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嶺隧道介紹?
米花嶺隧道位于南昆鐵路經過的廣西田林縣板桃鄉境內,全長9392米,是中國已通車的最長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每到嚴冬季節,滿山遍野米花怒放,潔白芬芳,米花嶺因而得名。
簡介
米花嶺隧道是中國已通車的最長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位于南昆鐵路經過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板桃鄉境內,設計全長9392米,建成全長9498米。隧道穿越右江與南盤江兩水系的分水嶺——九巍峨山脈,區域內山脈綿延,峰巒起伏,山坡陡峻,溝谷深切。本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山中樹木四季常青,花果長年不斷。每到嚴冬季節,滿山遍野米花怒放,潔白芬芳,米花嶺因而得名。
建設難度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隧道穿過的山體地質復雜。對隧道威脅大的主干斷層有3條,有一定影響的小斷層16條,并有6個褶曲,10個蓄水帶,其中有4個富水帶可能突水突泥。全隧坑道每晝夜的涌水量為17000立方米。隧道線路平面為S型,進、出口各設一段曲線,進口曲線進洞長度258米,曲線半徑為1000米,曲線長度約占全隧道的6%。兩口部設曲線主要是隧道兩端設站及地形條件所限,隧道進洞前為板桃車站,出洞后為根龍車站。
技術攻關
隧道支護結構按新奧法原理設計,采用曲墻復合式襯砌斷面,Ⅱ、Ⅲ類圍巖地段為曲墻仰拱全封閉型襯砌,Ⅳ類圍巖地段不設仰拱,底部用鋼筋混凝土底板,加強隧道底部改善支護結構受力狀態,防止泥巖在列車反復作用力下軟化,避免隧道底部出現病害。本隧道涌水量較大,設計中以排為主,堵排結合的治水原則,對有可能突水突泥的Ⅱ類圍巖地段,用長導管全斷面注漿堵水后再行開挖。隧道支護結構用上堵下排治水方式,即拱部于二次支護間設無紡布加聚乙烯防水板,墻部間隔設置排水盲溝,隧道縱向設置雙側排水溝,使水流暢通,避免積水危害隧底造成病害。本隧道的關鍵工程是隧道中部偏出口段的3個主干斷層,其斷層破碎帶及影響帶總長度為575米,相當于一座小隧道。一座近600米的“爛洞子”也要用一到二年的施工工期,而且這600米“爛洞子”嵌入隧道深部,其施工難度可想而知。立足于處理三條主干斷層,并吸取以往幾座長隧道的教訓,因此,采用“二斜一平”的施工輔助坑道方案。隧道采用軌行門架式四臂鑿巖臺車,立爪裝碴機,配合14方立米梭式礦車運輸,模板臺車配合混凝土輸送泵襯砌等先進施工設備,為隧道快速施工創造了條件。根據地質情況,開挖 *** 選用正斷面開挖為主,軟弱圍巖地段用短臺階法。隧道于1992年11月1日開工,1996年9月6日竣工。
建設單位
中鐵隧道集團(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縮寫 CTG )是國內隧道和地下工程領域更大的企業集團。 1978 年 5 月,為修建黃河水下隧道,經鐵道部報請國務院批準,在河南洛陽成立鐵道部 4501 工程指揮部,同年 10 月,國務院批準將 4501 工程指揮部改組為鐵道部隧道工程局, 1999 年 9 月,隧道工程局與鐵道部脫鉤,更名為“中鐵隧道工程局”。 2001 年 5 月,隧道工程局實行公司制改造,組建了以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集勘測設計、建筑施工、科研開發、機械修造四大功能為一體的中鐵隧道集團,隸屬于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現有 10 個施工子(分)公司, 1 個勘測設計院, 1 個科研所, 1 個制造公司,以及北京、南京、廣州、西安、成都、武漢等 6 個片區指揮部,現有在建工程項目 300 個,施工隊伍遍布全國各地。 集團主要經營范圍和資質(施工類資質僅含一級以上級別資質)包括: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隧道工程、橋梁工程、水工隧洞工程、公路路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不分級);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綜合乙級;市政行業(橋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專業甲級、公路行業(特長隧道)專業甲級、公路行業(公路)專業乙級、鐵道行業(隧道)專業甲級設計;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測繪資質甲級;工程咨詢甲級(鐵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公用工程(橋梁、隧道)、巖土工程、工程測量、水文地質);工程咨詢乙級(建筑、市政公用工程);科研、設計及技術服務等。集團公司及主業子公司先后通過了 GB/T19001 標準質量管理體系、 GB/T24001 環境管理體系和 GB/T2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全集團現有員工 15116 人,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7437 人(高級職稱 501 人、中級職稱 1381 人),各類技術工人 7000 余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各 1 人,享受國務院 *** 特殊津貼 12 人,有資質項目經理(建造師) 596 名。集團公司注冊資本 11.1 億元,集團資產總額 123 億元,固定資產 24 億元,所有者權益 19.3 億元。 集團保有機械設備 4856 臺,原值 24.2 億元,凈值 13.1 億元,總功率 49.1 萬 KW 。 TBM 、盾構保有量 46 臺。 技術裝備率 12.65 萬元 / 人,動力裝備率 54.18KW/ 人,現有 TBM 、盾構 46 臺,是國內擁有盾構、 TBM 門類最齊全、數量最多的施工企業,年隧道施工能力在 500 公里以上。
近 30 年來,企業經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由鐵路內向鐵路外、由境內向境外不斷拓展。完成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任務。鐵路工程先后參加了東隴海、衡廣、大秦、侯月、寶成、京九、南昆、朔黃、西康、內昆、株六、梅坎、神延、西安南京、渝懷、贛龍、青藏、蘭武、宜萬、大麗、洛湛、石太、武廣、合武、武康、襄渝、溫福、甬臺溫、太中銀、青藏二線、南疆吐庫二線、廣深港、北京地下直徑線、龍廈、廈深、沾六、京石、渝利、貴廣、西平、南廣、蘭渝、玉蒙、庫俄支線、沈陽樞紐東北環線、東北東部通灌等鐵路干復線建設,建成或參與建成的著名長大隧道有:國內最長的鐵路雙線隧道衡廣復線大瑤山隧道( 14.3 公里)、國內最長的鐵路單線隧道蘭武二線烏鞘嶺隧道( 20.5 公里)、國內首次采用 TBM 掘進機修建的西安安康秦嶺特長隧道 (18.5 公里 ) 、國內最長的巖溶隧道渝懷鐵路之一長隧圓梁山隧道( 11.1 公里)、國內最長的瓦斯隧道侯月鐵路之一長隧云臺山隧道( 8.2 公里)。公路工程已建成或參與建成的著名長大隧道有:國內海拔更高的國道 317 線鷓鴣山隧道( 4.4 公里、海拔 4000 米)、川藏公路最長的二郎山隧道 (4.2 公里 ) 、廣渝高速公路最長的華鎣山隧道 (4.7 公里 ) 、重慶忠石高速公路最長的方斗山隧道 (7.6 公里 ) 、武漢長江公路隧道 (3.63 公里 ) 等。城市地鐵先后建成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深圳、沈陽、西安、杭州、無錫、重慶、成都、武漢地鐵等大量的車站和區間。
