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資質申請需要什么條件?
基本條件:合法合規河南省鄭州市千尋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對于公司名稱原則上無特殊限制,對于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業等。對申報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的出資形式有明確界定,目前只能是內資公司。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第十條申請晉升測繪資質等級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
(一)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畢業證書與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證明材料或者任職資格證書,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材料;
(二)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所有權證明及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測繪儀器檢定單位出具的檢定證書。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擴展資料: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之一條為河南省鄭州市千尋測繪資質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行政許可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第三條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全國測繪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請問河南測繪資質工程測量乙級怎么辦理
測繪資質辦理甲級需國務院審批河南省鄭州市千尋測繪資質,乙級一般為省國土廳辦理,丙級與丁級為市國土局辦理。
河南省鄭州市千尋測繪資質你需要先成立一家公司,公司名稱不能帶有測繪兩個字,需要有資質以后再更改。
然后將乙級資質業務范圍所需要河南省鄭州市千尋測繪資質的硬性條件滿足,比如儀器數量,工程師數量,營業面積等,這些自己可以去查規范。
然后到省國廳網站下載申請表格,填寫完成后附上所有需要河南省鄭州市千尋測繪資質的硬性條件的證明東西,遞交省國土廳相關部門申請。
以前乙級只能由丙級升,從去年開始才可以直接辦。河南省鄭州市千尋測繪資質你得先去河南國土問一下河南有沒有這個政策,有些地方還是必須由丙級升的。
誰能提供鄭州所有做地理測繪的公司名?!更好有電話!
這是在網上搜到的。你可以選擇其中幾個名字,去百度里搜索其網頁,然后,點擊其網頁右上角的“聯系我們”來看他們的聯系方式。舉例如: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公司地址 鄭州市新鄭路3號
郵政編碼 450009
聯系人 王春喜 毛紅云
聯系電話 0371-66827024
傳 真 0371-66819078
E-mail WCXGYXA@sin ***
2009年測繪資質年度注冊結果
予以注冊的測繪單位名單(578家)
一、省直
(一)甲級測繪單位21家
1、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2、河南省地質測繪總院
3、中鐵大橋局集團之一工程有限公司
4、河南省中緯測繪規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5、信陽公路勘察設計院 0376-6611975
6、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
7、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8、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
9、小浪底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10、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11、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12、黃河水文勘察測繪局
13、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14、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15、河南省水利勘測有限公司
16、河南省測繪工程院
17、河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18、河南省地圖院
19、河南省遙感測繪院
20、河南中化地質測繪院有限公司
21、河南省有色測繪總公司
(二)乙級測繪單位26家
1、核工業工程勘察院
2、河南黃河勘測設計研究院
3、鄭州山河水文測繪有限公司
4、河南省水文水資源局
5、煤炭工業部鄭州設計研究院
6、鄭州四維測繪技術公司
7、鄭州鐵路局工務設計檢測中心
8、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鄭州基礎工程勘察研究院
9、河南省金地測繪技術有限公司
