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 農民住房拆遷的基本情況和具體政策? 急
2010年星海經濟區工程建設拆遷安置方案
按照石嘴山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為切實做好2010年重點項目建設的征地拆遷工作,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根據市人民 *** 第50次常委會精神,特制定如下方案。
1、 項目實施范圍
2010年在星海經濟區實施的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包蘭鐵路以西、二農場渠以東、姚汝公路以北、山水大道以南),包蘭復線征地拆遷按照標準自治區人民 *** 制定的標準執行。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 基本原則
(1) 堅持統一領導原則,為切實做好征(收)地拆遷工作,確保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推進,成了大武口區征(收)地拆遷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建設項目征(收)地拆遷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2)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在項目建設和征地拆遷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全力維護好群眾的合法利益,遵守《物權法》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政策性標準,確保補償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3) 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地拆遷工作堅持以實事為根據,全面準確掌握被拆遷戶基本情況,做到情況明、數清、實事求是,嚴格有據,依法有序實施征(收)地拆遷工作
(4)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各項工作嚴格按照程序執行,做到宣傳到位,程序到位,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和掌握征地拆遷安置工作有關政策,公開征地拆遷安置政策、被征地、拆遷房屋及附屬物詳細情況、補償評估結果,做到實體、程序“雙透明”,為征地拆遷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5) 堅持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征地拆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相關單位必須密切配合,落實好工作責任制,恪盡職守,各司其職,嚴格按程序和規定辦事;加強宣傳教育,內心細致的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確保社會穩定。
(6) 嚴肅財政紀律原則,加強廉政建設和財政監督管理,實行拆遷資金專項審計。加強征地拆遷資金管理,征(收)地拆遷經費由領導小組統一調配,執行專戶??ㄖ贫?,按照評估、審核、補償三分離原則,實行專人負責制,嚴禁擠占挪用,多報冒領。
3、 工作程序
用地方案有具體項目實施單位報市國土資源部門審核,經市人民 *** 批準后,有市國土資源局發布收回土地使用權公告及征地告知書。由具體項目實施單位按要求報市城管局辦理房屋拆遷許可證,征地拆遷工作委托隆湖扶貧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實施,并負責實施項目的征地拆遷、摸底調查、失地農民和被拆遷戶的安置工作。
4、 征地拆遷補償資金
征地拆遷補償資金由項目實施單位籌措。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助費。拆遷補償費包括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補償費;拆遷戶過渡期安置費、搬家費、租房費、按期搬遷獎勵費;拆遷農戶安置點基礎設施配套費(征用土地拆遷補償費、建設設計費、安建成本補貼費、地勘費、監理費);拆遷評估費、拆遷費;有線電視移線費、電話移機費;墳墓搬遷費;水利設施維修配套費;工作經費及其其它不可預見的費用。以上各項費用計入工程預算,由隆湖扶貧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向被征地、拆遷戶支付,補償資金直接以活期存折形式發放到征地、拆遷農戶戶主手中。
5、 征地補償標準
(一) 土地補償標準
根據農調隊測算,隆湖經濟開發區前三年土地平均產值為700元。按照《寧夏 *** 自治區土地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征地補償費按被征用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10倍計算,安置補助費按被征用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倍計算,即土地補償及安置補助費按被征用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16倍計算,在冊的承包地(責任地)按11200元/畝標準補償,在冊集體耕地(機動地)按7000元/畝標準補償。
(二) 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
1. 用材林:以樹木用途(薪材、椽材、檀材)為補償標準,胸徑10CM以下15元/棵;10-20CM60元/棵;20CM以上90元/棵。
2. 果樹:胸徑5CM以下30元/棵;5-10CM100元/棵;10-20CM的200元/棵/20CM以上500元/棵.