自 2001 年 5 月改制以來,中鐵隧道集團瞄準“國內領先,世界著名”的總體發展目標,弘揚“大產業,大學校,大家庭,大舞臺”的企業理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迎難而上,搶抓機遇,提升能力,以改革為動力 , 以管理為基礎,以科技為先導 , 以文化為靈魂,不斷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推進管理科學化、現代化,構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適應市場競爭需要、有利于企業競爭能力提高的新型企業管理體系,經營生產年年上新臺階,企業競爭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實現了中鐵隧道集團在優勝劣汰、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得以持續快速發展。
集團牢牢堅持技術研發戰略,致力于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與運用,率先在國內引進、吸收并全面掌握了新奧法施工技術,尤其是在斷層破碎帶、軟弱圍巖、膨脹性圍巖、高地應力、含煤瓦斯地層、涌水、巖溶、巖堆、流砂、黃土等復雜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方面,有其精湛的工藝和獨到的技術。近幾年在運用大型先進設備施工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已施工的盾構工程 51 項 195 公里;已施工的 TBM 工程 8 項 140 公里。迄今,共有 351 項科研成果通過企業或省部級等科技主管部門評審、鑒定和驗收,其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2 項,國際先進水平 32 項,國內領先水平 63 項,國內先進水平 51 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9 項(含特等獎 1 項)、獲“中聯重科杯”華廈建設科學技術獎 2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70 項。已獲得專利 26 項,其中發明專利 6 項,實用新型專利 20 項。創國家級工法17項、部級工法43項、企業級工法111項。集團奉行“至精、至誠,更優、更新”的企業精神,精心鍛造精品工程,先后榮獲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 12 項,國家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12 項,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3 項、銀獎 11 項,國家設計金獎 3 項、銀獎 2 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 68 項。國家科技部將 “ 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設在我集團公司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將隧道與地下工程分會設在我集團 , 河南省科技廳認定我集團公司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集團公司先后獲得“中鐵工程總公司優秀企業”、“河南省優秀施工企業”、“河南省優秀思想政治工作企業”、“全國優秀施工企業”、 “ 全國首批建筑業 AAA 級信用企業 ” 、“中國優秀企業”、“中國誠信單位”、“全國用戶滿意施工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更多關于建筑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筑網微信號。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 *** 免費咨詢。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制定了相關規定,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于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資質管理,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凡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必須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第三條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其中,甲級測繪資質包括甲***特***級和甲級。
各等級測繪資質的具體條件和作業限額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見附件***。
第四條 測繪資質審查實行分級管理。
國家測繪局為甲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甲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為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委托市***地***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的受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和管理。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審查。
第五條 測繪業務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資訊系統工程、地圖編制、海洋測繪***含港口和內陸水域測量***。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的相應的儀器裝置和設施;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四***獨立的法人單位,并有固定的住所。
第七條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國家測繪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國家測繪局。
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市***地***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
第八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原件或影印件***:
