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對自然資源工作提出的主要目標下,為使測繪地理信息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推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11月19日下午,由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寧波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學會、寧波市鄞州區測繪院承辦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技沙龍在鄞州區成功舉辦。相關領導嘉賓、專業技術人員共計30余人參與此次科技沙龍。
活動由寧波市鄞州區測繪院院長朱旭紅主持,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四級調研員葉旭光到場致辭,五位專家分別作主題交流報告。
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基礎測繪中心的徐大展帶大家深入了解了激光雷達和傾斜攝影工作原理、特點及生產流程等,也展示了激光傾斜融合選型的高效高質高能,以及以上技術在各類情形下的實際應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的虞昌彬博士從二維、三維地圖可視化技術談起,深入介紹了神經 *** 、圖像處理、自然語言和語言識別的應用,同時提出結合傳統計算機輔助技術能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可能性;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基礎調查所陳小松副所長向大家展示了在進行自然資源監測工作時,于總體目標下建構的工作任務、流程、架構體系以及組織分工;寧波市鎮海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的孟方杰細致講解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原由、概念和操作 *** ,并通過九龍湖濕地公園試點項目更加直觀地展現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具體工作內容;寧波市鄞州區測繪院的侯中言以橫溪鎮為例,講解了未來小城市集成開發平臺架構、內容和功能組成,平臺通過運用實景三維技術,以強現實、多維度、高精度的顯著優勢讓城市治理更加數據化、可視化和智能化。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參會人員不時與專家進行交流問答,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行業內各方代表產生的思維碰撞給大家帶來了新的靈感和思考。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各單位共同的努力,相信本次科技沙龍的創新性概念、前瞻性理論將會被運用到大家今后的工作和實踐中,為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做好技術服務支撐,同時加快推動測繪地理信息產業“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