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清淤需要辦什么手續
水庫清淤需要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水行政主管部門寫清淤申請書等待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二十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 *** 應當加強對灌溉、排澇、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在容易發生鹽堿化和漬害的地區,應當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水庫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清淤前的準備工作:
1、根據施工總平面圖,進行平整場地,暢通道路,對實地進行勘查,復核標高及與周圍建筑的相互位_關系,對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電、場內臨設用房等進行統籌合理安排。
2、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員準備好安全牌、安全禁令牌以及七牌一圖、施工現場的各管理物品,及消防器材。
3、落實技術資料,在施工圖紙接到以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熟悉施工圖,在看圖時必須抓住主要施工圖環節,盡量在施工圖紙會審得到解決,減少今后有施工時出現的設計變動,以便加工訂貨和組織施工。
4、組織加工訂貨:根據本工程進度及各材料品種及時同有關專業部門提出施工部位及要求,并提出加工訂貨,派專人落實貨源和供貨日期。主材在購買前應得甲方認可后方可進貨使用。
5、開工前,施工人員準備好施工質量評定表,施工日記等有關書面資料及標準管理各種臺帳資料。
6、落實施工機械提高現代化施工水平。
擴展資料:
水庫清淤的常見 *** :
1、水力學 *** 清淤
主要是指采用水力學 *** 疏浚水庫。這種 *** 是最為常用的,而且一般是在水庫修建之初就由設計單位將其考慮在了主體工程之中。其形式有這么幾種:用異重流排沙、設沖沙孔沖沙、用泄水底孔排沙。
2、虹吸式清淤
虹吸式放水涵管工作時,先排除管內空氣,使管內形成真空,此時涵管起虹吸作用,使水庫的水沙從涵管進口上升到涵管的頂部,從而源源不斷向下游涵管出口流出。虹吸式清淤一般設計成放水涵管的形式。
3、橫向沖蝕
利用死庫所特有的高灘深槽形態,依靠強烈的重力侵蝕與水力沖刷作用對淤灘進行破離與輸移。其具體做法是在庫首河床或庫區支流溝口,設低壩(閘)擋水,截引河水到沿庫周修建的渠道或管道內,居高臨下,對淤灘進行沖蝕。
橫向沖蝕輔助工程包括三部分:
一,取水設施,主要形式有低壩(閘)或揚水機械,其作用在于抬高水位,滿足沖蝕所需要的流量。
二,輸水設施,一般形式有渠道,明槽或管道,其作用在于輸送水流至待沖庫段。
三,沖灘設施,主要包括泄水口與集流槽,其作用在于將輸水設施中水流有計劃地分配和導引至淤灘表面,以利沖灘拉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河道清淤
水庫清淤賣土需要什么手續和證件
各項相關手續。在進行水庫清淤賣土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各項相關手續,和營業執照。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彼侵冈谏綔匣蚝恿鞯莫M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
河道清淤需要什么資質?
四、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 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特級資質標準: 1、企業注冊資本金3億元以上。 2、企業凈資產3.6億元以上。 3、企業近3年年平均工程結算收入15億元以上。 4、企業其他條件達到一級資質標準。 一級資質標準: 1、企業近5年承擔過下列11項中的6項以上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1)沿海3萬噸或內河5000噸級以上碼頭; (2)5萬噸級以上船塢; (3)水深5米的防波堤600米以上; (4)沿海5萬噸或內河1000噸級以上航道工程; (5)1000噸級以上船閘或300噸級以上升船機; (6)500萬立方米以上疏浚工程; (7)400萬立方米以上吹填造地工程; (8)15萬平方米以上港區堆場工程; (9)1000米以上圍堤護岸工程; (10)3萬立方米以上水下炸礁、清礁工程; (11)單項合同額沿海1億元以上或內河5000萬元以上的港口與航道工程。 2、企業經理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具有高級職稱;總工程師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并具有本專業高級職稱;總會計師具有高級會計職稱;總經濟師具有高級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于25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150人;工程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不少于20人,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不少于50人。 企業具有的一級資質項目經理不少于15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60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更高年工程結算收入2.5億元以上。 5、企業應具有以下3項中的2項以上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 (1)架高50米以上打樁船或200噸以上起重船; (2)1500立方米/小時或8立方米斗容以上挖泥船; (3)水上定位儀(GPS)、測深儀(多波束或雙頻)或全站儀。 二級資質標準: 1、企業近5年承擔過下列11項中的6項以上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1)沿海1萬噸或內河3000噸級以上碼頭; (2)1萬噸級以上船塢; (3)水深3米的防波堤300米以上; (4)沿海2萬噸或內河300噸級以上航道工程; (5)300噸級以上船閘或50噸級以上升船機工程; (6)200萬立方米以上疏浚工程; (7)150萬立方米以上吹填造地工程; (8)10萬平方米以上港區堆場工程; (9)500米以上圍堤護岸工程; (10)1萬立方米以上水下炸礁、清礁工程; (11)單項合同額沿海4000萬元以上或內河2000萬元以上的港口與航道工程。 2、企業經理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中級以上職稱;技術負責人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并具有本專業高級職稱;財務負責人具有中級以上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人員不少于18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100人;工程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不少于10人,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不少于40人。 企業具有的二級資質以上項目經理不少于10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20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25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更高年工程結算收入1億元以上。 5、企業應具有以下3項中的2項以上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 (1)架高30米以上打樁船或80噸以上起重船; (2)500立方米/小時或4立方米斗容以上挖泥船; (3)水上定位儀(GPS)、測深儀(多波束或雙頻)或全站儀。 