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是干什么的?
測繪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好,測繪學產業化的趨勢十分明顯,測繪學專業已經從間斷產業效益轉向直接產業效益。
測繪字面理解為測量和繪圖,是以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 *** 通訊技術、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為基礎,以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GNS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技術核心,選取地面已有的特征點和界線并通過測量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和行政管理之用。
測繪全國甲級資質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醫院的三級甲等。這懂啊?是這個行業更高級別的了!
具體關于測繪資質的參百度百科: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全國甲級測繪單位
2008年10月24日
北京市
北京愛地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北京長地友好制圖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國電水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鐵道部專業設計院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圖出版社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
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國家測繪資料檔案館)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建設部遙感制圖中心)
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北京勘察技術工程公司
北京城市空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華星勘查新技術公司
北京航天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易圖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地質出版社
北京蒼穹數碼測繪有限公司
天津市
鐵道第三勘測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之一監測中心
中交之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海事局海測大隊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勘察院
天津水運工程勘察設計院
天津港灣水運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天津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測繪院
天津金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河北省
河北地礦建設工程集團冀東公司
河北省建設勘察研究院
河北省第二測繪院
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一局測繪大隊
河北省之一測繪院
河北省欣航測繪院
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
廊坊開發區中油四維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北方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國化學工程之一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華北分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勘察設計院
河北中核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冶金工業部勘察研究總院
水利部河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北煤田地質局物測地質隊
河北省制圖院
保定地質圖制印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測繪工程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測繪中心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河北總隊
秦皇島市測繪大隊
地質礦產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
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
保定九華地質勘查測繪總院(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
保定金迪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
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院
山西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隊
山西省工程測繪院
太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西省第六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地圖集編篡委員會編輯部
西山煤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煤田地質綜合普查隊
山西華晉巖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
陽泉新宇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省第五地質工程勘察院
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航空遙感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內蒙古自治區電力勘測設計院
包鋼集團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隆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地圖制印院
包頭市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測繪院
核工業二○八大隊
遼寧省
沈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沈陽市地理信息中心)
大連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遼寧省第二測繪院
中冶沈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之一測繪院
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遼寧地礦測繪院
遼寧省第三測繪院
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交通勘測設計院
遼寧電力勘測設計院
遼寧省冶金地質勘察局地質勘察研究院
大連九成測繪信息有限公司
遼寧經緯測繪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市公路規劃設計院
遼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吉林省
吉林市勘測設計院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吉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長春市測繪院
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
吉林省之一測繪院
吉林省第二測繪院
吉林地礦測繪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
吉林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黑龍江省
黑龍江地理信息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二大地測量隊(黑龍江之一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三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二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四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三測繪工程院)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院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哈爾濱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哈爾濱測量高等??茖W校測量工程公司
