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因特網實現了計算機硬件的連接,萬維網實現了網頁資源的連通,而網格(Grid)是利用高速國際互聯網或專用 *** 把地理上廣泛分布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通信資源、 *** 資源、軟件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等連成一個邏輯整體,最終使用戶在網格這個虛擬組織環境上進行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島和資源孤島。網格技術作為新一代的Web技術,必將深刻影響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網格計算為數據密集型空間分析提供了計算資源支持,數據網格為海量空間數據分布式存儲、管理、傳輸和分析提供了一體化的解決 *** 。
美國計算網格的領導人伊安?福斯特認為,網格是構筑在互聯網上的一組新興技術,它將高速互聯網、高性能計算機、大型數據庫、傳感器、遠程設備等融為一體,為科技人員和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資源、功能和交互。互聯網主要為人們提供電子郵件、網頁瀏覽等通信功能;而網格的功能則更多更強,它能讓人們透明地使用計算、存儲等其他資源。目前網格的研究主要在美國和歐洲。美國 *** 用于網格技術的經費已達5億美元;英國 *** 已投資1億英鎊。美國軍方正規劃實施“全球信息網格”,預計在2020年完成。隨著網格研究的發展,信息產業界^大公司也相繼公布了網格的研究開發計劃。如1BM公司宣布,將投資40億美元開發網格計算創新計劃;Sun公司則在2000年9月公布了其網格引擎(Grid Engine)軟件。國際上的網格研究主要采用開放源代碼、公開合作的模式。目前比較有影響的研究計劃有:美國Argonne國家實驗室的Globus、美國宇航局的信息動力網格(Information Power Grid)、英國的國家網格(UK National Grid),以及歐盟的歐洲網格 (Eurt-Grid)等。總之,Grid的發展增進了國際間分工合作與資源整合,可以共同處理基本粒子物理、生物基因體與蛋白質體,乃至宇宙起源等更大尺度的問題;突破空間障礙建立共享資源、應用工具與知識的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透過虛擬組織可彈性地形成各種議題取向的合作機制;有效管理分散于各機構的異質(heterogeneous)資源,促進資源分享與利用;整合互聯網上的計算資源,匯整為遠超過單一計箅系統甚至單一機構所能提供的計算能力,有助于科學家處理更大尺度、更復雜的問題,建構安全穩定的資料存儲與共享機制。許多專家都認為,網格將無處不在,未來的整個世界都將被包裹在網格之中。Sun公司網格計算總監Wolfgang Gentzsch博士說: “網格終將會繼WWW或Internet成為企業連接的管道,雖然可能需要十年的時間,這是業界的趨勢。”
近年來,隨著GIS應用的廣泛和深入,已建立了一大批應用地理信息系統。隨著 *** 技術的發展和實際的需要,這些分散的系統要求集成運行,以實現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高運行效率;同時,G1S作為和計算機技術密切相關的科學領域,其發展必將受到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影響,基于網格計算技術理念的Grid GIS的研究和開發目前已成為GIS 領域最受關注領域之一。對Grid GIS體系結構及集成關鍵技術的研究,探索Grid GIS的發展、Web GIS及其并行處理技術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68c1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