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測繪局發的工程測繪資質與建設廳發的工程測量資質有什么區別
由測繪局發的全稱叫“測繪資質證書”,該證書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等不同分項,但是都是測繪相關的專業方向。
建設廳發的全稱叫“工程勘察資質證書”,工程勘察范圍包括建設工程項目的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勘察和工程測量。工程勘察資質包含工程勘察綜合資質、工程勘察專業資質、工程勘察勞務資質三個類別。工程勘察綜合資質只設甲級。巖土工程、巖土工程設計、巖土工程物探測試檢測監測專業資質設甲、乙兩個級別;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專業資質設甲、乙、丙三個級別。工程勘察勞務資質不分等級。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該資質包含的范圍更廣,資質分級更為復雜。
如果只是做測繪相關的工作,建議只申“請測繪資質證書”就可以了,如果貴單位既有測繪業務又有勘察業務,則可以申請“工程勘察資質證書”。申請證書需要級配合理的團隊、符合要求的作業設備、辦公場所、業務能力等各方面要求。一般申請成功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
如有相關資質方面的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京杭大運河和長城的資料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更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并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大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部分河段依舊具有通航功能。
神秘運段
在經常來往于京杭運河的很多船老板看來,運河杭州段有一個“百慕大三角”:船到這里經常發 生觸底或擱淺。
有數據為證:去年,全杭州內河航道總共船舶擱淺、觸損40起事故,其中,竟有27起發生在這一段運河上。
引起原因
昨天,市交通港航部門決心對這段7.8公里航道來一次“全面體檢”。
為此,昨天起到12日的三天內,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這一段運河將禁止船舶駛入掃測水域。行經小心
這段被船老板視作運河市區段“百慕大三角”的區域,位于京杭運河三堡配水廊道出口至西湖文化廣場青園橋航段,全長7.8公里。船只每次過往,都是小心翼翼。
據杭州市港航局航道管理處處長周光明介紹,2008年運河段共發生大小事故60起,其中船舶擱淺、觸損事故40起,有27起就發生在這里。
運河檢測
河體圖
為全面了解“百慕大”航段的水深、水流情況及河床面底質情況,這次,杭州市港航部門斥資25萬余元,邀請浙江省河海測繪院,采用目前國際先進水平的聲吶系統,對整個航段的水深、水流情況及河床面底質情況進行全面探測。
根據航段事故頻 *** 況,三堡配水廊道出口下游拋石區、濮家巴士碼頭前沿、艮山鐵路橋西、中東河出口附近、西湖文化廣場橋東、青園橋南等6個區域成為掃測重點。
據港航部門介紹,如此大范圍、專業的市區航道掃測在杭州尚屬首次。形成原因浙江省河海測繪院物探分院副院長姜小俊說,掃測結束后,港航部門將結合礙航物情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同時,重點加大礙航物查處和整治力度。
昨天,經測試后初步推斷,導致該航道事故多發形成“百慕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河道淤積以及兩岸綠化帶上大塊鵝卵石滑落河中,造成河道變淺引起。航道檢測有點像做“B超”
昨天上午9點半,一艘表皮油漆都開始剝落的普通小艇,駛入了京杭運河杭州段青園橋水域。
這艘看起來簡陋的小船,里面裝載的卻是目前國際先進的掃測設備。
它的船艙里,僅夠容納兩張桌子,桌上放著3臺電腦。數根藍色的電纜線一頭在筆記本上,一頭通向船艙外直到水下,連著三臺探測儀器。
給運河做測量,有點像做“B超”:所有數據均由船頭用來測水深的多波束測深系統、船側的側掃聲吶系統配合GPS定位系統,這樣,高清晰度的水底三維圖像就直接傳回到艙內的電腦上。
以前,航道測量主要靠測量人員站在艙外拿著測深桿往水插,進行手動操作,不僅耗費人力物力大,而且速度慢,很難測得精確。
測繪資質可以物探嗎
可以。
2021測繪資質分級標準所稱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是指地質、水利、勘察、物探、道橋、工民建、規劃、海洋勘測、土地資源管理、計算機等工程技術人員,或者能夠提供其在校期間所學專業開設測繪專業為必修課程證明的工程技術人員,但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