黑龍江省林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電力勘察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測繪航空遙感中心
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航道局測量大隊
黑龍江省土地勘測規劃院
黑龍江省測繪科學研究所
齊齊哈爾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佳木斯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齊齊哈爾市水利勘察設計研究院
牡丹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上海市
上海市海事局
上海達華測繪公司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設計院
上海市測繪院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上海東亞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
中船勘察設計研究院
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勘察工程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之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同濟規劃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江蘇省
江蘇省地質測繪院
長江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中國化學工程南京巖土工程公司
華東有色測繪院
南通市測繪院有限公司
徐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工程勘測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測繪工程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下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南京北極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電力設計院
鎮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無錫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蘇州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江蘇省工程物理勘察院
江蘇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淮安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淮安市水利工程勘測院
蘇州工業園區測繪有限責任公司
常州市測繪院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江蘇蘇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浙江省
冶金工業部寧波勘察研究院
浙江省電力設計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測繪大隊
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浙江省之一測繪院
浙江省第二測繪院
浙江煤炭測繪院
浙江有色測繪院
杭州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寧波國土測繪院
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河口海岸研究設計院
義烏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安徽省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安徽地質測繪技術院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之一測繪院
安徽省第二測繪院
安徽省第三測繪院
安徽省第四測繪院
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蕪湖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測繪院
安徽省基礎測繪信息中心
馬鞍山市華東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福建省
福建省地質測繪院
福州市勘測院
福建省之一測繪
福建省第二測繪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國家地震局廈門地震勘測研究中心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福建省航道局勘測大隊
福建省八閩煤田測繪院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廈門市測量隊
福建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江西省
南昌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江西省第三測繪院
江西省之一測繪院
江西省第二測繪院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院
江西煤田地質局測繪大隊
江西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核工業華東地質局測繪院
江西有色地質測繪院
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江西省瑞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省
青島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省地質測繪院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勘察設計開發院
淄博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山東中煤物探測量總公司
山東省城鄉建設勘察院
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山東省經緯工程測繪勘察院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
維坊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中國石化集團勝利油田管理局
河南省
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
化工部鄭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中鐵大橋局集團之一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地質測繪總院
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河南省航測遙感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煤炭工業部選煤設計研究院
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測繪工程院
河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河南省地圖院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河南省水利勘測總隊
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黃河水文勘測總隊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焦作市中緯測繪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小浪底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河南省有色測繪有限公司
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
武漢科島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武漢大學設計研究總院
武漢武大吉奧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武漢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
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長江航道局
湖北省之一測繪院
湖北省第二測繪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中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綜合勘測局
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
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測繪總隊
