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達空間實體,除了抽象化的幾何形體外,還要包括其非空間特征的信息描述,整體上看,主要包括空間實體識別碼、位置、實體特征、實體角色、行為或功能特性等。
1.描述地理要素空間性的信息
該信息指用空間位置、方向、角度、距離、面積等描述物體幾何形狀特征的倌息,位置信息常用坐標值的形式給出,當然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描述,如郵政編碼或文字描述,但不精確。也包括相連、相鄰、包含等空間關系信息,維數也是空間信息的一種。
2.描述地理要素非空間性的信息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除了空間性的信息,有些非空間性信息必須具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識別碼:識別碼對每個實體進行標識,是唯一的,用于區別同類而又不同的實體。某種情況下,同一實體在不同時間用不同的識別碼描述,如上行和下行的公共汽車線路。
實體的行為和功能:在數據采集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實體的靜態描述,還要收集那些動態的變化,如島嶼的侵蝕、水體污染的擴散、建筑物的變形等,從而指明該地理實體可以具有哪些行為和功能。
屬性:屬性是實體已定義的特征,如道路的寬度、路面質量、車流量、交通規則等,指明該地理實體所對應的非空間信息。
類型:指明該地理實體涵于哪一種實體類型,或由哪些實體類型組成,通常由分類碼標識實體所屬的類別。
說明:用于說明實體數據的來源、質量等相關信息。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c0f6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