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測繪管理條例(2004修訂)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使用測繪成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各級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
縣級以上人民 *** 及有關部門對在測繪工作、測繪科學技術進步和測量標志保護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第四條 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市、州、縣(區)人民 *** 依法設立或者確定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 *** 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第五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執行國家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第六條 單位和個人應當為測繪工作提供便利,不得妨礙和阻撓測繪人員按照規定進行測繪活動。第七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第二章 基礎測繪、界線測繪和其他測繪第八條 全省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與成果定期更新制度。
省級基礎測繪根據不同地區發展需要,按照20%—10%的年更新率確定更新周期。市、州、縣(區)基礎測繪成果按照30%—15%的年更新率確定更新周期。重點或者發達地區基礎測繪成果應當根據需要及時更新。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根據上級人民 *** 的基礎測繪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報本級人民 *** 批準和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組織實施,并接受上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第十條 縣級以上發展計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年度計劃并分別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一條 基礎測繪由縣級以上人民 *** 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及財政預算。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地籍測繪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管理規劃的實施。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房產測繪及成果應用的監督管理。房產測繪人員依法取得資格后方可從事房產測繪工作。第十四條 建立全省或者區域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必須納入全省統一規劃管理;建立與地理信息有關的其他系統需采用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應當經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第三章 測繪資質資格和測繪項目第十五條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測繪資質認證和技術標準。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必須依法取得測繪資質,由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向社會進行公告,并依照國家規定進行年度檢驗。
從事測繪活動的企業單位,除需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外,還須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后,方可從事測繪活動。
從事測繪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依法取得測繪執業資格。測繪人員進行測繪活動時,應當持有測繪作業證件。第十六條 測繪單位承擔測繪項目,不得超出測繪資質證書核準的業務范圍。業務范圍、單位名稱等需要變更的,應當及時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測繪資質證書變更手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涂改、轉借或者 *** 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單位兩年內未承擔測繪項目的,由發證機關收回測繪資質證書。第十七條 凡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施測前應當按照省人民 *** 的有關規定,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登記。省外測繪單位進入本省承擔測繪項目的,應當向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八條 測繪項目符合招標、投標條件的,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實行招標、投標,并實行測繪項目監理。項目所在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區域內的測繪項目的招標、投標活動,由其共同的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監督。
武漢測繪資質乙級公司有哪些
武漢測繪資質乙級公司有11個。武漢中德天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武漢譽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武漢隕石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之一工程有限公司、武漢楚輝土地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湖北三眾環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辰象勘察測繪有限公司、武漢普瑞賽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億佳源房地產資產評估測繪有限公司、黃岡隆達測繪有限公司。
武漢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樣?