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漢測繪院
湖北省地圖院
機械工業部第三勘察研究所
中南勘察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湖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處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湖北省國土測繪院
湖南省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八隊
湖南地質調查研究院
湖南中揚建設工程公司
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株洲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工程勘察院
衡陽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省第三測繪院(湖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湖南省第二測繪院
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
湖南省之一測繪院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地質測繪院
核工業衡陽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長沙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地圖出版社
長沙科創巖土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湖南有色測繪院
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湖南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
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隊
內蒙古自治區水文水資源中心包頭分中心在哪
包頭市稀土開發區黃河大街。內蒙古自治區水文水資源中心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根據地圖顯示,在包頭的分中心在包頭市稀土開發區黃河大街,主要承擔自治區水文行業管理、水文情報預報、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水文水資源監測、水量調度等工作。
求呼和浩特水文條件,請詳細點 謝謝
一、地理位置
呼和浩特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地理坐標北緯40°5′37″-41°8′0″;東經110°46′17″-112°10′26″,東西長119km,南北寬87km,總面積6079m2,地貌形態可劃分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區三個大的地貌區域。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由東北向西南呈階梯狀緩傾斜,坡降在3‰~5‰之間。境內海拔更高2271.6m,更低990m,平均海拔高度1050m。(圖1呼和浩特地貌交通圖)
二、水文與氣象
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僅為340~500mm,降水在時空上的分布極不均勻。其空間上的趨勢自北向西南逐漸減少,更大年降水量出現在山區。而在時間上則集中在6~9月份,該時段的降水可占到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本區蒸發量相對降水量較大,且分布趨勢自北向南,自東北向西南增大,一般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5倍。
河流水系及地表徑流特征:呼和浩特地區的河流主要有黃河、大黑河、小黑河、什拉烏素河、沙河、寶貝河,以及萬家溝、水磨溝、烏素圖溝、哈拉沁溝等溝谷。其中除黃河為過境河流外,其余皆為自產河。全區的年平均徑流量為2520829萬m3/a,其中黃河的平均徑流量為2482000m3/a,其它自產河的平均徑流量為38829萬m3/a,徑流約占全年的67%。
三、呼和浩特平原地質單元的劃分
1.大青山山前傾斜平原
山前傾斜平原分布于大青山南麓,哈素海,小黑村,太平莊以北地區,長約90km,寬約10km。由大青山南麓各溝口形成的洪積錐裙、沖洪積扇裙河沖洪積一湖積扇前帶構成。
山前傾斜平原北高南低,坡度較大,尤以山麓地帶最為明顯。京包鐵路以北地域,地面坡降在1/100~1/80之間,以南地帶小于1/200,向南逐漸趨于平緩。在東西方向上,山前傾斜平原顯示出東高西低的特點。
山前傾斜平原由第四系全新統河上更新統沖洪巖塊、砂卵石、砂礫石、砂河亞粘土組成,巖性在垂直河水平方向上變化較大、顆粒直徑,由山前向南逐漸變細,在其南緣出現粉砂,粘砂土夾泥炭層的沉積。
2.大黑河沖積湖平原
分布在山前傾斜平原以南,托克托縣大北窯子,男崞縣營,二道凹,黃合少一線以北,哈素海退水渠以東到蠻漢山山前。東西長85公里,南北寬20~40km,是土默特平原的主題。地形平緩,微向西南傾斜,地面平均坡降微1~4‰。海拔990~1100m。由大黑河、什拉烏素河擺動之上更新統一全新沖積層和湖積層組成。巖性為砂、砂礫石、粘砂土、亞粘土與淤泥互層,地表主要為粘土質粉砂沖積平原上殘留有北東~南西向的黑河故道。
大黑河沖湖積平原地形平坦,水土資源豐富,地下水埋藏淺,開采地下水灌溉農田具有優越的條件。在哈素海以南、土左旗西南部及托克托縣地區,地處第四紀湖盆地中心,沉積物粒度較細,含水層富水性差,水質也差。
3.黃河沖積湖平原
在呼和浩特境內黃河沖積湖平原,分布于哈素海退水渠以西,南至黃河北岸的高低河漫灘。黃河沖積湖平原是由現代黃河沖積平原和近代黃河沖積平原構成?,F代黃河沖積平原,寬0.2~3km,呈帶狀蜿蜒于黃河北岸。由粉砂,粘砂土組成。高河漫灘平原高出水面1.4~2m,海拔高度988~1000m。近代黃河沖積湖平原分布于現代黃河沖積湖平原以北,由上更新統一全新統沖積,湖積的粉砂、細砂、粘砂土、砂粘土互層組成。地形平坦開闊,微向東南傾斜,地面殘存蛇曲狀黃河故道,地面坡降1~2‰,海拔高度990~1100m。
黃河沖洪積平原,水土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農業,但受平原交接洼地的影響,地表排水不暢,致使農田鹽漬化、沼澤化不斷擴大。
四、主要溝谷
主要溝谷走向為南北方向,流域面積大于50Km2的溝有16條?,F對五條描述如下:
1.哈拉沁溝:位于呼和浩特市東北躍8Km,溝長55.6km,流域面積708.7km2,清水流量0.2m3/s,多年平均流量2622萬m3;溝內峭壁直立,瀑布低垂,景觀別致。大青山山地的河流,多屬季節性流水,水量受季節制約,旱季水少或枯竭,雨季常常山洪爆發造成災害。
2.烏素圖溝:位于呼和浩特市北西烏素圖村,溝長約26Km,流域面積174.7km2,徑流量698.8萬m3,流水匯集于烏素圖水庫。
3.東白石頭溝:位于土默特左旗兵州亥北5.5km處,溝長13km,流域面積97.5Km2,多年平均徑流量390萬m3,流水匯集于溝口五一水庫。
4.水磨溝:位于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東北6.5km處。溝長68.2Km,流域面積138.9km2,縱坡0.9‰,清水流量0.2~0.5m3/s,多年平均徑流量4972萬m3,流水匯集于溝口紅領巾水庫。
5.萬家溝:位于察素齊鎮西8Km處。溝長67.9Km,流域面積853.4Km2,平均縱坡1.1‰,清水流量0.2~0.5m3/s,多年平均流量4700萬m3,水流出出口后經大西河注入哈素海。距溝口1.5km有萬家溝水庫。
五、主要水系
呼和浩特境內有大小河流數十條,主要發源于大青山和蠻漢山山脈,多由常年性河流和間歇性河流組成屬于黃河水系。現將主要河流分述如下:
1.小黑河:是大黑河的主要分支,小黑河發源地有兩處,一為武川縣黃花窩鋪村西南,經大豆鋪、卯獨慶進入呼和浩特的哈拉沁溝,經毫沁營、如意河、西把柵、討號板南營子,在洪津橋北匯入大黑河。全長93Km,在呼和浩特境內全長48Km;其主要支流有烏素圖溝、壩口子溝、水磨溝三條季節性河流;另一發源地是郊區西把柵鄉大廠庫倫泉水,小黑河全年平均徑流量8724萬m3,更大洪峰流量為599m3/s,年平均流量為330m3/s。由于排入了城市工業和生活污水,水質污染嚴重。
2.大黑河:是黃河水系流經河套平原更大的支流。大黑河發源于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十八臺鄉東躺子南山頂,由東向西流經旗下營折向西南,沿山麓從榆林南下至二十家子,到美岱村流入土默特平原。橫貫呼市郊區東西,經土默特左旗至托克托縣的葡萄拐匯入黃河。全長225.5Km,流域面積15911Km2。在呼和浩特境內全長114.4Km,平均坡降1/3000,多年平均徑流量9700萬m3。
3.黃河:為過境河流,由托克托縣十四份子村入境,從大石窯出境流入清水河縣,在境內全長27.5km,平均坡道1/8500,河寬300~600m,為砂質河床。多年平均徑流量315.4億m3,日平均含砂量更大可達376kg/m3,最小為0.046kg/m3。
4.哈素海(湖泊):哈素海系黃河變遷遺留的牛軛湖,呈西那東向展布,屬大黑河系的外流湖泊。哈素海位于土默特左旗的哈素鄉和其冗鄉境內,自1960年開始修筑圍堤,現已具有平原水庫的特點,更大儲水面積28.45Km2,湖面水位989m左右,平均深度1.4m左右,湖區中南部較深,可達3m左右,設計湖容量8000萬m3,現已達6000萬m3。
六、水資源
呼和浩特市主要河流有大黑河、什拉烏素河、沙河、寶貝河、銀號河大青山各山溝,均為季節性河流,黃河為過境河流。全市地表水可利用資源總量為96110萬m3,其中引黃資源量為60221萬m3。其它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5339.1萬m3。全市地表水供應量,當保證率P=50%時,為45335.1萬m3;當保證率P=75%時,為39515.1萬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