10、河南七彩數字制圖有限公司
11、河南省國土資源調查規劃院
12、河南省科源測繪中心
13、鄭州邁佳邁 *** 服務有限公司
14、鄭州智象測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5、河南省礦勘測繪工程有限公司
16、河南省地質礦產技術開發公司
17、河南省豐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18、河南中煤測繪公司
19、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
20、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五地質大隊
21、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總院
22、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
23、河南省基力勘測有限公司
24、中國水電十一局鄭州科研設計有限公司
25、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之一地質大隊
26、河南黃河水文勘測設計院
(三)丙級測繪單位12家
1、河南省道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河南省陸通測繪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3、河南繪聚測繪有限公司
4、河南集思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5、鄭州蘭德數字測繪有限公司
6、河南世紀地產評估有限公司
7、河南光明土地評估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8、河南四維測繪有限公司
9、河南省拓普天地測繪有限公司
10、河南新誠工程測量咨詢有限公司
11、河南省豫建測繪咨詢有限公司
12、河南省大地地質礦產資源開發應用服務中心
(四)丁級測繪單位4家
1、河南正達房地產評估測繪咨詢有限公司
2、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房地產交易中心
3、河南正泰房地產咨詢評估有限公司
4、河南省國防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鄭州市
(一)乙級測繪單位6家
1、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鄭州市公路勘察設計院
3、鄭州市國土資源調查測繪院
4、鄭州市鄭房測繪隊
5、鞏義市寰宇測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6、鄭州麥普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二)丙級測繪單位27家
1、鄭州大地測繪技術有限公司
2、鄭州市匯金測繪技術有限公司
3、鄭州市鄭東新區土地規劃勘測中心
4、鄭州市誠信房地產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5、鄭州超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6、鞏義市建筑規劃勘察設計院
7、滎陽市規劃建筑設計室
8、鄭州方宇測繪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9、新密市城鄉建設測繪隊
10、鞏義市金土地測繪隊
11、中牟縣天宇規劃測繪隊
12、鄭州市中原區國土資源測繪服務中心
13、河南華慧有色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14、河南省鄭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15、河南國地土地測繪中心
16、河南省時代測繪技術有限公司
17、鄭州首佳房地產測繪服務有限公司
18、河南世紀測繪工程有限公司
19、鄭州泓晟龍騰計算機有限公司
20、鄭州凌英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1、中鋁礦業有限公司
22、河南貢院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23、滎陽市測繪隊
24、市市政工程管理處
25、鄭州豫華土地評估咨詢有限公司測繪服務部
26、鄭州銘源房地產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27、鄭州東宇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三)丁級測繪單位24家
1、新密市青屏礦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2、鄭州鑫源經紀服務有限公司測繪隊
3、新密市發展房地產交易服務中心
4、新鄭市新房測繪隊
5、新密市正新礦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6、鄭州高新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7、中牟縣正信房地產測繪隊
8、新鄭市規劃編制服務中心
9、鄭州市邙山區大河測量隊
10、鄭州遠望測繪有限公司
11、鄭州市上街區測繪隊
12、鄭州市方圓地產評估咨詢事務所
13、登封市創藝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14、滎陽市滎房測繪有限公司
15、鞏義市經緯房地產測繪隊
16、登封市百信房地產測繪有限公司
