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上SDE必須支持的基本特性中,可以歸納出SDE必須研究的內容如下:
1.SDE數據模型問題
即解決數據怎樣表達的問題。GIS是建立在空間數據模型概念基礎上的。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組織空間數據,建立一個有效的空間數據模型,一直是GIS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模型用來定義和描述GIS,用抽象的機制和符號的方式表達地理空間,是用戶與GIS軟件之間交流的形式化語言。GIS空間認知研究人們認識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其中的諸事物、現象的相關位置、數量與質量特征、依存關系以及它們的空間變化規律。把人的空間認知與GIS空間數據模型加以比較,可以看出二者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都是信息處理的過程: 信息輸入、編碼、存儲記憶、做出決策和輸出結果等,這就是地理環境信息流在人的大腦中的處理過程被地理信息系統 所模擬和復制的原因。地理信息系統實際上是人的 空間認識能力與認知過程的仿真。
可以說,數據模型決定了系統能表示什么,不能表示什么,表達地理空間的精確程度如何。所以說,數據模型問題決定SDE系統的優劣。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SDE數據存儲模型
即解決數據怎樣存儲的問題。數據模型確定了,那么怎么存儲又是一個新的問題。如果說數據模型是地理空間向概念模型的一個映射,那么存儲模型就是概念模型向物理模型的一個映射。
傳統的GIS系統對數據的管理采用的是混合管理模式,即由文件系統來管理空間數據,由小型的關系數據庫來管理屬性數據。這種管理模式存在許多不足,比如,文件系統的檢索能力差;小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在數據完整性檢査及安全保密功能方面工具貧乏;無法實現數據共享、 *** 通信、并發控制,及數據的安全恢復機制等。在前面我們已經比較過存儲空間數據時,利用關系數據庫和文件系統的各自優缺點。
如果采用文件系統來存儲空間數據,是采用一般的流式文件還是采用復合文檔文件(比如,SuperMap的SDB引擎的一個數據工程包括兩個文件,擴展名為SDB的文件存儲空間數據,采用OLE復合文檔文件),是采用十進制文件還是二進制文件?如果采用關系數據庫來存儲數據,是采用大二進制類型存儲圖形的坐標數據,還是采用數值類型的分行存儲。這些都是應該根據實際需要考慮的問題。
3.SDE數據索引問題
即解決數據怎樣快速査詢的問題。SDE管理的空間數據是海量的,如何從海量的空間數據中提取一部分用戶需要的數據,以快速的響應用戶的顯示、査詢的需要,是SDE的一個主要性能標準。而且,在 *** 化的環境中多個用戶的同時査詢速度怎樣,用戶量的多少和査詢性能的關系如何。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ESRI公司在澳大利亞對其SDE產品進行了一次測試,300個用戶在WindowsNT平臺上通過 *** 對管理100多萬個 地理要素空間數據庫的SDE進行并發査詢訪問,SDE對每個查詢的更大響應時間均小于3s,并證明用戶數目的增加并不導致性能明顯下降。
所以,一個好的SDE必須能快速的響應多個用戶的同時查詢操作,而且用戶數目的增加并不應導致性能明顯下降。
4.數據的 *** 調度問題
即解決數據 *** 化的問題。 *** 化是數據管理的必然趨勢,它可以解決很多的實際問題,比如,數據的共享、數據的安全性等?;谝环N特定的數據庫(比如,ORACLE)來管理空間數據,要實現 *** 化的功能,從實現方式上來劃分有兩種解決方案: 利用數據庫內部的 *** 化功能;在自己的程序中解決 *** 化的問題。
為了降低 *** 的傳輸fi,提高系統的性能,必須對大數據量的空間數據進行壓縮。對于數據的壓縮,具有很多算法。所以采用數據壓縮是降低存儲空間和減輕 *** 負載的有效途徑。數據壓縮以后,在 *** 上傳輸,還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空間數據的檢索,可能返回一個很大的記錄集,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條記錄。例如,査詢全國水系,就有大大小小的河流。檢索出來的記錄集如何傳送到客戶端呢?如果客戶端需要把整個記錄集全部接受下來,將會極大的消耗系統資源。并且,數據的傳輸耗費時間長,客戶端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等待。異步傳輸和客戶端緩存的技術,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5.數據安全性的問題
要解決數據被非法用戶訪問、破壞以及系統在自身的運行中癱瘓后,數據的恢復問題,都是數據安全應該解決的問題。SDE的安全性可以有兩種途徑來達到:一是SDE不設安全機制,而是直接使用DBMS的安全機制;二是建立SDE自身的內部安全機制。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c104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