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據采集
主要用于獲取數據,保證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中的數據 在內容與空間上的完整性、數值邏輯一致性與正確性等。一般而論,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的建設占整個系統建設 投資的70%或更多,并且這種比例在近期內不會有明顯的改變。因此,信息共享與自動化數據輸入成為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的重要內容。
2.數據處理
初步的數據處理主要包括數據格式化、轉換、概括。數據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數據結構的數據間的變換;數據 轉換包括數據格式轉化、數據比例尺的變化等;制圖綜合(Generalization)包括數據平滑、特征集結等。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3.數據存儲與組織
地理數據存儲與組織涉及到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組織。柵格模型、矢景模型或柵格/矢量混合模型是常用的空間 數據組織 *** 。如何在計算機中有效地存儲和管理這些數據,是GIS的基本問題。空間數據結構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 系統所能執行的數據與分析的功能。在地理數據組織與管理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將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融合于一體。
4.空間査詢與分析
空間査詢是地理信息系統以及許多其他自動化地理數據 處理系統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分析功能;而空間分析是 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功能,也是地理信息系統與其他 計算機系統的根本區別。
(1)空間檢索
包括從空間位置檢索空間物體及其屬性和從屬性條件集 檢索空間物體。空間索引是空間檢索的關鍵技術,如何 有效地從大型的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中檢索出所需信息,將影響地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空間物體的 圖形表達也是空間檢索的重要部分。
(2)空間數據計算、分析
通過地理信息系統的計算功能,過去要用手工來解決的 一些問題,如位置數據的采集、區域面積與周長的量算、空間位置之間的距離置算等,現在可以很方便地完成。
(3)空間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是在地理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分析和解決現實 世界中與空間相關的問題,它是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深化的 重要標志,是地理信息系統區別于其他計算機系統的 重要標志。地理信息系統通過地理模型分析從空間數據中 提取有用信息,達到地理分析和輔助決策的目的。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f943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