簡介:武漢地大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地學等專業的教授和專家發起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簡介武漢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地大信息”)注冊地為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資金1010萬元,是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股票代碼430347。地大信息是以中國地質大學為依托,集空間與地學信息技術研究、軟件開發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立足信息技術與3S技術,以地學業務為核心,面向 *** 、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企業,提供最專業的地學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榮獲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湖北省優秀測繪工程獎一等獎,國土資源部全國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推廣技術支撐單位,入選武漢東湖高新區“3551光谷人才計劃”。擁有雙軟認證,通過了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擁有10多項地質災害類軟件著作權。
法定代表人:馬維峰
成立時間:2010-03-30
注冊資本:2587.9421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00000186465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軟件園東路1號軟件產業4.1期B1棟15樓
武漢市測繪研究院屬于什么單位
武漢市測繪研究院(原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為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下屬事業單位,成立于1950年,主要從事城市勘測生產、科研、開發、應用等基礎工作,擔負著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社會各界提供基礎地理信息和勘測技術服務的職能。
一、武漢市測繪研究院事務保障部主要職責:
1.申請相關企業資質;
2.申請相關 *** 資助、獎勵;
3.申報某些 *** 項目;
4.擴大企業在 *** 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5.協助 *** 制定所屬行業的政策法規。
二、科研隊伍,各類專業工程技術人員236人
1.正高職高級工程師12人
2.高級工程師49人
3.博士、碩士等高級人才46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七十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
第七十一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并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時候,一切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有義務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第七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分別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湖北省測繪項目登記管理辦法
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項目登記管理,規范測繪市場秩序,避免重復測繪,充分利用測繪成果,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湖北省測繪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的測繪項目登記工作。
市、縣兩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測繪項目登記管理工作。第四條 省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下列測繪項目的登記:
(一)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外國的組織或個人從事的測繪項目;
(二)省外測繪單位在本省從事的測繪項目;
(三)各等級的衛星定位、三角、天文、重力和水準測量等大地測量項目;
(四)各種比例尺的測繪航空攝影和遙感項目;
(五)測區跨市(州)行政區域的測繪項目;
(六)市(州)以上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項目;
(七)范圍涵蓋整個市(州)行政區域以上的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項目;
(八)全國、省及涉及兩個以上市級行政區域的地圖編制項目;
(九)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項目;
(十)國家和省重大建設工程的測繪項目。第五條 市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以下測繪項目登記:
(一)本市(州)城區內的基礎測繪項目;
(二)除第四條第(十)項規定的測繪項目外,本市(州)城區內的工程、地籍和房產測繪項目;
(三)測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測繪項目;
(四)縣級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項目;
(五)本市(州)城區內的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項目;
(六)本市(州)城區的地圖編制項目。第六條 縣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以下測繪項目登記:
(一)本縣(自治縣、市、區)行政區域內的基礎測繪項目;
(二)除第四條第(十)項規定的測繪項目外,本縣(自治縣、市、區)行政區域內的工程、地籍和房產測繪項目;
(三)本縣(自治縣、市、區)行政區域內的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項目;
(四)本縣(自治縣、市、區)行政區域的地圖編制項目。第七條 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施測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登記,并對登記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第八條 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不得將同一測繪項目分解為若干項目后分別申請登記,不得將多個測繪項目合并為一個測繪項目申請登記。第九條 對關系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的緊急測繪項目,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不能在施測前申請測繪項目登記的,可以在施測過程中申請登記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但應當在施測前通知有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第十條 辦理測繪項目登記,應當提供以下材料:
(一)湖北省測繪項目登記申請表(一式二份);
(二)測繪資質證書、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
(三)測繪項目合同書、技術設計書(復印件)或者項目說明書;
(四)測繪項目參與人員名冊和測繪作業證(復印件);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年度內再次申請測繪項目登記的,應當提供前款第(一)、(三)、(四)、(五)項規定的材料。第十一條 測繪項目登記屬于本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職權范圍的,對提交登記材料齊全的應當予以受理。
對符合登記條件的測繪項目,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能夠當場登記的應當當場登記。不能夠當場登記的,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對符合登記條件的測繪項目予以登記。5個工作日內不能登記的,經本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個工作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逾期未予登記的,視為同意登記。第十二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測繪項目,已有適宜測繪成果的,不予登記,并由財政部門核減相應預算經費。第十三條 測繪項目登記后,測繪項目發生變更或者施測時間超過登記期限的,應當重新登記。第十四條 所有測繪項目完成后,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或測繪項目出資人應當依法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項目成果副本或目錄。屬于基礎測繪項目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屬于非基礎測繪項目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目錄。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推進公眾版測繪成果的編制工作,鼓勵公眾版測繪成果的開發使用,促進測繪成果的社會化應用。
1 武漢重工業基礎(船舶、石化、建筑設計、航天、測繪)
武船
武船,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型現代化造船企業和核心軍工企業,始建于1934年6月6日,原名武昌機廠;“一五”期間,被列入國家156個重點建設項目,更名為武昌造船廠,代號438廠;2009年完成公司制改革;?2011?年和2013年,武船產業主體分兩期注入“中國重工”上市,分別成立“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武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同屬一家治理結構,統稱“武船”。2020年,因城市建設和自身發展需要,武船從武昌整體搬遷到新洲,扎根雙柳新家園奮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晚清時期,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漢陽開辦了冶鐵、兵工兩廠,在武昌開設了布紗絲麻四局,但沒有發展船舶制造業。1934年4月20日,經當時的湖北省建設廳提案,利用張之洞早年開辦紡紗局舊址設立武昌機廠,發展長江中游新式造船廠。武昌機廠于1934年6月6日正式開工,開啟了武船的持續發展歷程。從武昌機廠、湖北省航業局修船廠到宜沙航務處修船廠,武船經歷多次機構改組。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原臨時 *** 考慮到修造船舶行業的統一管理和發展,決定將漢陽船舶修造廠與湖北機械廠合并,成立華中的大型造船企業——江漢船舶機械公司。1951年,江漢船舶機械公司正式被列為國家基本建設單位。
武船始終按照中船重工集團公司“創建中國最強更大,國際一流船舶集團”的發展要求,以科技為支撐,不斷創新超越,走品牌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之路,在高技術船舶、大型水利工程、航天設施、大型現代化橋梁、重型裝備和多種成套設備領域實現了規?;l展,形成了軍品、民船、非船舶產品三大主業協調發展的經營格局,主導產品在國內同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并走向國際市場。
多用途工作船、多功能守護船等產品出口到希臘、德國、挪威。系列挖泥船、LPG運輸船、海洋公務執法船……,民船產品形成了一批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雙高”特色的系列化船舶。 武船率先在國內建立起大型橋梁鋼結構建造基地,并進入國內橋梁界之一方陣,成為國家首批14家鋼結構制造特級企業之一,“武船”商標鐫刻于祖國的大江南北:“神州之一跨”西陵長江大橋;“中國之一跨”江陰長江大橋、武漢軍山長江大橋;“世界鐵路之一高橋”貴州北盤江大橋;我國之一座跨海大橋——廈門海滄大橋;世界之一大跨徑鋼管拱中承式橋——巫山長江大橋……均在武船建造。“世界之一跨”杭州灣跨海大橋也將在這里誕生。?
號稱“天下之一門”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永久船閘人字門,武船締造“精品”工程;國家重點工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塔架為武船贏得“鑄造通天塔大師”的美譽;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兩大關鍵地面設施在運行中“一滴不漏”,力助神舟系列飛船的順利登天,并為武船摘得中國建筑工程更高獎魯班獎的桂冠;武漢體育中心、深圳會展中心……一座座雄偉的體育場館,如同一部部氣勢恢弘的現代交響曲,奏響在中國城市的上空。?
港口機械設備、冶金石化設備、海洋石油裝備、大型壓力容器,武船的經營領域不斷擴展,產品結構不斷優化。2006年,青島海西灣建設項目開工,武船搶灘海洋工程產業;武漢市江夏廟山置地,壯大武船非船產品制造基地。 擁有出口經營權的武船日益與國內外市場接軌:質量體系、職業安全健康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國際通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一、二、三類壓力容器設計制造許可證,橋式起重機制造許可證等有效資質證50多件。
中船重工研究所
武漢有什么待遇好的研究所?
7打頭的各研究所介紹?
船舶系統包含中船總體和設備研究所??傮w所主要負責項目抓總、集成、協調、布置,平常加班較多,經常會到沿海船廠出差,三五天啞無音訊。能進武漢701所和719所,閉著眼睛選(基本上只招雙985碩士和博士)。設備所709、712、717、722等,主要承擔船舶設備和專業技術研發,對技術和研發有意向的可以考慮,薪資待遇參差不齊,可以根據個人情況擇優考慮。
701所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是我國從事艦船研究設計的國防核心科研事業單位,被譽為“戰艦的搖籃”。本部位于湖北武漢市繁華市區,在上海設有分部。