17、新密市興華土地測繪有限公司
18、中牟縣金土地勘測有限公司
19、登封市礦山技術研究服務中心
20、河南中裕聯創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21、鄭州市土地測繪服務部
22、河南博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23、鄭州金地四維測繪科技有限公司
24、鄭州方緯測繪技術有限公司
三、開封市
……以下省略
千尋位置不懼競爭
作者:葉子
出品:紅色星際(ID:redplanx)
頭圖: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圖片
論壇有寶子說接到千尋 Offer,問灑家這家公司怎么樣?能不能給點意見,既然寶子們有需要,那咋們就來聊聊這家公司。
1. 量產
在 汽車 高精定位領域,千尋綜合實力無疑是領先的,領先體現在哪?產品是成熟的,配套是完善的,服務是有保障的,市場已經驗證完畢。具體在智能網聯行業,就三個字兒。
量產了!
但凡新技術賽道你說出這三個字,用朝陽大爺的地道說法,那是倍兒牛逼。
在智能網聯行業,千尋客戶遍地開花,開到行業的每一個細分賽道。千尋位置 FindAUTO 產品系統的量產早在2019年就實現了。
乘用車方面:
——2016,上汽榮威就使用了千尋“車道級”高精度定位算法,(這其中有斑馬車機操作系統是阿里子公司的因素,當然,早期上汽的一些車型上面并不是用厘米級的,而是亞米級)。
——2019年,首款搭載 FindAUTO 服務的車型廣汽埃安V定位精度達到了厘米級。另一款車型埃安LX則可以在高精度地圖覆蓋的全國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實現0-120km/h“脫手脫腳”自動駕駛。
——2019,一汽全系的紅旗轎車上搭載了千尋的加速定位服務,首次定位時間從30秒縮短到了3秒,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定位的精度和靈敏度。
廣汽、蔚來、小鵬、大陸、博世等 Tier 1 也是客戶。
商用車方面:
——2019參與洋山港自動駕駛無人集卡的方案,讓無人重卡可以實現精確停車、智能防撞、軌跡自動糾偏等功能。
——2021讓鄭州宇通公交1號線公交車實現到站精準停車、紅綠燈信號調配優先通過功能。多插一句,這里面有一個重要功能,授時,最簡單的一個應用——查 *** 。
車路協同方面,在四川的雅西高速——全世界最危險的一條高速道路上用車路協同技術實現了脫手脫腳的自動駕駛。
2. 商業版圖
淺淺盤點一下千尋的商業版圖之后,咱們再來嘮嘮自動駕駛定位的事兒,大咖請跳讀。
說到自動駕駛,感知,規劃,決策,控制四件套,小朋友也會背了,好像沒定位什么事兒,其實定位被感知包裹了。再說到地理的事,讓人想起的是高精地圖,定位又可憐兮兮地被淹沒,總之很難站之一排的樣子。
實際上,高精定位對輔助駕駛十分重要,L2.5級的高速公路自動巡航、碰撞預警等功能離不開它。L3及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更是“剛需”,因車輛的控制權需部分甚至全部被移交給系統,車輛對定位的精度要求必須達到亞米級甚至厘米級,才能實現盡可能高的安全性。
更有一幫新寶子認為,高精地圖和高精定位是一碼子事,這么認為是情有可原的:定位需要和地圖配合,為車輛提供一個絕對位置基準;高精地圖的準確少不了高精定位為其做軌跡糾偏,以千尋為例,高德采集更新的圖,哪怕動用的是800萬的采集車,軌跡也會不精準,需要千尋為其提供軌跡糾偏服務。
但專業人士都知道,高精地圖和高精定位這兩個產業,區別大了去了:高精地圖是采集制作環節重資產,更新只需OTA;而高精定位,要發衛星,建基站,組 *** ,建云平臺,到了終端,還要有各種接收信號的硬件設備,全程重資產制造業,軟件硬件相伴始終。
下面正式進入高精定位的六大 *** ,二大技術路線。有人說是六法如同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我認為此比喻不恰當,八仙各個拿出來都能單打獨斗,而目前水平下的定位,更像一個一個殘疾人演出團:),每一個演員都有絕活,但都有缺陷,單挑挑不起大梁,大家抱團兒,才能把高精定位的戲唱好。
之一位演員激光雷達,測距的精度非常高,但探測距離短,成本也高,是個近視;
第二位視覺傳感器,能較好地識別物體,但對光線要求高,強光反光,光線不足,性能就會大幅下降,弱視+夜盲;
第三位毫米波雷達,在障礙物的檢測方面能達到較好測距精度,但探測角度小、演出費也高;
第四位超聲波雷達,能探測距離較近的障礙,但用于定位仍有缺陷;
以上這些感知工具發揮定位功能時,都是對環境特征進行匹配,行業老朋友們都比較熟悉,而接下來登場的,就屬于高精組合定位供應商隊列的演員了。
第五位,衛星信號定位,優勢在于能夠為車輛提供絕對位置信息,且定位精度高,主要基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著名的四大家族,現在天上衛星多,這顆信號不行趕緊換那顆。
但由于衛星誤差、軌道誤差、電離層和對流層誤差等的存在,單純 GNSS 的定位精度只有米級,無法滿足高等級自動駕駛對厘米級定位的需求,這時,RTK(載波相位差分技術)登場了,和GNSS 結合,從亞米級到厘米級不是夢。這技術的學術名稱叫RTK-GNSS技術。
但問題又來了,碰到隧道橋洞、高樓林立的密集建筑、樹木遮擋的地方,沒信號了!!沒網也不行,參考基準站 RTK 的差分數據接收不到。
第六位演員正是第五位的菜——IMU(慣性測量單元 ),通過陀螺儀、加速度計、磁力計和壓力傳感器這些零件得出位置、加速度及轉動量(角度、 角速度),通過牛頓的公式一算,唉它就能定位了。
這家伙的優點很明顯,不靠任何外來信號就能獨當一面,魚雷那種深海里穿梭的武器就靠它定位。
但缺點也更明顯,業內人士告訴紅色星際,目前普通應用的技術水平下的慣性導航,2分鐘之后就開始出現發散導致誤差,如果經過5分鐘長的隧道,精度就不能確保了,這時候怎么辦呢?
