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包括它所依賴的計算機系統、地理信息管理和分析軟件以及維護地理信息系統的人員。
1.地理信息系統的計算機系統
由于不同類型的地理信息系統所需要的計算機系統環境的不同,同時涉及多種外設,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以便對地理信息系統的計算機系統有一個總體概念,把地理信息系統所涉及的軟硬件用表描述。
硬件 | 數據采集設備 | 外業設備 | 空中設備 | 衛星、攝影測量飛機等。 |
地面設備 | 衛星數據接收站、GPS接收機、全數字測適儀器、數字照相機(攝影機)等。 | |||
內業設備 | 數字化儀、掃描儀、全數字攝影測量儀器、解析測圖儀、鼠標、鍵盤等。 | |||
數據處理設備 | 工作站、單機等。 | |||
信息輸出設備 | 可視化輸出設備 | 顯示器、投影儀、虛擬現實設備、全息成像設備、打印機、繪圖機等。 | ||
非可視化輸出設備 | 磁盤、光盤及其管理設備等。 | |||
信息傳輸設備 | 局域 *** 設備 | |||
Internet *** 設備 | ||||
軟件 | 操作系統 | Unix、Windows-NT、Linux等。 | ||
應用軟件 | CIS工具軟件的二次開發語言、匯編語言、離級編程語言等。 | |||
支持軟件 | CAD軟件、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如遙感圖像處理軟件)等。 |
2.地理信息系統功能的結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總體上分為數據采集與轉換、數據管理與査詢數據分析和地理信息可視化四個部分。所有這些功能中,數據管理是核心。數據采集與轉換包括地圖的數字化和掃描、數據編輯、來自不同系統的地理信息的轉換、數據的一致性檢測和誤差評價、地理空間數據的綜合等;數據管理與査詢包括地理信息的管埋和維護、地理空間目標的簡單查詢和基于空間分析的復雜査詢;數據分析包括空間現度分析、空間關系分析、空間模擬、地理過程模擬等,地理信息系統的分析功能據用戶的需要而定;地理信息可視化包括地圖的生產、圖表輸出虛擬可視的地理空間環境等。
3.地理信息系統的人員結構
區域性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量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區域的地理環境也在改變,地理數據庫必須隨時更新,以保證地理數據的現勢性,這必然需要人員管理和維護地理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也涉及大量的不同專業人員。從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到日常運行所涉及的主要人員如下:
- 系統分析與設計人員:完成地理信息系統的模塊設計、系統環境設計和地理信息指標體系設計。
- 系統軟件工程師:完成地理信息系統中各個模塊的功能設計,以及各種功能的算法設計,并設計數據處理流程圖。還必須完成系統的集成。
- 程序員:依據設計好的算法和數據處理流程圖,完成程序的設計和調試。
- 數據采集和編輯人員:按照數據采集和編輯的操作手冊,完成地理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輸人和編輯。
- 數據檢査和精度分析人員:檢査新建立的地理數據庫中數據的正確性,并建立數據改正意見表,讓數據采集和編輯人員迸一步修改。
- 系統日常使用人員:按照系統操作說明,完成日常的業務處理。
- 系統維護人員:維護系統的軟硬件設備,維護、更新地理數據。
依據地理信息系統的大小,這些人員可多可少,但這些人員的總體任務都必須完成。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bcf1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