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1994修訂)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深圳經濟特區城市建設檔案(簡稱城建檔案)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建設部及國家檔案局的有關規定,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具體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城建檔案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應歸檔保存的各種圖紙、圖表文字材料、模型、樣品、照片、影片、錄相、錄音等技術文件材料的總稱。它是歷史的原始真實記錄,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及信息資源。第三條 城建檔案工作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凡在特區內進行城市建設、管理的各機關、部隊、院校、團體、企事業單位都應依照本規定搞好城建檔案工作。第四條 特區城建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制度、同一標準、集中分級管理的原則。第二章 管理機構和職責第五條 市城建檔案管理處是市 *** 管理城建檔案的專門機構;市城建檔案館是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城建檔案的科技事業單位。兩部門合署辦公,歸口市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領導。業務上受市檔案局指導。其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集中統一管理和指導全市的城建檔案工作;起草、制定城建檔案工作法規性文件、標準、規范;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全市性的檢查評比;協調城建檔案工作與其它工作之間的關系。
(二)參加城市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審查接收需長期、永久保存的城建檔案。
(三)對接收進館的檔案進行科學的系統管理;積極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科研等工作提供服務。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四)利用聲像、影視等手段廣泛積累城市建設的檔案材料,不斷豐富館藏。開展編研工作,使市城建檔案館成為儲存、利用、咨詢和交流城市建設信息的中心。第六條 各區、建設系統的各局、集團(總)公司有關專業公司和施工單位應分別設立城建檔案室,建立以市城建檔案館為中心,各單位檔案室為基礎的檔案管理網。第七條 各城建檔案室應建立和健全城建檔案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配備庫房和必要的裝具,確保工作的正常開展。其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收集本單位的城建檔案材料,并進行系統整理、編目、科學排列,做到查找方便,為本單位生產、建設、管理及科研提供服務。
(二)檢查、督促、指導所屬單位的城建檔案工作,并參加本單位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
(三)根據本規定,按時向市城建檔案館移交檔案。接受市城建檔案管理處的業務指導。積極參加市城建檔案系統組織和各項活動。第三章 管理范圍第八條 深圳經濟特區城建檔案分兩級管理,市城建檔案館為一級管理單位,各單位城建檔案室(或綜合檔案室)為二級管理單位。第九條 市城建檔案館接收管理以下檔案:
(一)市政、公用工程檔案,包括:道路、隧道、橋梁、鐵路、港口、碼頭、機場、防洪、涵洞、電訊、消防、供電、供水、排水、供氣、供熱以及地下各種管線工程(含部隊、公安、海關、邊檢等所有的直埋通訊線路)和文教、衛生、廣播、電視、體育、環保、環衛、城市雕塑等市政公用設施檔案;
(二)本市確認的重點工程的檔案;
(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辦公、商業、住宅、綜合樓等其它單位建設工程的檔案:
1、十層以上(含十層);
2、投資在五百萬元以上(含五百萬元);
3、建筑面積一萬平方米以上(含一萬平方米)。
(四)設計新穎、有特色的建筑工程和具有紀念性的新、老建筑和構筑物的檔案。
(五)住宅區、工業區總體檔案材料(見歸檔范圍細則)、同一類型的單體建筑檔案。
(六)規劃檔案,包括:
1、總體規劃;
2、分區規劃;
3、詳細規劃;
4、專業規劃;
5、工程規劃;
6、編制規劃所依據的基礎材料。
(七)測繪檔案,包括:
1、控制測繪成果;
2、地形測量;
3、攝影測量、航測相片;
4、地質勘察資料。
(八)土地管理檔案,包括:
1、土地利用規劃;
2、土地劃撥和土地拍賣材料;
(九)建筑及施工管理檔案,包括:
1、方案審批;
2、建筑報建許可證;
3、招、投標材料;
4、施工批準書;
5、質量、安全檢查評比材料;
6、竣工驗收、質量評定匯總材料;
7、施工隊伍注冊材料;
8、優質樣板工程評定材料;
9、施工統計報表。
(十)產權檔案
(十一)環境保護檔案,包括:
1、城市環境保護規劃;
2、城市環境污染源的調查及監測統計,環境評價材料;
3、環境治理工程材料;
(十二)住宅管理檔案,包括:
1、住宅區維修、改建竣工檔案;
2、房改有關文件材料;
3、批準房屋出售的有關材料;
(十三)城市管理檔案,包括:
1、城市園林綠化、名勝古跡檔案;
2、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分布材料;
3、在城市管理方面獲得省級以上的榮譽材料;
4、頒發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法規。
本條(一)至(四)項規定的工程按歸檔范圍要求報送 *** 完整的竣工檔案和系統的照片、錄像檔案,沒有條件拍攝的單位,可委托市城建檔案館或有關單位拍攝。
本條第(十)項規定的產權檔案,由于使用頻繁,設專門庫房,由產權管理部門派人管理,接受市城建檔案管理處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并定期向城建檔案管理處報送有關統計報表。
深圳測繪乙級資質辦理流程復雜么?
