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分類與標準「全文」
寧夏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分類與標準「全文」
寧夏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分類與標準,為寧夏 *** 自治區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實施細則附件,下面是寧夏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分類與標準的全文:
一、資質標準
我區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分為見證取樣檢測、專項檢測和綜合檢測三類。具體標準如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建設工程檢測機構基本條件
1、注冊資本金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凈資產不少于80萬元人民幣;
2、所申請檢測資質對應的檢測項目應通過計量認證;有符合開展檢測工作所需的儀器、設備,其中使用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應計量檢定合格;
3、有質量檢測、施工、監理或設計經歷的專業技術人員并從事所申請檢測資質對應的檢測項目工作2年以上,接受相關檢測技術培訓,并持有相應專項的檢測崗位證書的專職檢測人員不少于10人,其中相關專業中級職稱的不少于3人、高級職稱的不少于1人;
4、法定代表人或機構負責人應具有建筑工程及相近專業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3年以上實驗室或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經歷;技術負責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5年以上建筑工程及相近專業實驗室工作經歷;質量負責人、授權簽字人具有建筑工程及相近專業中級職稱、5年以上相關專業試驗室工作經歷;
5、本條件所規定的檢測人員年齡應在國家法定工作年限以內;對具有建筑工程及相近專業高級以上技術職稱并有10年以上相關專業實驗室工作及管理經歷的的專業管理人員,年齡可放寬到65歲;
6、檢測機構有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及質量控制措施,具有現行有效的檢測技術標準規程和健全檔案管理制度,能有效執行建設方委托制度;有專人管理計算機軟件及數據采集錄入信息系統。
(二)下列專項檢測機構除應滿足以上基本條件外,還需滿足以下條件:
1、建筑工程見證取樣檢測
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5人,其中專職技術人員不少于12人,包括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不少于3人;
具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其中試驗室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標準養護室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
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檢測
具備注冊巖土工程師資格1人,具有樁基高應變動力檢測崗位證書的檢測技術人員不少于3人;
增項申報建筑地基變形監測資質,在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檢測專項資質條件基礎上,應具備巖土工程專業或建筑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不少于1人,建筑工程專業工程師不少于2人,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培訓頒發“建筑工程變形監測技術”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檢測技術人員不少于5人;
具有3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存放設備場所,其中存放設備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
3、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
具備二級及以上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人員不少于1人;專業技術人員中從事結構工程檢測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級職稱人員不少于1人,中級職稱人員不少于3人;
具有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其中試驗室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
4、建筑幕墻工程檢測、建筑節能工程質量檢測
各具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其中試驗室面積不少于 300平方米;
(1)建筑幕墻:專業技術人員中從事建筑幕墻檢測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中級職稱的不得少于3人,高級技術職稱人員不少于1人,
(2)建筑節能(含建筑門窗檢測和建筑設備安裝檢測):從事建筑節能檢測工作經歷2年以上具有暖通、建筑電氣、建材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的技術人員不少于5人,其中高級工程師不少于1人; 土木工程、暖通、建筑電氣等專業的技術人員須具備2年以上檢測工作經歷,技術負責人須具有暖通、建筑電氣、建材專業或相關專業的高級職稱、有3年以上從事建筑節能相關工作經歷;
5、建筑鋼結構工程檢測
專業技術人員中從事鋼結構機械連接檢測、鋼網架結構變形檢測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不得少于4人,其中1人應當具備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1人應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持有無損探傷檢測Ⅱ級證書的人員不少于3人,其中持Ⅲ級證書的人員不少于1人;
具有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單獨從事鋼結構無損檢測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不少于100平方米;
6、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檢測
具有化學專業的工程師不少于1人,具有土木工程及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不少于2人;
具有15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其中試驗室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
7、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檢測
