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是一種能夠以SOA提供地理信息服務的 軟件架構及服務形式的總稱,在各地G1S服務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曾經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地理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地理空間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等。但它們都是通過Web服務在線應用方式將傳統硬拷貝的數據更新為一種更加方便、快捷和可持續的新模式。因此,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能夠實現地理信息從紙質產品到數字產品的轉變,從通用產品到定制產品的轉變,從拷貝服務到系統服務的轉變,從封閉服務到開放服務的轉變,從自成體系到綜合集成的轉變,以及從數據服務到知識服務的轉變。
公共服務平臺應具備以下特征:①在軟件層而上需要有跨平臺意識,即能夠部署在不同類型的操作系統之上,滿足不同類型的軟硬件設備需求和擴展需求;②采用SOA,即地理信息資源均采用服務方式進行部罟、訪問和編輯;③平臺的架構設計與底層GIS平臺具有無關性,即作為一個公共平臺無須與任何一個底層GIS平臺緊密綁定,它可以管理來自任何GIS底層系統的服務,只要這種服務符合一定的標準;④公共平臺的服務是規范和標準的,滿足各種主流地理信息服務標準的規定;⑤平臺需要具有擴展性和開放性,能夠通過各種插件,實現平臺功能的擴展與豐富。
SGS平臺采用“一張圖”的信息資源整合模式,運用SOA設計、多級多源地理信息服務聚合技術、地理信息服務總線技術、二三維一體化技術,實現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在線、準在線、離線的分布式部署與集成化管理應用。整個SGS架構由五部分組成。
之一層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基礎設施層,是平臺數據及其應用的基礎支撐環境。地理信息通過數據中心局域 *** 、相關的硬件及基礎軟件等平臺基礎設施建設,把平臺各個獨立的部分連接成一個整體,并通過城市電子政務 *** 和互聯網,將平臺的信息資源提供給用戶使用。出于地理數據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必須注意什么樣的數據能夠出現在什么樣的 *** 上。例如,在互聯網上發布的地理信息數據必須有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頒發的審圖號,且數據必須經過脫密處理。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第二層是數據層。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包含了來自多個方面的數據庫,包括地名地址庫、基礎地理數據庫、影像數據庫、行業專題數據庫(來自不同行業的集中數據,既可以物理集中也可以邏輯集中) 和元數據庫等。除此以外,許多地方還有自己的特色數據庫,如三維數據庫、二維半數據庫、GPS數據庫等,只要平臺管理層認為有必要,符合國家標準和保密規定,都可以通過平臺進行發布。
第三層是空間數據管理層,是對數據庫層中運行在不同 *** ,如工作 *** 、政務 *** 和公眾 *** 上的數據庫進行維護和管理的一套軟件系統。由于 *** 的保密級別不同,不同 *** 上能夠存儲的GIS數據類型和數據精度也各不同,如果為這三套數據實行獨立管理,將會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在實踐中,許多地方都采用了“一庫多版”的方式,即對數據量最豐富的內部工作 *** 上的GIS數據庫進行完整的數據檢査、入庫、拼接等管理,而其他版本的數據庫,則在該GIS數據庫之上進行抽取形成可發布版本,這樣做既降低了工作置,也同時保證了多庫數據的統一性。
第四層是共享交換服務層。該層根據平臺的應用需求和系統的業務邏輯,開發建設一系列業務邏輯服務,如檢索服務、認證服務、數據交換、目錄服務、Web地圖服務服務、Web要素服務服務和位置服務等,為應用系統提供強大的后臺功能支撐和運行維護服務。這里是整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核心,它承擔著將數據轉換為Web服務、聚合服務、發布服務、服務注冊和保障服務安全性的重任。狹義而言,這就是平臺!這一層建立在地理信息服務總線之上,服務總線是一種基于消息中間件、Web服務等技術,它將消息驅動機制與面向服務的 *** 結合,在分布式 *** 環境中實現松散耦合服務間無縫集成的體系結構模式。服務總線支持SOA中的服務交互并對其進行管理,能夠接入不同編程語言、不同通信協議的計算組件,同時采用開放的標準實現服務間的交互通信和協同計算,是SOA中實現服務智能化集成與管理的中介。
第五層是應用層。在服務層的基礎上,搭建智慧城市的各種應用系統,如數字城市公眾信息服務平臺網站系統、地圖黃頁系統、位置服務系統、在線數據服務系統、數字電視發布系統和信息亭服務系統等。這些系統通過手機、掌上電腦、電腦等終端設備直接面向社會公眾。
SGS平臺在內容建設的同時,也把標準規范體系、管理運行體系和安全支撐平臺的建設始終貫徹到總體設計中,以保障平臺開發與應用順利進行。這五個層次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a73e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