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地圖、音樂和繪畫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三大通用語言。我們可以通過地圖了解未知的世界。
世界這么大,我們如何把它們繪制在一張小小的地圖上?如何才能把地球表面的江河湖海、島嶼大陸“拓印”在紙上,變成一幅地圖呢?
地圖是一種符號系統,也是地理學語言。地圖上的符號、文字、顏色都表達了什么?你真的會看地圖嗎?
地圖語言
地圖通過特殊的地圖語言表示各種復雜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地圖語言是由各種符號、色彩與文字及其相互組合所構成的一種視覺語言,是人類認識空間、表達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在二維平面上
地圖可以通過圖例中
陸高海深的不同顏色
展示地勢的高低起伏
想要更加形象地表達地貌特征
就需要運用三維立體地貌形態
那么如何在二維平面上
表示三維立體的地貌形態呢?
寫景法
主要是利用透視繪畫方式
表示地勢起伏形態
多為側視圖
暈?法
以一系列不連續短線
表示地勢起伏
其中線的粗細、疏密和長短
表示地形坡度的陡緩
▲該圖于1915年編制,是中國早期采用暈?法編繪的地圖。
暈渲法
利用陰影原理
以色調的明暗、冷暖變化
表現地勢起伏
▲《非洲地圖集》中的非洲地形圖是手工繪制暈渲的代表作。
等高線法
利用地圖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鄰點
將它們所連成的曲線
在平面上的投影
表示地勢起伏
等高線法
可以正確量測各點的
海拔高度和相鄰兩點的坡度
▲該圖以等高線分層設色法表示地貌,選自1939年出版的《中國分省新圖》。
互補色法
通過兩組互為補色的顏色
按視差錯位
把一組兩幅影像套印在一起
借助紅藍眼鏡
可以直觀看出該圖中黃土峁的地勢起伏
?
遙感影像
這張從航空航天遙感平臺上
獲取的庫姆塔格沙漠遙感影像
直觀地表示了地勢的起伏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