***一***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三***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檔案;
***四***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檔案、合同、畢業證書、身份證;
***五***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六***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裝置的證明材料;
***七***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檔案;
***八***單位住所證明;
***九***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十***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九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并對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條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受理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形式的,或者申請單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其申請。否則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一條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對申請單位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或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第十二條 對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查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并于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應當向申請單位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其式樣由國家測繪局統一規定,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測繪資質證書》編號形式為:等級+測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順序號。
第十四條 《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滿30日前,測繪單位應當向原發證機關提出延期申請,依照本規定辦理測繪資質延期手續。
第十五條 測繪單位自取得《測繪資質證書》之日起,一般2年后方可申請升級。新成立測繪單位初次申請測繪資質,一般不能申請甲級測繪資質。
第十六條 測繪單位申請升級或變更業務范圍的,依照本規定重新辦理資質審查手續。
申請升級的測繪單位在申請之日前2年內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不予批準升級和增加測繪業務范圍:
***一***采用不正當手段承接測繪專案的;
***二***將承接的測繪專案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的;
***三***測繪成果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失且情節嚴重的;
***四***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
第十七條 測繪單位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應當在變更后的30日內,向發證機關申請更換《測繪資質證書》,并提交有關的變更檔案,由發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測繪單位在領取新的《測繪資質證書》的同時,須將原《測繪資質證書》交回發證機關。
第十八條 申請單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測繪資質的,應當予以撤銷,并依法給予處罰,并在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測繪資質。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測繪資質發證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測繪資質審查決定:
***一*** 測繪資質發證機關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測繪資質審查決定的;
***二*** 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測繪資質審查決定的;
***三*** 違反測繪資質審查程式作出審查決定的;
***四*** 依法可以撤銷測繪資質審查決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發證機關應當登出《測繪資質證書》:
***一***《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
***二*** 測繪單位依法終止的;
***三*** 測繪資質審查決定依法被撤銷、撤回的;
***四***《測繪資質證書》依法被吊銷的;
***五*** 測繪單位在2年內未承擔測繪專案的;
***六*** 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登出《測繪資質證書》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條 任何部門、任何地方不得對已經取得《測繪資質證書》的單位重復進行測繪資質審查發證。
已經取得《測繪資質證書》的單位不得在當地或者異地重復申請《測繪資質證書》。
第二十二條 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測繪資質監督制度,履行監督責任。上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測繪資質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三條 測繪單位遺失《測繪資質證書》,應當及時向發證機關報告并在公眾媒體上宣告作廢。
第二十四條 測繪單位從事測繪活動違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五條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由國家測繪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自二OO四年六月一日起施行。國家測繪局二OOO年八月八日釋出的《測繪資格審查認證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測繪資格審查認證管理規定