3. 葡萄:大田及庭院葡萄以結果、未結果及結果年限為補償標準,定植一年的10元/棵,定植2-3年(含3年)的50元/棵;定植三年以上的70元/棵。
4. 枸杞:當年定植的三元/棵,定植三年以下的8元/棵;定植三年以上(含三年)的20元/棵;定植5年以上(含5年)的50元/棵。
5. 樹苗(育苗、苗圃):喬木、灌木樹苗一年生2000元/畝,兩年生3000元/畝,三年以上4000;經果林(枸杞、葡萄苗等),一年生3000元/畝。兩年生5000元/畝。
6. 設施蔬菜
(1).溫棚中種植的果菜(西紅柿、黃瓜等)按每棟9000—10000斤,葉菜按每棟2500-3000斤計算,補償費用按照征用土地時的果菜、葉菜市場批發價格計算。
(2).溫棚種植的果樹,定植1年的每棟補償5000元,定植2年的每棟補償7500-8000元,定植三年以上(含三年)的每棟補償10000元。
(3).管理房屋及其溫棚等設施按照評估價格進行補償。
(三) 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1. 房屋拆遷按國家有關政策和《石嘴山市城市房屋拆遷實施辦法》執行。對所有房屋、圍墻、圈舍等建筑物及其它附屬物,委托有資質的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其房屋拆遷評估標準按石嘴山市的同等標準執行。
2. 手壓井,灌溉機井按照評估價格計算。
3. 農戶宅基地內、外種植的各種樹木按照方案中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計算;院內平整、硬化土壤改良所墊土方等,按開發投資情況適當補償。
4. 其他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按評估價格計算。
5. 遷墳地補入園費1000元/座,遷墳費300元/座,按期遷墳的另行獎勵300元/座。遷墳工作有民政局在公墓內劃定集中遷入地點,并按更低價格遷入。
(四) 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五) 過渡期安置補償標準
給與被拆遷戶12個月過度安置期,租房費按每戶每月500元標準支付。搬家費每戶補助1200元。隊被拆遷戶在規定期限內簽定拆遷協議,并按時拆遷房屋或按時交付被拆遷的房屋,經拆遷工作組確認后,每戶給予2000元獎勵。
(六) 其他事項
有線電視移線每戶補助300元,電話移機165元。
上述征地拆遷補償資金均以最終的正式評估報告和拆遷協議為準
6、 安置方式
(一) 對失地農民的安置
1. 參加石嘴山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征地后人均耕地不足0.5畝的農民,按照《石嘴山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試行)》的要求,18歲以上失地農民以戶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所需資金有市財政籌措。
2. 享受城市居民更低保障待遇。征地后人均耕地不足0.5畝的農戶,年齡在18歲以下(不含18歲,包括含18歲以上的在校學生)的失地農民,納入城市更低生活保障,過渡期5年。
3. 失地農民醫療保險。失地農民在自愿的情況下可選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4. 加大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對18至35周歲的失地農民進行有組織的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并協調推薦就業或指導其自主創業。
(二) 對被拆遷戶的安置
1. 貨幣安置。按照拆遷安置協議確定的補償資金一次性支付足額的安置補償費后,不再在集中安置點進行安置。
2. 在安置點集中安置。一是對具有隆湖戶口的被拆遷戶在一站大莊點、六站“康居一號”、二站村安置點進行安置,特困被拆遷戶可以在規劃保留的中心村就近安置。二是對沒有隆湖戶口的被拆遷戶原則上現金補償后不予安置,但是對隆湖居住多年(村委會證明),能夠積極配合拆遷工作,在規定的期限內簽訂協議,并將房屋交付拆遷組拆除沒有隆湖戶口的被拆遷戶,可以參照有隆湖戶口的拆遷戶安置政策進行安置;對不配合拆遷工作并在規定地點期限內不交付被拆遷房屋的被拆遷戶,視為放棄安置,一次性現金補償后,不再進行安置。
有地勘報告還需現場測繪方格網嗎
需要。
從技術上來說,一張圖不足以代表全部,雙重準備比較好。
CASS里面一張圖表只有一個設計標高,這是它的一大缺陷,建議做兩張圖,然后手工處理。
地勘報告:結合說明看圖,剖面圖從上而下的曲線是地質分布狀況,分層線。
寧夏 *** 自治區地質勘查行業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按照《關于開展地質勘查行業調查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25號)要求,我廳認真組織自治區境內已取得地質勘查資質的地質勘查單位,填報了地質勘查單位情況表及相關數據。并核查了地質勘查單位各項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對各單位報送的情況表和有關情況進行了匯總,現將我區地質勘查單位調查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地勘單位基本情況
目前,我區取得地質勘查資質的單位共19個,其中更高資質為甲級的單位14個,更高資質為乙級資質的單位2個,更高資質為丙級資質的單位3個。
我區實行屬地化管理的國有地勘單位有12個,單位名單如下:寧夏煤田地質局(寧夏煤炭勘察工程公司)、寧夏核工業地質勘查院、寧夏 *** 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前身為寧夏地質調查院)、寧夏礦產地質調查所、寧夏有色金屬地質勘查院、寧夏礦業開發公司、寧夏 *** 自治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寧夏地質工程勘察院、寧夏 *** 地質工程公司、寧夏遙感測繪勘查院、寧夏地質礦產中心實驗室、寧夏黃金地質勘探工程隊。
(一)國有地勘單位基本情況
2006年末國有地勘單位職工人數為3497人,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為2146人,其中地質技術人員1088人。年末離退休人員累計為3087人。
2006年末國有地勘單位總資產為86290.77萬元。其中生產經營性資產25139.32萬元。
2006年末國有地勘單位地勘業總收入為15073.73萬元??傊С鰹?8542.68萬元。其中地質找礦支出為8561.40萬元。
(二)屬地化管理的國有地勘單位基本情況
2006年末屬地化管理的國有地勘單位職工人數為3389人,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為2077人,其中地質技術人員1042人。年末離退休人員累計為3014人。