719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稱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處湖北武漢,是中國唯一的核動力艦船總體設計研究所,是集總體研究、設計、民用產業化等業務的多學科、多專業的國家重點科研院所。七一九研究所在水下艦艇領域具有雄厚實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1965年3月20日,由周恩來總理主持的中央專委第11次會議批準核潛艇工程“上馬”,重新列入國家計劃,715所劃歸二機部建制,要求二機部1970年建成核潛艇陸上模式堆。6月12日,以海軍艦艇研究院(七院)一所二室為基礎,組建核動力潛艇總體研究設計所(即719所)。1966年,海軍艦艇研究院第719所開始進行中國之一艘核潛艇總體方案論證和設計。
1971年6月,武漢石油化工廠一期工程(武鋼煉油廠)正式破土動工。
為緩解武漢地區能源供應緊張局面,國務院于1970年作出在武漢建設煉油廠的決定,重油作煉鋼燃料,輕油綜合利用,發展石油化工、橡膠塑料纖維等,以解決湖北、武漢工農業生產和市場的需要
1975年6月,武漢石油化工廠一期工程初步建成,完成總投資2995.6萬元。1977年12月,武漢石油化工廠二期工程建成,完成基建投資9770萬元。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試生產后,隨即開始配套工程的建設。1978年1月,武漢石油化工廠試車投產任務全面完成,于8月正式成立武漢石油化工廠。1980年,武漢石油化工廠正式納入國家煉油生產計劃,全面投產,1984年正式劃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領導。
作為一座由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發展的煉油廠,武漢石油化工廠投產后產量產值持續增加,能源消耗逐步降低,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緩解武漢地區能源矛盾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0年2月28日,中國石化集團武漢石油化工廠重組改制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2007年12月18日,中部地區更大的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中國石化武漢年產80萬噸乙烯項目開工。2013年,年產800萬噸油品升級煉油改造工程和石化年產80萬噸乙烯項目建成投產,武漢石化跨入千萬噸級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行列。從1978年投產到2018年,武漢石化公司資產規模翻了493倍,累計加工原油超過1.35億噸。
2013年底,中國石化與韓國SK集團就武漢年產80萬噸乙烯項目成立合資公司,2014年1月開始正式商業運行。中韓石化80萬噸乙烯項目是中國石化“十一五”重點工程,帶動下游千億元的產業產值,填補了中國中部地區大型乙烯項目的空白,裝置績效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到2018年底累計實現利潤超百億元,上繳稅費約70億元,成為中韓經貿合作的成功典范。
2019年7月3日,中韓石化一體化合資公司——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揭牌進入商業運營。武漢石化與中韓石化合資重組,成為湖北省更大的能源化工合資企業,也是中韓在能源化工領域更大的合資項目。
設計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院,中國五環工程公司,中南電力設計院,鐵四院,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中南建筑設計院
建筑 :中建三局
中建三局前身是建工部第三工程局,1965年7月17日,建工部將部屬云南工程總公司和原西南工程管理局在渡口(現攀枝花)、西昌地區的施工力量組建成立建工部第三工程局,經國務院批準在四川攀枝花成立。1966年,在繼續完成渡口工業基地建設任務的同時,從四川調遷貴州,承擔建設“011系統工程”,即“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公司”。1973年起,在完成貴州011工程等任務的前提下,中建三局分批調遷湖北。1982年6月更名為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隸屬于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基礎設施建設: 中鐵大橋局、中鐵十一局、中交二航局、葛洲壩集團
1955年5月19日-6月10日,國務院副總理陳毅主持召開全國文化教育工作會議,制定了《高等教育部籌建武漢測量制圖學院方案(草案)》。決定以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等五所院校測繪專業的師資、設備為基礎,創辦中國之一所民用測繪高等學校。6月11日-14日,高教部主持召開了該學院之一次籌備委員會議,夏堅白被委任為籌委會副主任。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在測繪界有一個稱號: 亞洲之一,宇宙第三 ,至于武測為何如此厲害,需要追溯它的歷史。被譽為“世界測繪教育之都”的武漢大學,其測繪學科走過了風雨兼程的 62年。
1956年,武漢測量制圖學院正式成立,直屬高等教育部領導。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建校之初,學校設3個系、4個本科專業。學院于1956年9月1日在武漢市珞珈山南麓開學,學制5年。學校集中了以夏堅白、王之卓、陳永齡、金通尹、葉雪安等5位一級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全國測繪學科的精英。1958年8月,學校由教育部劃歸國家測繪總局領導。同年12月,更名為武漢測繪學院。
航天三江集團。 航天三江由 原航天科工四院 和 原航天科工九院 于2011年12月合并重組而成。2017年11月,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公司制企業。
原四院組建于2002年7月,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對所屬單位進行專業重組改制而成,是我國專業 從事某固體運載火箭系統 的研制生產主體與技術總抓單位,曾創造中國航天史上多個之一,自主研制的多個型號產品分別參加了國慶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閱兵任務。
原九院于2007年4月掛牌,其前身是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成立的066基地。該院是我國重要的型號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和 特種越野車及底盤 研發生產基地。其成功研制的我國某重點航天型號系列產品,填補了中國航天領域的空白。其多個型號產品及配套的特種車底盤共80臺,先后在國慶50周年、60周年閱兵式上接受檢閱。
航天三江集團業務主要聚焦商業航天、激光產業、特種車輛及重工裝備、能源裝備產業;并拓展信息產業、微電子與微系統、金融租賃等領域。在商業航天領域,2018年9月29日,由航天三江研制的快舟一號甲通用型固體運載火箭,成功實施兩次商業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