承包工程范圍: 特級企業:可承擔各類港口與航道工程的施工。工程內容包括碼頭、防波堤、護岸、堆場道路和陸域構筑物、筒倉、船塢、船臺、滑道、船閘、升船機、水下地基及基礎、土石方、海上燈塔、航標、棧橋、人工島及平臺、海岸與近海工程、港口裝卸設備安裝、通航建筑設備安裝、河海航道整治與渠化工程、疏浚與吹填造地、水下開挖與清障、水下炸礁等。 一級企業:可承擔單項合同額不超過企業注冊資本金5倍的各類港口與航道工程的施工。工程內容包括碼頭、防波堤、護岸、堆場道路和陸域構筑物、筒倉、船塢、船臺、滑道、船閘、升船機、水下地基及基礎、土石方、海上燈塔、航標、棧橋、人工島及平臺、海岸與近海工程、港口裝卸設備安裝、通航建筑設備安裝、河海航道整治與渠化工程、疏浚與吹填造地、水下開挖與清障、水下炸礁等。 二級企業:可承擔單項合同額不超過企業注冊資本金5倍的下列工程的施工: 沿海3萬噸級和內河5000噸級及以下碼頭、水深6米的防波堤、5萬噸級及以下船塢船臺和滑道工程、1000噸級及以下船閘和300噸級及以下升船機工程、沿海5萬噸級和內河1000噸級及以下航道工程、600萬立方米及以下疏浚工程或陸域吹填工程、16萬平方米及以下港區堆場工程、1200米及以下圍堤護岸工程、4萬立方米及以下水下炸礁、清礁工程,以及與其相對應的道路與陸域構筑物、筒倉、水下地基及基礎、土石方、航標、棧橋、海岸與近海工程、港口裝卸設備安裝、通航建筑設備安裝、水下開挖與清障等工程。 本回答由娛樂休閑分類達人 王俊推薦
石家莊市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加強測繪地理信息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地理信息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各縣(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監督管理,并接受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市、縣(市)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與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第四條 市、縣(市)人民 *** 應當將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納入本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并將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經費和測繪基礎設施維護的費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采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或者采用經依法批準的本市相對獨立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并執行國家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第六條 市、縣(市)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領導,鼓勵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測繪技術水平,對在測繪工作和測繪科學技術研究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基礎測繪和其他測繪第七條 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其內容包括:
(一)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空間定位系統的建立、更新與維護;
(二)基礎地理信息的航空攝影和航天遙感測繪資料的獲取;
(三)相應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的測制、更新以及相應深化產品的測制與更新;
(四)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建立、更新和維護;
(五)基礎測繪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基礎測繪事項。第八條 市、縣(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根據上一級人民 *** 的基礎測繪規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報本級人民 *** 批準,并報上一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組織實施。第九條 市、縣(市)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年度計劃,并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第十條 市、縣(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需要,制定相應的基礎測繪應急保障預案。第十一條 下列基礎測繪項目,由市、縣(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一)建立和更新本行政區域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
(二)測制本行政區域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
(三)建立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四)建立與維護地理信息公共平臺;
(五)獲取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
(六)本級人民 *** 規定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第十二條 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定期更新。
本行政區域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的更新復測周期為5年;本行政區域內1∶500、1∶1000比例尺地形圖更新改造周期不超過2年;1∶2000比例尺地形圖更新改造周期不超過3年。
市、縣(市)建成區內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圖,應當每年進行修補測。第十三條 市、縣(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并定期組織開展基礎地理信息變化監測和綜合分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決策提供地理國情數據。第十四條 市、縣(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建設,積極協助其他有關部門利用地理信息公共平臺開發建設專題應用系統,推廣應用數字城市建設成果。第十五條 市、縣(市)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在測繪地理信息形成之日起30日內,向本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用于基礎測繪成果更新的地名、界線、交通、電力、水系等信息,用于及時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第十六條 市 *** 有關部門會同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按職能分工編制地籍測繪、房產測繪、地下空間測繪、地下管線測繪等專業測繪規劃,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組織實施。
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