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間框架是地理空間數據及其采集、處理、交換和共享服務所涉及的政策、法規、標準、技術、設施、機制和人力資源的總稱,由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體系、目錄與交換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和組織運行體系等構成。如圖所示。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體系是地理空間框架的核心,包括測繪基準、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面向服務的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和支撐環境;目錄與交換體系是地理空間框架共建共享的關鍵,包括目錄與元數據、專題數據、交換管理系統和支撐環境;公共服務體系是地理空間框架應用服務的表現,包括地圖與數據提供、在線服務系統和支撐環境;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和組織運行體系是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與服務的支撐和保障。
地理空間框架是一個多級結構,就一個國家而言,可分為國家、省區和市(縣)三級。
數字省區和數字市(縣)地理空間框架是國家地理空間框架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國家地理空間框架在總體結構、標準體系、 *** 體系和運行平臺等方面是統一的和協同的。地理空間框架應實現國家、省區和市(縣)三級之間的縱向貫通;對于數字省區和數字市(縣)地理空間框架,還應實現與相鄰或其他區域的橫向互聯。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地理空間框架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之間的關聯關系,如圖所示。
地理空間框架是由資源層、服務層和應用層構成的三層總體框架結構。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61c4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