***2000年8月8日國家測繪局第8號令釋出,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之一章 總 則?
之一條 為加強測繪管理,做好測繪資格審查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經測繪資格審查,取得《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方可進入測繪市場承攬測繪任務。
第三條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全國的測繪資格審查認證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測繪資格審查認證工作。
第四條《測繪資格證書》分為甲、乙、丙、丁四級。甲級《測繪資格證書》包含甲***特***級和甲級。
第五條《測繪資格證書》分級標準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六條《測繪資格證書》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制。
第二章 測繪資格審查認證
第七條 申請《測繪資格證書》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獨立的法人單位;
2、有相應的儀器裝置和設施;
3、有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4、有固定的住所;
5、有健全的技術、質量與資料管理制度。
第八條 測繪業務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編制、地圖印刷、地理資訊系統工程、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海洋測繪等。
第九條 測繪資格審查認證實行分級管理。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甲級《測繪資格證書》的審批和發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負責甲級《測繪資格證書》的初審和乙、丙、丁級《測繪資格證書》的審批發證。
第十條 測繪資格審查認證程式
***一***申請:
申請《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應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以下檔案:
1、《測繪資格審查申請表》一式三份;
2、法人證明資料;
3、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術負責人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檔案;主要技術骨干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任檔案***影印件***;
4、主要儀器裝置及應用軟體的檢定證書或其它證明資料;
5、當年在職人員統計表;
6、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和測繪業績的資料;
7、單位住所證明;
8、應當提供的其它資料。
***二***受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在接到書面申請之日起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其申請。
對不具備申請基本條件的,予以退回申請。
對資料不完整的,應當通知申請單位限期一次性補正。
對決定受理其申請的單位應及時進行測繪資格審查認證。
***三***審查和發證:
1、對申請甲級《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組織初審,從決定受理之日起30日內完成初審。初審合格后20日內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對初審不合格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處理。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在接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報來的申請甲級《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初審資料后,組織進行資格審查,從收到初審資料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
對審查合格的,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簽署審批意見并于 30日內頒發《測繪資格證書》。對甲級《測繪資格證書》蓋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印章。
對審查不合格的,在審查后30日內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審查意見,并將初審資料退回申請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處理。
2、對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組織進行測繪資格審查。從決定受理之日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
對審查合格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簽署審批意見并于30日內頒發《測繪資格證書》。對乙、丙、丁級《測繪資格證書》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的印章。
對審查不合格的,在審查后30日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提出審查意見,并將申請資料退回申請單位。
第十一條《測繪資格證書》頒發后,由發證機關向社會進行公告。
第十二條 領取《測繪資格證書》按規定交納審查費和公告費。
第十三條《測繪資格證書》有效期為五年,期滿三個月前,由持證單位提請復審,發證機關負責審查和換證。
在《測繪資格證書》有效期內,由發證機關負責進行年度檢驗。
在《測繪資格證書》有效期內申請《測繪資格證書》升級或變更業務范圍的,依照本規定第十條的規定重新辦理資格審查認證手續。
第十四條 新成立測繪單位初次申請《測繪資格證書》的,一般不能申請甲級《測繪資格證書》。
第十五條《測繪資格證書》編號形式為:
等級十測資率十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列順序號。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十六條 申請《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的申請資料應當真實、清楚、整齊,不得弄虛作假,不得采取欺騙、虛報的手段騙取《測繪資格證書》。
第十七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在執行測繪任務時,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執行國家規定的測繪技術標準,保證測繪成果質量,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八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必須按照《測繪資格證書》規定的業務范圍、作業限額等承擔測繪任務。持有丙、丁級《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的作業區域不超過所在市***地***級行政區域。
各等級《測繪資格證書》的作業限額規定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測繪資格證書》不得 *** 、轉借、出租或者擅自涂改其所載內容。
第十九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 在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經營性測繪活動時,應當按照規定到作業區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進行任務登記,并遵守當地測繪管理的法規和規章。
第二十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在二年內未承擔測繪任務,發證機關應當收回《測繪資格證書》
第二十一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單位地址等內容變更,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申請更換《測繪資格證書》
第二十二條 測繪主管部門負責測繪資格審查認證的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得以權謀私。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未取得《測繪資格證書》而違法經營測繪業務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責令其停止測繪業務,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百的***。
第二十四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測繪單位,承擔測繪任務超出《測繪資格證書》規定的業務范圍、作業限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責令其停止超出規定的測繪業務;拒不停止測繪業務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百的***。
第二十五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擅自涂改《測繪資格證書》或者轉借、 *** 、出租《測繪資格證書》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可由發證機關收回其《測繪資格證書》。
第二十六條 采取弄虛作假、欺騙、虛報等手段申請辦理《測繪資格證書》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暫緩一年至二年受理其測繪資格審查。
