感圖像進行數據解釋,通過對我國農村土地利用現狀的全面認識,確定其土地利用規模,并與之相對應(布局)。根據以上工作,編制大面積地籍普查的底圖,利用GPS或野外現場測量,更精確地獲得農村集體建筑面積、邊長等資料,在內部進行相關關系,并對圖表進行校正,確保了資料的準確性。
(五)收集影像資料和選取數據
在進行測量時,往往要到野外進行測量,采集與測量有關的數據和圖像,因此,測量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能夠有效地采集和選擇圖像信息。之一,在測繪工作中,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導航和使用的衛星技術,對測繪場地的氣候條件、風向、地形等進行全面的測量。
第二,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測繪區進行科學的規劃。由于山區偏遠,地質環境復雜,地形復雜,難以靠人力完成測繪工作,因此,必須加大測繪技術的應用,在采集圖像數據時,要在地圖上繪制出對應的位置,通過這種 *** 可以有效確定目標。
第三,由于測量目標的不同,在采集圖像數據時,可以根據圖像數據的采集結果,根據測量點的具體條件,自動地調節圖像數據的比重,這樣才能得到更精確的圖像數據。
第四,資料選取是在測繪工作中,快速、有效地選取海量的資料資料,以便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精確的資料與資料支持,進而保障測量的精度與可信度。
(六)處理和更新數據
在采集圖像和選擇數據信息時,必須對所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歸類整理。這個時候,利用遙感測繪技術,將所有的數據都集中到云端,然后將它們與地圖上的數據進行比較,然后將采集到的圖像和數據進行歸類,這樣才能保證以后的工作順利進行。然后,將云計算得到的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中,保存和備份,確保數據的安全。在進行數據信息的比對時,還必須利用云計算進行校正和校驗,并對其中不合理、不科學的數據進行及時分析,避免產生“蝴蝶效應”。在實際應用中,遙感技術具有很高的效率,而且受到的約束也比較小,數據的處理和更新的途徑相對較多,在一定的時間范圍之內,遙感技術可以實現更多的測量工作,提高測量精度。尤其是當下的地形條件的變化非常大,對測量的需求和標準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利用遙感技術對測量資料進行處理和歸類,是一種利用電腦進行數據信息加工的一種新技術。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使用衛星技術,對測量結果進行實時的實時監測。在進行測量時,由于地質環境的改變,測量的條件也會相應改變。由于測量儀器的不同,測量結果的精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進行測量時,可以通過云管理、云存儲等方式,將最新的數據上傳到電腦中,進行實時的更新和存儲,方便用戶查詢以前的數據。而且還可以方便地查詢和處理新的地圖資料。通過對大量的資料進行科學甄別,從而使測繪資料的準確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七)在動態監測中的應用
隨著 *** 技術、傳感器技術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現代遙感技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例如,通過將GPS技術與地籍測繪信息技術相融合,可以使測繪工作更高效、更準確。可見,在實際應用中,利用衛星技術對實現動態監控目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動態測繪就是通過遙感技術,對相應地區的地理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在實際的測繪中,采用動態監控技術,實現了對有關的數據進行實時的數據加工,并將數據轉換為對應的影像和文本,從而能夠精確地采集到地圖上的資料,并且還能夠對地圖的動態進行控制。另外,通過采用遙感技術進行動態監控,可以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變化進行實時的監控和比較,使數據的對比統計更加細致。
四、遙感測繪技術在測繪工作中的發展
(一)特定運營項目的進展
野外調查是在測繪工作的早期階段進行的,在此過程中,如果利用遙感技術,不但可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在以后的工作中還可以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無限制的定期測量。這種 *** 可以更大限度地減少錯誤的發生,哪怕是一開始的錯誤,也可以在后面的測試中進行糾正。這種 *** 的實施,也得益于利用遙感技術的方便。目前,相關技術人員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更加貼近遙感的技術層面,把遙感技術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并結合工程實際,改進現有的不足,并進行創新。
(二)今后在測繪方面的發展
利用遙感技術在制圖階段的應用,可以更好地適應城市的發展需要,例如在現有建筑的擴建、拆遷等,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更新資料。有了這個便利,我們的導航系統就可以更精確,讓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方便。遙感技術在測繪和測繪方面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所以,技術工作者在進行遙感技術研究時,既要重視解像度,又要重視能否更好地再現建筑物的外觀等。
五、遙感測繪的發展前景
在前期現場勘察階段,利用衛星技術進行測點,既能精確地確定被測地區的方位,又能使測量工作更加精確。同時,能夠實現對現場實際情況的實時監測,并根據項目實際需要定時進行計量,避免因資料不準確而沒有發現問題。新時代,測繪技術工作者的工作重點是: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測繪資料的準確性和減少使用中的困難。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遙感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大力普及和廣泛應用。而要使遙感影像得到更優、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就必須有創新性的工作觀念和技術水平,并能根據當前的發展要求,對現有的技術進行改進創新。
利用衛星地圖技術,使衛星的航跡變得更為精確,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這些技術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由于現在人們對地圖的要求日益提高,僅有的三維地圖已不能適應實際應用的需要。所以,為了使衛星遙感技術進一步發展,不僅要提高分辨率,還要注意保存原有的建筑和地理構造。本階段還可以通過電腦軟體來完成建筑的貼圖,從而達到模擬的目的。
六、結語
綜上所述,遙感技術是當前測繪項目的迫切需求,是信息化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家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重大成就。通過相應的軟件,可以有效地將收集到的影像資料進行集成,從而為項目的施工奠定基礎。但是由于目前技術在實踐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還需對測繪方案、無人機飛行技術、測繪流程等進行改進和優化,以提高測繪項目的精度,促進我國的測繪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席凱林.無人機遙感測繪技術在礦山地質測繪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1(18):28-29.
[2] 程志強.無人機遙感測繪技術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1(07):239-240.
[3] 戴振中.無人機遙感測繪技術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0(21):233.
[4] 王輝.遙感測繪技術在測繪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居舍,2020(01):69.
[5] 丁喜華.遙感測繪技術在測繪工作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8):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