專業技術人員中從事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檢測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中級職稱的不少于3名,具有電氣工程專業的高級工程師不少于1人。
具有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
8、建筑工地特種設備檢測
專業技術人員中從事建筑工地特種設備檢測工作3年以上,持有無損探傷檢測Ⅱ級證書的人員不少于2人,具有建筑機械或工業與民用建筑等相關專業的高級工程師資格不少于1人;
具有1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
9、市政工程材料檢測
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5人,其中專職技術人員不少于12人,包括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不少于3人;
具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其中試驗室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標準養護室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
10、建筑工程可靠性鑒定
具有建筑工程材料見證取樣檢測、建筑地基基礎檢測、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建筑鋼結構工程檢測資質;
具備注冊巖土工程師資格1人和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3人,其他類技術人員條件應分別滿足上述四項專項資質標準要求;
具有1000 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試驗場所,其中試驗室面積不少于800 平方米;
(三)申請增項資質的,在滿足主項資質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每增一項資質還需要滿足下列條件:
1、注冊資本金及凈資產應按申請增項相應的專項檢測的注冊資本金及凈資產的60%遞增;
2、試驗場所增加的面積應符合所申請增項的試驗室面積;
3、所申請增項的每個專項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6人遞增(增項資質的經檢測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6人);
4、所申請增項的每個專項檢測項目應為該專項檢測子項目的全部內容。
(四)建設工程綜合檢測機構基本條件
1、注冊資本金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凈資產不少于700萬元人民幣;
2、所申請檢測資質對應的檢測項目應通過國家實驗室認證認可;應具備建筑工程材料(見證取樣檢測)、建筑主體結構工程、建筑鋼結構工程、建筑幕墻工程、建筑工程室內環境、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等7項及以上專項檢測工作所需的儀器、設備,其中使用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應通過計量檢定合格;
3、具有2500平方米以上固定的辦公、試驗場所,其中試驗室面積不少于2000平方米,標準養護室、樣品試件調節室面積不少于80平方米;
4、有質量檢測、施工、監理或設計經歷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70人,其中中級職稱人員不少于20人,高級職稱人員不少于10人;
5、從事所申請檢測資質對應的檢測項目工作3年以上,接受相關檢測技術培訓,并持有相應行業的檢測崗位證書的專職檢測人員不少于60人,其中各專項檢測人員不少于3人;
6、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不少于1人,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不少于1人;持有無損探傷檢測Ⅱ級證書的人員不少于3人,其中Ⅲ級證書的人員不少于2人;
7、法定代表人或機構負責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5年以上試驗室或建設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技術、質量負責人、授權簽字人具有相關專業高級職稱、10年以上試驗室工作經歷;
8、檢測機構開展檢測業務5 年以上;
9、檢測機構應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取得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核發的計量認證合格證書、有健全的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作業指導書、技術檔案管理等制度。
二、質量檢測業務范圍
1、見證取樣檢測
(1)水泥物理力學性能檢測;
(2)鋼材(含焊接與機械連接)力學性能檢測;
(3)砂、石常規檢測;
(4)混凝土、砂漿強度檢測及其配合比試驗;
(5)簡易土工試驗(擊實、相對密度、含水率、壓實度);
(6)混凝土外加劑及摻合料檢測;
(7)用于承重墻的磚和混凝土小型砌塊;
(8)預應力鋼絞線、錨夾具檢測;
(9)瀝青、瀝青混合料檢測。
(10)建筑防水材料檢測(防水卷材、涂料、密封材料檢測);
(11)建筑墻體材料檢測(輕質隔墻的人造木板甲醛含量、建筑涂料、建筑外墻飾面磚粘結強度、砌墻磚及小型空心砌塊)。
(12)建筑施工扣件式腳手架用鋼管;
(13)塑料管材、型材、混凝土拌合用水。
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檢測
(1)地基及復合地基承載力靜載檢測;
(2)樁的承載力檢測(初次申請的,限10000kN以下);
(3)樁身完整性檢測;
(4)錨桿(土釘)鎖定力檢測;
(5)建筑基坑工程和基礎施工變形監測。
3、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
(1)結構混凝土:(主要包括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樓板厚度、混凝土內部質量缺陷、構件結構性能試驗)
(2)砌體結構;
(3)鋼管混凝土結構;
(4)混凝土結構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測;
(5)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承載力檢驗。
4、建筑鋼結構工程檢測
(1)防火涂料;
(2)防腐涂料;
(3)鋼材檢驗;
(4)焊接質量無損檢驗;
(5)防腐及防火涂裝檢驗;
(6)高強度螺栓及連接副;
(7)地腳螺栓;
(8)鋼網架變形。
5、建筑幕墻工程檢測
(1)建筑幕墻物理性能;
(2)硅酮結構膠;
(3)石材用密封膠;
(4)錨固件(錨栓);
(5)鋁型材;
(6)鋁塑復合板;
(7)幕墻玻璃。
6、建筑節能工程質量檢測
(1)墻體保溫;
(2)保溫隔熱材料(含保溫材料、粘結材料、抹面材料、網格布、錨栓及保溫材料燃燒性能 );
(3)幕墻門窗(含保溫性能、現場氣密性、中空玻璃露點);
(4)保溫隔熱系統;
(5)建筑節能工程監測;
(6)圍護結構現場實體檢驗;
(7)建筑物電氣裝置;
(8)配電與照明工程(含電線電纜檢測);
(9)采暖節能工程(含熱源及管網節能工程);
(10)通風空調工程;
(11)建筑消防功能檢測;
(12)建筑節能工程監測與控制系統功能檢測(HVAC檢測與控制、給排水、供配電系統、建筑熱電聯供自備系統(BCHP)及備用發電機組、照明系統、電梯和自動扶梯、圍護結構控制)。
7、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檢測
