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辦測繪丙級資質還可以嗎?
可以的,現在的政策還是按照舊標準來審核,可以申辦丙級。
申報單位需要準備的材料清單如下:
1.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3.法定代表人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4.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學歷證書、身份證;
5.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6.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7.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8.單位住所證明;
9.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10.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
在湖北省把測繪公司申成丙級資質需要那些材料
測繪資質的辦理是由丁-丙-乙-甲逐漸升級的。必須先有丁級資質,然后才能報丙級資質。
辦理時要找地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測繪管理辦公室。
準備的材料有:
1、申報測繪丙級資質申請書;2、質量檢驗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情況;3、測繪成果質量管理制度目錄;4、有關質量管理情況的說明(測繪作業過程中質量控制、檢察、驗收情況)。
具體資料是:
(一)符合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二)獨立的法人單位材料:
1.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轉制的企業還需提供上級主管部門關于批準轉制的文件;
2.法定代表人和技術負責人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3.企業法人需提供驗資報告。
(三)測繪技術人員材料:
1.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包括姓名、職稱、任職時間、專業、工作簡歷)名冊;
2.任職資格證書、專業技術職務聘書和中等專業以上院校畢業證書。在省外取得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應當經省相應人事行政部門確認,換發省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3.由具有人事檔案管理權的主管部門或當地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出具的人事檔案管理證明材料。聘用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實行全員合同制的事業單位技術人員需提供聘用期為2年以上的勞動合同以及社會保險證明材料;
4.身份證;
5.非當地戶籍的技術人員居住當地的居住證明;
6.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測繪工作年限的證明文件及工作簡歷。
(四)儀器設備及測繪軟件材料:
1.測繪儀器設備清單(包括內業、外業儀器設備和測繪軟件的品種、規格、價格、購置時間等);
2.購置測繪儀器設備的票據;由外單位 *** 、調撥的,還應提供相關的 *** 協議、調撥單等材料;
3.經法定測繪儀器檢定機構出具的《計量檢定證書》;
4.審查機關要求提供載有儀器設備狀況的固定資產評估報告時,申請單位應當按照要求提供。
(五)辦公用房材料:
1.單位自有的辦公用房應提供房屋產權證書或有效證明材料;
2.租用的辦公用房應提供辦公用房的租賃合同。
(六)質量管理體系材料:
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提交認證證書。未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乙級測繪單位及測繪質量檢驗機構提交通過省測繪管理部門質量管理體系考核的證明文件;丙級測繪單位提交通過市測繪管理部門質量管理體系考核的證明文件。
(七)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和保密管理材料:
乙級測繪單位及測繪質量檢驗機構提交通過省測繪管理部門考核的證明文件;丙級測繪單位提交通過市測繪管理部門考核的證明文件。
(八)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業績及獲獎證明材料。新成立的單位可不提供。
(九)乙級以上測繪單位及測繪質量檢驗機構和非單獨從事測繪活動的綜合性單位應提供內設機構設置文件。
(十)其他應當提供的材料。
以上材料中,除《測繪資質申請表》和經辦人授權委托書外的其它資料,登錄《省測繪資質網上受理辦公系統》填寫并上傳相關材料的原件彩色掃描件或數碼照片。申請人應當提供上傳材料的原件,受理測繪資質申請的測繪與地理信息管理部門對上傳的材料與原件當場校核,并在上傳材料上加蓋校核印章后返還原件。
新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因未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而暫時不能簽訂聘用人員勞動合同和辦理社會保險等相關手續,但其它材料符合測繪資質申請條件的,經審核后由市級測繪與地理信息管理部門出具《企業測繪資質預先核準通知書》。申請單位憑《企業測繪資質預先核準通知書》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后補辦有關手續。
辦事流程:市測繪管理辦公室查驗 *** 申報→行政審批處受理→市測繪管理辦公室審查→告知申請人
武漢市測繪管理條例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城鄉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湖北省測繪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測繪活動及其管理。第三條 市、區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將測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基礎測繪、應急測繪等公益性測繪,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四條 市測繪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區測繪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測繪管理工作。第五條 城鄉建設、住房保障和房管、水務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并接受測繪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發展改革、交通運輸、財政、工商行政管理、物價、公安、國家安全、新聞出版、質監、城管、農業、林業、民防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測繪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六條 鼓勵測繪科技創新,鼓勵使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測繪技術水平。對在測繪科技進步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省、市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第七條 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安全。第八條 境外組織或者個人在本市從事測繪活動,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測繪主管部門應當進行監督檢查。第二章 測繪標準規范第九條 在本市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采用國家統一的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執行國家和本省的測繪技術標準和規范以及本市補充的測繪技術規范。
因建設、城市規劃和科學研究確需建立的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與國家統一的坐標系統相聯系,并依法報省測繪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測繪主管部門批準。
市測繪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測繪事業發展的需要,依法補充制定地方測繪技術規范。第十條 測制本市基本地形圖,應當執行本市基本地形圖比例尺系列和分幅標準。第十一條 市測繪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建立本市統一的基礎地理空間框架,管理本行政區域的地理信息數據,制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標準,負責組織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處理、發布和提供,健全交換機制,促進地理信息資源共享。第十二條 *** 部門或者財政投資建立的涉及地理信息的相關專業信息系統應當以本市基礎地理空間框架為基礎平臺。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或者建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其他信息系統,應當采用本市統一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第十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實體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數據,應當經法定審批機關批準或者授權發布,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發布。第三章 測繪活動管理第十四條 本市基礎測繪包括:
(一)本市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的建立;
(二)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更新和維護;
(三)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的測制和更新;
(四)本市行政區域內基礎航空攝影和基礎遙感資料的獲取;
(五)地下管線的普查、整測;
(六)國務院測繪主管部門、省測繪主管部門和市人民 *** 確定的其他基礎測繪事項。第十五條 市測繪主管部門會同市人民 *** 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市基礎測繪規劃和年度計劃,報市人民 *** 批準和省測繪主管部門備案后組織實施。
蔡甸、江夏、東西湖、漢南、黃陂、新洲區測繪主管部門會同區人民 *** 有關部門根據市基礎測繪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編制本區基礎測繪規劃和年度計劃,報區人民 *** 批準和市測繪主管部門備案后組織實施。第十六條 市人民 *** 有關部門會同市測繪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編制專業測繪規劃,并與基礎測繪規劃相銜接。第十七條 本市實行基礎測繪成果定期更新制度。基礎測繪成果更新周期應當根據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測繪科學技術水平和測繪生產能力、基礎地理信息變化情況等因素,由市測繪主管部門提出,報市人民 *** 批準后實施。
全市統一布設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按照規定復測改造。
1∶500比例尺地形圖三年內至少全面更新一次;1∶2000比例尺地形圖五年內至少全面更新一次;對其他比例尺地形圖,根據需要適時補充現勢資料,確定合理更新周期。
基礎地理信息系統以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及重大工程急需的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及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