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末,為了有效地管理全球多分辨率數據,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許多學者研究了基于正多面體剖分 的球面格網數據模型。基本 *** 是把球體的內接正多面體 (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 的邊投影到球面上作為大圓弧段,形成球面三角形 (或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邊覆蓋整個球面,作為全球剖分的基礎;然后對球面多邊形進行遞歸細分,形成全球連續的、近似均勻的球面層次格網結構。它克服了經緯度格網非均勻性和極點奇異性的缺陷,在全球范圍內是無縫的、穩定的和近似均勻的,成為目前構建全球層次格網模型的有效工具之一。
基于正多面體的球面格網具有規則性、層次性和全球連續性特征,既有效避免了經緯度格網表達全球數據時出現的數據冗余問題,又克服了變間隔經緯網和球面不規則TIN格網無法進行層次關聯的缺陷。另外,其格網地址碼具有唯一性與區域獨立性,既表示了空間位置,也明確表達了比例尺和精度,具有處理全球多分辨率海童空間數據的潛在能力。
但是,由于網格地址碼隱含地表達空間位置,在頻繁處理全球多分辨率數據的過程中,對地址碼與經緯度坐標的轉換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存的算法在速度和編碼方案上還存在一些缺陷。從數據結構上看,多面體剖分模型,一般是采用三角形四叉樹層次結構作為全球空間數據管理的基礎,而傳統數據輸出(屏幕和地圖)經常是長方形的,部分輸入數據(如遙感影像)是正方形(柵格)的,這不利于充分利用原有數據資源和新舊基礎數據的連續。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0cb1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