既然是大家手拉手把位定,當然是——又回到車載的激光視覺等手段、Slam或者高精地圖的先驗數據。
定位天團成員介紹完了,以上這些組合起來,就是當今中國自動駕駛主流的定位路線——激光+視覺+毫米超聲+GNSS+IMU。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那就是特斯拉,定位方案是視覺+GNSS+IMU路線。
關于兩種定位路線孰優孰劣,也是存在不少爭論的,前者能力多維,技術全面,可以相互印證,互為冗余,但硬幣的反面就是:算法多,Bug幾率也大,邏輯復雜,融合難度增加。后者策略集中火力猛攻,而且以后還可以擺脫對高精地圖圖商的依賴。
通用Super Cruise和特斯拉的Autopilot測評對比的案例同樣被定位行業拿來做例子,2018年給通用 汽車 超級巡航Super Cruise高速公路脫手駕駛系統的車輛提供絕對定位服務的,正是定位界頂流美國天寶公司,其明星產品Trimble RTX 還用在凱迪拉克上。
Trimble RTX 采用的技術叫PPP-RTK,是目前大家比較看好的技術路線,在國外成熟應用,但在國內并不成熟。
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又是什么原理呢?(名詞多到真令人頭大),都是衛星定位,RTK是差分,PPP由非差定位技術發展而來,RTK建的基站離你越近,定位越準,但是到了海洋沙漠高原這種地方,就問你建基站得花多大功夫砸多少錢?啥時候收回成本?運營維護還得繼續砸人砸錢。
這時就到了PPP的showtime,PPP通過全球分布的約100個基準站,可以提供靜態毫米至厘米級,動態厘米至分米級的定位服務。比起中移動那基站一建4000+,千尋2800,六分2000+,PPP基建省心多了。
然鵝,如果談戀愛,PPP是慢熱型:需要近30分鐘才能實現精密定位的初始化。而且每次見面都得重追一遍:信號失鎖后的重新初始化時間與首次初始化時間幾乎一樣長。早上開車去上個班,我去,畫面太美不敢想象。
剛才說到,PPP-RTK大家看好,但國內不成熟,千尋還是一馬當先,2019-2020年拿到寶馬國內定點,2021年在上海車展高調官宣,在有商業項目的驅動的情況下,可以預見未來技術成熟會更快。
其他選手,像吉利旗下的時空道宇,六分,也在研究,但目前還不太成熟,都未能達到商用水平,要趕上千尋,還需要經歷一定周期。
3. 探索 之路
讀完長長的科普和鋪墊,大家肯定會問,這家公司怎么這么牛B呢?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 歷史 講起。
千尋從建立的之一天,就擔負著將北斗發揚光大的時代使命。
2014年,彼時承載著幾代人夢想的北斗還在緊張的孕育中(預產期已經排上了估計),藍圖的規劃者早已開始為它的成長布局,因為沒有基站,發射成功,大家也用不了啊。
當時作為國家授權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研制和產業應用總體單位的中國兵器集團,通過多方調研,最終決定和在云計算與大數據等軟件領域占據優勢地位的阿里巴巴牽手,共同負責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的建設,將北斗在民用市場做強做大。
因此,公司從之一天就有兩種優勢,國企的資源和后盾,民企的活力和能力。有人問,為什么非要混合所有制?肯定是出于戰略性產業的國防安全考慮,在沒有北斗之前,國內用戶如果使用衛星輔助定位服務,基本上都是基于國外服務器的GPS或GLONASS(格洛納斯)數據,大量的中國位置數據無法留在中國。
自然,公司從之一天就有兩股力量,人事上,當時阿里十年老兵,負責過阿里巴巴乃至整個中國云計算產業化發展的陳金培被任命為CEO。
2015年公司成立,短短一年基站數量就達到2000+,北斗地基增強系統也正式投入運營,在地理信息行業內,儼然一家橫空出世的黑馬。
說起創新點,陳金培總結了兩點,一是建成了覆蓋全國的一張網,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當時并非沒有RTK技術,沒有CORS網,而是局限在專業的測量測繪行業,各個省測量測繪系統都是各自為政,如果一個開發商跨省市地區開發,他得申請不同的賬號,千尋首先打破了這個界限,把全國統一主網,讓一個賬號就能走天下。
第二是播發手段創新,以前大家說定位服務,都通過衛星信號來播發服務,而千尋是之一個大規模用互聯網提供定位播發服務的,這其中阿里云平臺和云計算起到不少作用。
這種創新無疑是滿足市場需求的,除了傳統的測量測繪,農業無人機、港口機場安監、交通、消費市場的智能手機都擁抱了這項技術,訂單紛至沓來,從創立到2019,公司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0%。2019 年10 月,千尋完成10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130億元人民幣。
接下來的兩年業務營收迎來了快速的增長,增長的原因也顯而易見,首先體量小成長空間大。其次,遙遙領先,這個時期市場上僅有一家這樣的公司,剩下的都是散兵游勇,基站數量最多400+,Hold不住上規模客戶的需求。
這個是大背景,回到 汽車 行業。
互聯網基因進入制造業,把技術變成產品,只要涉及到硬件這個東西,工程難題就得一步步攻克,所有從算法起家做自動駕駛的人,對此都深有體會,千尋也經歷了這樣一個埋頭摸索的階段。
高精度定位源于測量測繪行業,測量測繪用的產品大家都知道,又笨重又大,安裝到車上,或者集成到車載硬件上,沒有現成的產品和元器件,更不用談什么過車規。
所以,首先要面臨的問題是元器件的選型。芯片性能準入要求,雙差窄波的精度,如何快速的適配、量產后算法;IMU信號的準入要求等等,拿最簡單的天線舉例,一根小小天線,就有無數的Know-how。
元器件選好,進入系統集成階段,整車電子架構的設計可能會引入一些比如數據延時所帶來的一些精度問題,差分軟件是否可用。
集成之后做系統適配、調優、測試驗證、售后整個流程跑通后,怎么實現工業化生產,每一個階段都包含了一個個具體的問題。
感慨一下,而現在平平無奇的標準、規范、流程,則都是一步步積累下來的解決問題的標準答案。這些看起來比較枯燥,但當初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問題,曾經讓一群人寢食不安,苦思冥想,四處奔走,解決之后變成 歷史 ,也就是幾條干巴巴的規則,風干骷髏般失去了有血有肉的鮮活,但要了解一個行業的機理,非得重回這些 歷史 的細節。
4. 不懼競爭
漫談到此,大家已經知道,行業是朝陽產業,公司是頭部,看起來很有前途,非入不可了是不是?
