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GIS的實現中,傳統的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可以進一步 細化為兩種模式:局域網下的客戶端/服務器模式(簡稱C/S模式)、三層或多層體系結構的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簡稱為B/S模式)。
在C/S模式中,客戶端主要功能是管理用戶接口,處理應用邏輯,產生數據庫請求,向服務器發送,并從服務器接受結果。服務器則是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來集中管理應用程序的各種數據。這種結構具有強大的數據操縱和事務處理能力,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 和約束完整性。但C/S模式開發和管理成本較高,客戶端龐大,系統使用復雜,難以適應異構環境下大訪問量、大數據量的需求。
為了進一步減輕客戶端和服務器的壓力,較好地平衡負載,在 *** GIS的實現中,傳統的客戶端/服務器體系結構可以演化為 “客戶端——應用服務器——數據服務器”三層結構(B/S模式)。數據表達部分放在客戶端,數據處理部分配罝在應用服務器,數據管理部分由數據服務器負責。這樣,服務器端實現應用層和 數據層,而用戶端界面為Web瀏覽器,或符合Web標準的客戶端及其 他組件,用戶通過客戶端界面向服務器端提交服務請求,服務器將處理結果通過 *** 傳給客戶端。在三層結構的基礎上,對數據處理和管理部分進一步進行了擴展,進一步細化出多層結構。例如數據處理部分可以被分布在多臺服務器上完成,同樣數據管理部分也可以分布在多臺數據服務器上,由不同的數據庫管理系統進行管理。
分布式服務架構成為目前 *** GIS系統發展的主流。在經歷了早期的基于分布式對象技術的緊密耦合型的 GIS服務結構后,目前 *** GIS體系結構朝著基于Web服務 的空間信息服務架構發展。Web服務以XML語言為基礎,引入了地理標注語言作為數據傳輸。其基于HTTP協議,完全為Web設計,服務間松散耦合,這就使開放程度 大幅度地增加了。GIS組件可以重用,GIS服務可以重新部署,不同的服務之間,數據和服務可以共享,并且規范和定義了 操作空間數據的共享操作算子和邏輯表達式。此時的GIS系統應用領域迅速擴大,應用深度不斷提髙,開始具有大型資源信息共享能力。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4dbf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