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個體工商戶企業年報可以隨便填嗎?隨便填不會被查吧?比如營業額和交稅情...
- 2、取消測繪資質備案流程
- 3、企業年報可以隨便填嗎?
- 4、測繪資質的統計年報和年度報告有什么區別
- 5、江蘇省測繪資質管理實施辦法
個體工商戶企業年報可以隨便填嗎?隨便填不會被查吧?比如營業額和交稅情...
1、個體工商戶也必須年報,不年報必被查。根據《個體工商戶條例》第14-15條規定:個體工商戶應當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記機關報送年度報告。
2、不能隨便填。網上公示系統要求真實準確,還權還責于納稅人,如果虛假填報造成的后果由企業自己承擔。
3、企業年報應及時、如實填寫并按時上報。按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要求,未在規定期限內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或是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即“黑名單”。
4、個體工商戶年報是不可以隨便填的,要如實填寫,否則會被注銷個體經營權的。根據《個體工商戶條例》第14-15條規定:個體工商戶應當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記機關報送年度報告。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5、個體戶資金數額隨便填多少都是可以的。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時是不需要任何注冊資金的,只是在填寫《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申請書》的時候回要求填寫資金數額,因為不要求出具證明文件,所以可以隨便填寫,但是沒必要寫太多。
6、大致就這些,不會像企業會計報表那么復雜的??梢跃W上填表,網上報告;也可下載后填寫,然后報告。目前具體辦法還未出臺,再等等吧,國家工商總局會出通知的,那時才能填表和報告。
取消測繪資質備案流程
1、其他單位和個人只能向測繪主管部門舉報,沒有申請撤消測繪資質的權力。
2、第十三條【資質變更】 測繪單位變更測繪資質等級或者專業類別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審批權限和程序重新申請辦理測繪資質審批。
3、法律分析: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許可行為,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促進測繪行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4、聯系該單位負責人,退出測繪系統即可,也可以聯系主管部門協調處理。
5、年7月1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國測管發〔2014〕31號印發修訂后的《測繪資質管理規定》。該《規定》分總則、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變更與延續、監督管理、罰則、附則7章37條,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6、至少需要36小時時間,如果撤回系統程序比較復雜,可能需要時間更長一些。
企業年報可以隨便填嗎?
1、企業年報應及時、如實填寫并按時上報。按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要求,未在規定期限內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或是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即“黑名單”。
2、個體工商戶也必須年報,不年報必被查。根據《個體工商戶條例》第14-15條規定:個體工商戶應當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記機關報送年度報告。
3、不可以亂填。實繳出資額是各股東按照章程規定的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實際繳納到財務的出資額,這個是不可以亂填的。如果企業年報的信息填錯了要及時修改,否則有可能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測繪資質的統計年報和年度報告有什么區別
1、年報就是一年才出版一期的報紙或刊物,同理,月刊就是每月一期的刊物,周報就是每月出版一期的報紙 而年鑒是以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述上年度事物運動、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的資料性工具書。
2、區別是概念不同。統計年報是反映國家統計數據的一本年度性重要出版物,主要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統計數據。報考指南是一份為幫助考生理解招生政策、報考條件、考試方式等提供的指南和資料。
3、一年年報公布前是報紙或雜志,換位思考,是每月出版雜志的問題,是一份月刊周報 之本年鑒是一部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述事物運動的最后一年,信息工具主要內容的發展。
江蘇省測繪資質管理實施辦法
1、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對測繪行業的管理,規范測繪市場行為,促進測繪事業發展,根據《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2、第三章 測繪資質管理第十條 承擔測繪任務的單位必須具備與所從事的測繪工作相適應的技術力量、計量檢定合格的人口設備和質量保證體系。
3、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鼓勵測繪科學技術創新和進步,加強基礎測繪和編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載地圖的管理,促進地理信息共享,維護國家 *** 、安全和利益。
4、由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實施的測繪資質許可事項,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委托設區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實施,并加強指導和監督。
5、分支機構應當在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并具有與承攬測繪項目相當的專業技術人員、測繪儀器設備條件。
6、測繪地理信息作為一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工作,在我國古代就被廣泛用于各行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