(1)室內空氣質量(氡、游離甲醛、氨、TVOC濃度檢測);
(2)建筑裝飾裝修材料檢測。
8、建筑工地特種設備檢測
(1)施工起重機械(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高處作業吊籃、門式起重機);
(2)防墜安全器;
(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4)門式鋼管腳手架;
(5)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9、市政工程材料檢測
(1)市政(道路)建筑工程材料(土、集料、礦粉、水泥、混凝土、砂漿、外加劑、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瀝青、瀝青混合料、鋼筋)檢測;
(2)道路工程;
(3)道路線形及幾何尺寸。
10建筑工程可靠性鑒定(危險房屋鑒定)
(1)建筑物的安全性鑒定(含建筑幕墻安全性鑒定);
(2)建筑物使用功能鑒定;
(3)建筑物改變用途、改變使用條件或改造前的專門鑒定;
(4)混凝土結構無損檢測、砌體結構試驗和現場檢測、鋼結構無損檢測、建筑構配件檢測等建設工程結構檢測項目。
11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檢測
可開展以下系統工程項目的設備、材料、產品的性能及工程效果與質量檢測:
(1)通信 *** 系統(CA)檢測;
(2)辦公自動化系統(OA)檢測;
(3)建筑設備監控系統(BA)檢測;
(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FA)檢測;
(5)安全防范系統(SA)檢測;
(6)綜合布線系統檢測;
(7)智能化系統集成檢測。
;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2022
測繪資質分為 甲、乙 兩個等級,測繪資質分為10個專業類別,分別為 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測繪資質的審批和管理,由自然資源部負責。前款規定以外的測繪資質的審批和管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四)有健全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及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1、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向縣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并提出初審意見提出測繪資質申請;
2、測繪資質受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日內作出受理決定。
3、測繪資質審批機關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或者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4、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批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5、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作出擬批準的書面決定,向社會公示7日,并于作出正式批準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應當向申請單位書面說明理由。
6、《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由國家測繪局統一印制,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最長不超過5年。編號形式為:等級+測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順序號。
測繪資質申請材料
1.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3.法定代表人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4.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畢業證 書、身份證;
5.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6.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7.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8.單位住所證明;測繪資質申請流程
9.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10.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
我國測繪資質的分類和業務范圍有哪些?
專業標準包括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專業范圍及專業子項
1.大地測量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位置數據服務是指通過若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數據中心及數據通信 *** 等組成的系統提供位置數據服務的活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包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GPS、GLONASS、GALILEO等。
2.測繪航空攝影
一般航攝包含膠片航空攝影、數碼航空攝影、機載激光掃描、機載SAR成像。
3.攝影測量與遙感
從事高分辨率衛星影像處理與提供的單位,應當取得攝影測量與遙感內業專業子項的測繪資質。
4.地理信息系統工程
地面移動測量是指利用集成在地面移動載具上的多種傳感器,在移動狀態下采集各種實景地理空間信息及數據后處理的活動。
5.工程測量
(1)規劃測量包含城鄉規劃定線測量、城鄉用地測量、規劃檢測測量、日照測量。
(2)變形形變與精密測量包含精密工程測量、變形(沉降)觀測、形變測量。
(3)線路與橋隧測量包含線路工程測量、橋梁測量、隧道測量。
6.海洋測繪
(1)在內陸江河湖泊等水域從事海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取得海洋測繪專業范圍的相應專業子項。
(2)海洋工程測量包含底質測量、浮泥測量、淺地層剖面測量、水下管線測量、港口與航道工程測量。
7.互聯網地圖服務
(1)互聯網地圖服務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定位、地理信息上傳標注、地圖數據庫開發三項內容。通過無線互聯 *** 調用的地圖也屬于互聯網地圖服務范疇。
(2)地理位置定位是指將空間坐標與互聯網地圖相應位置進行匹配,并進行地圖可視化表達的服務。
(3)地理信息上傳標注是指允許用戶在互聯網地圖上填寫其感興趣的信息并與他人分享的服務模式。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稱、地址、分類、屬性、影像、評論等。
(4)地圖數據庫開發是指互聯網地圖服務單位開發互聯網地圖數據庫和有關服務功能,供使用者調用、開發。從功能上包括但不限于地圖顯示、地圖標繪、地圖搜索、公交換乘、行車路線、地理編碼、逆地理編碼等地圖服務,從形式上包括但不限于API、Web Service、SDK等各種類型的地圖接口調用服務。
我國測繪資質的分類和業務范圍有哪些?
