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SQL語句難以實現基于空間信息的查詢,此類查詢都由GIS軟件來實現,通常包括拓撲關系的查詢和距離查詢兩類。拓撲關系的查詢是查找圖形和圖形之間的空間關系,比如所有位于河流二級階地上的遺址;距離查詢實質就是緩沖區查詢,比如所有距離高速公路500米之內的遺址。
1.拓撲關系查詢
在考古學和文化遺產管理中圖形之間的拓撲關系主要有三類: 點與面、線與面和面與面。
點與面關系的查詢最為常見,這類查詢常解決的問題諸如: 某地有多少裴李崗時期遺址處于河流的二級階地;查找調查區域內發現的所有龍山文化時期的遺址;從某遺址可以看到多少個同期的其他遺址 (可以處理為多少個其他遺址點包含在該遺址的視域范圍內)?在GIS軟件中有多種 *** 可以實現點與面拓撲關系的查詢,比如從點出發做一條射線,看這條射線與多邊形的交點數: 交點為奇數則點在多邊形內,交點為偶數則點在多邊形外(特殊情況除外)。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線與面的關系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指的是線段與面的關系,而不是直線與面的關系。線段與面的關系比點與面的關系要復雜的多,包括整條線段都在面內、整條線段都在面外和部分線段在面內三種情況。而部分線段在面內又有兩種情況:線段一個端點在面內另一個端點在面外、線段兩個端點都在面內、線段兩個端點都在面外。GIS提供了計算這些復雜關系的工具,主要是依據線段端點與多邊形之間的關系。但在實際應用中,GIS軟件常常用如下三個概念查詢線與面的拓撲關系: 線包含在面內(contain),比如某遺址保護區內有多少條保護性通道;線不在面內(exclude),比如查詢并刪除遺址保護區外的所有道路;線與面交叉(intersect),比如某高速公路通過某遺址保護區的長度是多少。
面與面的關系也比較復雜,主要有四種: 包含、相交、相鄰和相離。實際上,GIS在處理面與面之間關系時主要是通過多邊形之間的交點的定義來實現,但遇到類似于中間有孤島空缺的多邊形時會更加麻煩。實踐中,我們常常遇到的面與面之間關系查詢的實例也較多,比如研究區域內的可耕地面積百分比是多少?遺址1小時資源域內坡度小于4度的面積有多少?實踐中,面與面的關系查詢常采用柵格統計來實現。
2.緩沖區查詢
緩沖區查詢即距離查詢,是以GIS圖層的圖形為基礎,計算其周圍一定距離范圍內的緩沖區多邊形圖層,然后通過分析該圖層與目標圖層的疊加和拓撲關系,進而得到所需結果。它是用來描述地理空間中兩個物體距離相近程度的重要 *** 。
從點、線、面出發都可以建立緩沖區,其中從點出發建立的緩沖區為一個圓形,從線段出發建立的緩沖區為一個條帶,而從多邊形出發建立的緩沖區則為環形。緩沖區分析的結果可以是矢量圖層,也可以是柵格圖層,有兩種數據記錄 *** :之一種是單一型的緩沖區,即一個圖形只生成一個緩沖區;第二種是多重緩沖區,即按照固定的距離間隔數值生成環狀的緩沖區帶。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45cf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