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近3年來長江經濟帶發展情況進行準確全面的評估,反映《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落實情況,江蘇省測繪工程院近日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開展地理國情監測,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客觀反映了近3年來江蘇省域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情況,為省委省 *** 科學決策部署提供了依據。
針對江蘇省域長江經濟帶特點,該院選取長江沿岸2公里范圍內空間格局進行統計分析,并將其分成生態空間、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簡稱“三生空間”),讓地理國情數據指標與之關聯,通過數據處理和空間分析,精準定位各空間格局分布,統計各空間格局面積,直觀反映各空間格局變化。通過對2015至2017年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顯示長江江蘇段“三生空間”呈現新的特點。一是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長江沿岸各級 *** 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守生態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生態空間占比穩定在63%,基本保持平衡。二是生產空間獲得合理優化。江蘇省堅持產業轉型,工業供給逐步改善,工業結構向高端演進,為發展“增綠”,生產布局占比從2015年的23.1%下降到2017年的20.9%,累計下降2.2%,沿江地區轉型發展初見成效。三是生活空間得到有效改善。生活空間占比由2015年的13.6%上到2017年的16.1%,累計增長2.5%,人民生活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通過本次“三生空間”地理國情監測,顯示江蘇省在推動沿江兩岸現有產能改造提升,有序轉移、騰出高端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空間,大力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打造生態環境核心競爭力,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金山銀山比不上綠水青山!環境工程出身的小編對此深有體會!我們對大自然的傷害,最后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或者方式再反饋到我們身上,沒有誰是可以完全置身事外的!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