測繪資質的分類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
測繪資質的專業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是甲級測繪資質審批機關,負責審查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是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批機關,負責受理、審查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負責受理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并提出初步審查意見。
2014年7月1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國測管發〔2014〕31號印發修訂后的《測繪資質管理規定》。該《規定》分總則、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變更與延續、監督管理、罰則、附則7章37條,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2009年3月12日發布的《測繪資質管理規定》予以廢止。
擴展資料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第七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將測繪資質行政許可的依據、條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等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健全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維護機制,實現測繪資質行政許可在線受理和審查,方便管理相對人,提高行政效率,增強管理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2021是什么?
1、申請甲級:近3年內承攬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1200萬元,且有3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通過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認可。
2、申請乙級:近3年內承攬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400萬元,且有2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通過設區的市(州)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認可。
3、申請丙級:近3年內承攬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80萬元,且有1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通過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認可。
從事測繪監理應當取得相應專業范圍及專業子項的測繪資質:
本標準在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等5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專業范圍下設置相應的甲、乙級測繪監理專業子項。
申請甲級測繪監理專業子項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取得相應專業范圍的甲級測繪資質;近2年內,在每個相應專業范圍內有2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取得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申請乙級測繪監理專業子項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取得相應專業范圍的甲級或者乙級測繪資質;近2年內,在每個相應專業范圍內有1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取得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測繪監理資質單位不得超出其測繪監理專業范圍和作業限額從事測繪監理活動。
乙級測繪監理資質單位不得監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施測的測繪工程項目。
測繪資質都有哪些分類可以申請?
測繪資質一共10個類別
1.大地測量資質
2.測繪航空攝影資質
3.攝影測量與遙感資質
4.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資質
5.工程測量資質
6.不動產測繪資質
7.海洋測繪資質
8.地圖編制資質
9.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
10.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
一、主體資格
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專業技術人員
1.本標準所稱專業技術人員,包括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測繪專業技術人員,是指測繪工程、地理信息、地圖制圖、攝影測量、遙感、大地測量、工程測量、地籍測繪、土地管理、礦山測量、導航工程、地理國情監測等專業的技術人員。
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是指地理、地質、工程勘察、資源勘查、土木、建筑、規劃、市政、水利、電力、道橋、工民建、海洋、計算機、軟件、電子、信息、通信、物聯網、統計、生態、印刷等專業的技術人員。
申請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60%;申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80%;申請互聯網地圖服務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作要求。
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計入相應類別人員數量:
(1)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3年以上;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8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10年以上。
(2)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1年以上;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3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5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專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7年以上;獲得測繪地理信息行業 *** 職業資格(但不得超過2人)。
(3)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初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專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2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中專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4年以上。
(4)注冊測繪師,是指經過考核認定和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測繪師資格證書》,并依法進行注冊的人員。注冊測繪師可以計入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3.同一單位申請兩個以上專業范圍的,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不累加計算。
4.年齡超過65周歲的人員和 *** 人員,不得計入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5.自本標準施行之日起滿3年后,甲、乙級測繪資質單位的注冊測繪師數量應當達到本標準的考核要求。自本標準施行之日起滿5年后,丙、丁級測繪資質單位也應當具備相應數量的注冊測繪師,具體要求另行規定。
6.未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其他測繪從業人員,應當通過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三、儀器設備
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四、辦公場所
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m2,乙級不少于150m2,丙級不少于40m2,丁級不少于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