2006年末屬地化管理的國有地勘單位總資產為85043.77萬元。其中生產經營性資產23941.32萬元。
2006年末屬地化管理的國有地勘單位地勘業總收入為14758.73萬元。總支出為57926.68萬元。其中地質找礦支出為8246.40萬元。
二、國有地勘單位各項優惠政策核查落實情況
經核查,國有地勘單位各項優惠政策(主要是中央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反映較好的單位有寧夏地礦局和寧夏煤田地質局,具體情況如下:
(1)地質勘查費基數與年增長幅度方面。落實較好,寧夏地礦局地質勘查費基數從1999年的4146萬元增加到11017萬元,寧夏煤田地質局下劃撥款基數1022萬元,與2004年比,年增長9.55%。
(2)地勘費基數中10%和礦業權價款轉增國家資本金政策。已落實地勘費基數中10%轉增國家資本金政策。
(3)轉產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寧夏地礦局1999~2001年度、2001年度、2003~2005年度財政貼息資金已落實,2006年度落實10萬元,2002年財政貼息資金未落實。
(4)稅收優惠政策。未落實。
(5)下崗職工再就業優惠政策。1999年屬地化管理以來,一直未落實。
(6)離退休職工養老金保障政策。已落實,基本上靠財政供養,保證按月足額發放離退休職工養老金。
(7)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處置政策。寧夏地礦局已落實。并按照2003年11月11日自治區 *** 專題會議紀要“對寧夏地礦局及所屬地質勘查單位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按照有關規定,經評估后可以采取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或授權經營等方式處置。對利用現有土地改善本單位無房戶和住房困難戶住房條件而改變土地用途的,可免繳土地出讓金。對向地礦局以外的單位或個人 *** 土地時,應報自治區人民 *** 批準,并嚴格按照經營性用地必須招、掛和非經營性用地協議 *** 的有關規定辦理,所得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地礦局進行結構調整和職工安置”的政策執行。
(8)基本建設預算內投資補助政策。寧夏地礦局基本建設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在2001年度落實80萬元,2002年度落實100萬元,2003年度落實100萬元,2005年度落實100萬元。但在2004年度、2006年度未落實。寧夏煤田地質局落實60萬元。
(9)住房改革支出政策。寧夏地礦局1999~2006年度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月度補貼已落實,但是1998年以前的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一次性住房補貼未落實。
(10)增加工資政策。各地勘單位均已落實。
(11)基本醫療保險、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政策。寧夏地礦局全局人員都已參加了醫療保險。由于該局是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一直未參加,但是全局的合同制職工參加了失業保險。寧夏煤田地質局全局人員都已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
(12)職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政策。由于自治區未出臺相關事業單位養老統籌政策,寧夏地礦局是事業單位所以未落實,但該局的合同制職工已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統籌。其他地勘單位合同制職工已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統籌。
(13)其他政策。無。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人才匱乏。寧夏地處邊遠地區,經濟落后,工資低,很難吸引地質院校的學生來寧工作。各地勘單位專業人員青黃不接現象也非常嚴重,造成有些項目質量下降。
二是地勘單位屬地化后, *** ,用于生產經營、支撐地勘單位發展的優良經營性資產太少,由于資金的短缺,在設備、裝備方面存在不足和老化,短期內很難解決,因而在走向市場時缺乏競爭力,發展潛力嚴重不足。
三是地勘單位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弱,無力進行風險性的礦產勘查。建議中央、地方建立風險勘查專項基金。
四是礦權設置影響了專業地勘隊伍在區域上的找礦優勢。
四、建議
之一,按照企事分開的原則(改為與自治區事業單位改革同步)繼續推進國有地勘單位的改革,積極探索有利于增強地勘單位活力的改革措施。目前,要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要求,首先解決好地勘單位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要集中解決國有地勘單位歷史遺留的職工住房(改為住房補貼)、基地建設、設備更新等問題,提高地勘單位改革走市場、自我發展闖市場的能力。地勘單位的住房改革所需資金應列入自治區機關事業單位住房改革制度實施方案,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減免地勘單位用于解決職工住房、危舊房改造的市政、城建、消防等相關配套費用,并將住房改造納入城市危舊房改造范疇,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工資、福利與其他事業單位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加強人才培訓,建設高素質技術隊伍,保持地勘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第三,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改善地質工作條件,提高地質找礦效率。
(寧夏 ***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地勘處)
地質勘查局具備保密資質嗎?武器裝備軍工保密資格里有地勘局嗎?
地勘局當然有保密資質了,很多地質資料都有密級,前兩年我們單位還抓走兩個。工作要注意保密。地勘局里的不是軍工裝備,保密的是測繪資料,如重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