然鵝,在打工人的江湖,這家公司卻以兩大的魔法聞名遐邇,讓你退!退!退!一是登峰造極的競業協議,二是遺留至今的員工期權回購問題。于是在 *** 平臺上產生了一批“千黑”,奔走于各大平臺,各種吐槽不公平的怨婦冤種,以致于很多人選擇先去阿里系公司,然后實現曲線再就業。
對于創業公司而言,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很正常。就像讀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問題的出現,除了和自身管理問題有關外,肯定與公司的業務也有很大的關系。
公司所處的行業屬于衛星系統產業鏈,源頭發衛星的,四大衛星系統美國GPS、歐盟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中國北斗,統稱,這屬于空間段,由中國國家主導。
地面段,主控站、注入站、監控站和地基增強系統,千尋涉及到地基增強系統部分,這算一個護城河,因為資質不是完全放開的。
用戶段產業鏈,上游元器件,中游產品系統集中,下游導航定位運營服務。千尋涉足上游芯片研發(嘗試過);中游車載定位、手機導航、測繪儀器等各種終端模組設備集成;下游轉型服務運營全鏈。
在高精度定位業務,千尋遭遇到了對手六分和中移動。
RTK最基礎的是站網體系的搭建,對于站網體系如果需要去服務于智能網聯 汽車 要求的話,其實它最重要的還是全國的道路 *** 的覆蓋。千尋這一塊目前是能夠做到在全國的國家級和省級高速百分之99.9以上的覆蓋。對手也不差,六分百分之98,中國移動4000+的基站,也在分之99左右,沒有絕對優勢。
而中移動服務費價格直接砍成千尋的一半,很多客戶唱著“愛你不貴的模樣”就被招安了。而六分則更加細分,更多的專注在 汽車 這個大市場。
無論是產品藍圖,還是各方面的體系建設,中移動、六分等后來者和千尋是高度重合,基準站網,云計算,傳輸 *** ,再往上是核心算法比如說RTK,PPP-RTK,GNSS和INS的開發,和OEM前裝的流程,再比如完好性監控,信息安全,功能安全,質量體系,運維保障等。可以說是全生命周期近身肉搏。
陳金培早就在心里進行過推演,在2020年的一次媒體采訪中,他曾說,“2B不僅容易培養競爭對手,天花板也很快即將到來”。
不得不讓人感慨這種創新者的窘境,對企業來講,創業有成著實不易,但創業守成難度更高,需要不斷創新,用海爾曾經的輪值總裁周云杰的話來說:那是一條沒有盡頭的射線……
所以當時這艘輪船的領航人想的最多的問題是,護城河究竟在哪里?夠不夠深?他最擔心的問題是——會不會有新的技術將顛覆千尋位置?
如果沒有顛覆性的新的技術的降維打擊,那最緊要的就是保證現有技術的安全性。這樣我們就能理解那句“為什么要做云端圖閉環,就是為了技術的安全性”。而為何推出如此離離原上譜的競業協議,并且用期權回購這種留住你先留住你的錢袋子的 *** ?到此也能夠邏輯自洽了。
2B的市場被分走,C端呢?
和小米華為雖然合作了,手機裝機量也比較大,但是真正開通高精的服務,使用給千尋付費的用戶并不多。現階段的客戶需求,大家認為不需要到厘米級。
而為何“千黑”能在茫茫互聯網里形成聲量?那是因為 *** 人數基數增加了,從2019的300+到2021的800+,人員構成上,高級別的比例比之以往顯著增加,可能為了市場擴張,非技術崗位比例大大增加。
員工人數多+級別高等于工資支出增加,但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加上競爭對手的競爭,才產生了這么多的“千黑”。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傳言就說明這個事情就不是空穴來風。
不過千尋位置,作為高精度定位的老大哥,地位在短時間還是很難被撼動,就看千尋未來的市場拓展和應對競爭的能力。
最后欲祝千尋君,更上一層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