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柵格數據模型中,地理空間被劃分為規則的網格單元,稱為像元或柵格(cell)??臻g位置由柵格的行列號表示,而地理空間中的物體由若干柵格描述,比如一條道路由值為道路編碼的柵格連接組成。柵格的大小反映了數據的空間分辨率,比如30米空間分辨率意味著一個柵格代表實際30x30平方米地表范圍內的情況。如本書引論中所述,柵格數據模型的設計思想是將地理空間看作一個連續的整體,而在這個空間中每個位置都有屬性的定義。
在柵格結構中,點用一個柵格表示;線狀地物則用沿線走向的一組相鄰的柵格表示,每個柵格最多只有兩個相鄰單元;面狀地物用標記有區域屬性的相鄰柵格的 *** 組成,每個柵格可以有多于兩個的相鄰單元(下圖所示)。任何以面狀特征分布的對象,如土壤類型、植被覆蓋、土地利用等,都可以用柵格數據模擬。遙感影像就屬于典型的柵格結構,其中每個像元的數字表示影像的灰度等級。
柵格數據結構的特點是屬性明顯、定位隱含,即數據直接記錄屬性值,而所在位置則根據行列號轉換為相應的坐標。由于柵格結構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的,因此其所表示實體的位置很容易隱含在網格文件的存儲結構中,每個存儲單元的行列位置可以根據其在文件中的記錄位置得到,而行列坐標可以很容易地轉換成任意坐標系下的坐標。
由于柵格結構采用行列、陣列記錄方式,容易為計算機存儲、操作和顯示,因此這種數據結構容易實現、算法簡單、表現直觀,特別是易于同遙感影像結合處理,給地理空間數據處理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c5b6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