第二十七條 持有《測繪資格證書》的單位,所完成的測繪成果質量低劣,給使用者造成損失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賠償受害者經濟損失外,對情節嚴重者,由發證機關處以降低其《測繪資格證書》等級或吊銷其《測繪資格證書》。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向人 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九條 測繪主管部門負責承辦的測繪資格審查認證工作的工作人員以權謀私的,由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規定由有關部門處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可以依照本規定,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規定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自二000年九月一日起施行,國家測繪局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釋出的《測繪資格審查認證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辦法
之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測繪工作。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鼓勵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測繪技術水平,對在測繪工作和測繪科學技術研究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將基礎測繪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并將基礎測繪和測繪基礎設施維護的費用納入財政預算。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國家和上一級人民 *** 的基礎測繪規劃和本行政區域內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報本級人民 *** 批準,并報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時對基礎測繪規劃進行局部調整,報本級人民 *** 批準,并報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 *** 發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和有關部門基礎測繪項目需求編制基礎測繪年度計劃,并分別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第八條 下列基礎測繪項目由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一)全省統一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的建立及復測;
(二)屬于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分管的一比五千、一比一萬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測制和相應尺度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
(三)全省性的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
(四)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航空攝影和遙感測繪;
(五)全省性地圖的基礎地理底圖的編制;
(六)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人民 *** 規定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第九條 下列基礎測繪項目由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一)本行政區域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的建立及復測;
(二)屬于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分管的一比五百、一比一千、一比二千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測制和相應尺度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
(三)本行政區域的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
(四)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本級人民 *** 規定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第十條 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定期更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及時更新。
屬于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分管范圍的山區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更新周期不超過十年,平原地區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更新周期不超過五年;屬于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分管范圍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更新周期不超過五年。第十一條 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鄉、鎮行政區域界線的標準畫法圖,由省人民 *** 民政部門和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省人民 *** 批準后公布。第十二條 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人民 ***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全省地籍測繪規劃。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全省地籍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地籍測繪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地籍測繪規劃,組織管理地籍測繪。第十三條 城市建設領域的工程測量活動,與房屋產權、產籍相關的房屋面積的測量,應當執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的測量技術規范。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資源開發和其他領域的工程測量活動,應當按照國家有關的工程測量技術規范進行。第十四條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必須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第十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
甲級測繪資質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審查批準;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由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審查批準。
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設區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的受理工作。
對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單位,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需要哪些條件
測繪資質辦理相對于其他的資質辦理要容易一些,當然想要辦理測繪資質,對該資質的整體脈絡需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本次就分享辦理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基本條件
合法合規的公司主體,對于公司名稱原則上無特殊限制,對于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業等。對申報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的出資形式有明確界定,目前只能是內資公司。
對于申報主體辦公場所面積的要求:甲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60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50平米;乙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1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20平米;丙級資質不少于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10平米;丁級資質不少于20平米。
要求檔案室必須具備三鐵一器及六防也就是防強光、防火、防潮、防有害氣體、防蟲、防盜,且檔案室中不能連接外網,對于存儲信息數據的電腦應該做物理隔離;另外就是要將測繪成果管理制度進行上墻且做好后期成果調閱登記處理。
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注冊測繪師,高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以上人員的證件都需通過正規的評審部門頒發方可有效。
并且所有技術人員需需要滿足:畢業證可以網查且學歷真實有效;初級職稱需大專畢業2或3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年以上;中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7年以上,本科畢業滿5年以上;高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滿15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0年以上。
二、辦理流程到底
流程大概是:單位申請-市經辦人初審-市級局長轉報-經辦人待受理-經辦人受理-省經辦人審查-省級處長審核-省經辦人發證。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省份的資質審核周期不盡相同,整體來說一般是3個月左右能夠下證。
甲級資質需要經過三個不同級別的自然資源部門進行審批,最終要到自然資源部;
乙級資質一般是由市自然資源局和省自然資源廳來審批;
丙丁級資質一般是直接由市自然資源局審核,然后轉報至省自然資源廳進行簽批發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