資質參謀
名字即電話
王工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原件或者掃描件):
(一)《測繪資質申請表》;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三)法定代表人、測繪負責人的簡歷及任命(聘任)文件;
(四)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名冊、任職資格證書、任命(聘任)文件、勞動合同、畢業證、身份證等證明材料;
(五)單位在職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名冊(包括姓名、性別、民族、職稱、職務、學歷、畢業學校及時間、專業、身份證號碼、備注等);
(六)符合規定數量的測繪儀器設備統計表、測繪儀器檢定證書、購買發票或者調撥單等證明材料;
(七)測繪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考核認定材料;
(八)測繪生產和成果的保密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工作機構和基本設施等證明材料;
(九)單位住所及辦公場所的證明材料;
(十)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業績及獲獎證明(初次申請測繪資質可不提供);
(十一)反映本單位自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后測繪產品質量定期檢驗報告等質量合格證明材料(初次申請測繪資質可不提供);
(十二)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
具體流程如下
1、測繪專業技術人員的社會保險證明材料;2、工作單位調動的測繪專業技術人員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材料;3、企業章程、股東會議紀要,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文件;4、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1、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向縣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并提出初審意見提出測繪資質申請;
2、測繪資質受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日內作出受理決定。
3、測繪資質審批機關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或者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4、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批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5、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作出擬批準的書面決定,向社會公示7日,并于作出正式批準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資質管理,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必須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第三條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其中,甲級測繪資質包括甲(特)級和甲級。
各等級測繪資質的具體條件和作業限額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見附件)。第四條 測繪資質審查實行分級管理。
國家測繪局為甲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甲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為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委托市(地)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的受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和管理。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審查。第五條 測繪業務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海洋測繪(含港口和內陸水域測量)。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的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設施;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四)獨立的法人單位,并有固定的住所。第七條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國家測繪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國家測繪局。
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市(地)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第八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原件或復印件):
(一)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三)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四)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畢業證書、身份證;
(五)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六)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七)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八)單位住所證明;
(九)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十)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九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并對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第十條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受理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形式的,或者申請單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其申請。否則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第十一條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對申請單位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或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第十二條 對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查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并于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應當向申請單位說明理由。第十三條 《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其式樣由國家測繪局統一規定,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測繪資質證書》編號形式為:等級+測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順序號。
測繪單位測繪成果及檔案管理制度
房產測繪成果質量管理制度 之一條 質量管理方針優質測繪,高效創新,誠信為本,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用戶的需求,信守合同,遵守承諾,為用戶提供適用、可靠的測繪資料和先進可行的設計成果;以高質量的測繪產品和服務;達到用戶的完全滿意。培養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備, 訓練有素的管理人才和測繪科技人才的測繪隊伍;保持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營造適宜的生產環境;提高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持續改進質量管理;堅持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所,提升核心競爭力,在科技和質量方面保持行業先進水平. 第二條 質量管理目標質量——交付測繪產品合格率達 100%;信譽——保證測繪合同履約率達 100% ;服務——追求用戶滿意率達 100% ;科技——始終保持行業的先進水平為實現我所的質量目標。 第三條 測繪生產質量管理 測繪生產質量管理是指測繪單位從承擔測繪任務,組織準備,技術設計,生產作業直至產品交付使用全過程實施的質量管理. 它貫徹 "質量之一, 注重實效" 的方針,以保證質量為中心,滿足需求為目標,防檢結合為手段,全員參與為基礎,促進本單位走質量效益的發展道路.制定制度如下: 1,外業生產管理 A, 外業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操作各種測繪儀器熟悉并理解作業依據的測量規 范及項目的技術設計書內容. B,對技術設計書有關條款如有不同意見,不得擅自修改,應報單位復議, 作業中應嚴格按照規范和技術設計書的要求操作. C,測量使用的儀器設備應良好運行,并按規范規定的檢驗項目對儀器進行 檢驗.全站儀,精密水準儀應每年一次,送省技術監督局檢定. D,儀器必須有專業人員操作,任何未經培訓并沒有上崗證的人員均不得使 用儀器,儀器操作應按規范要求進行,操作人員應培養正確的操作習慣,不當操 作造成儀器損壞或測量成果不合格者,以待崗培訓的方式處理. E,注意生產安全.牢固樹立生產安全的概念,生產作業中時時不忘安全. F,測量工作結束后,應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交外業組長復查,復查合 格后,提處質檢組,外業觀測記錄應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各專業外業工作結束 后,應提交規范的成果資料. 2,內業生產管理 A,由專人負責檢查外業觀測記錄數據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的格式,閉合差是否超限,若檢查不合格,應補測或重測. B, 內業作業人員應嚴肅認真, 一絲不茍, 嚴格按規范規定的要求整理數據. 內業計算資料均應有計算人,復核人,審核人簽名. C,內業作業中有不清楚的地方,絕不能憑主觀推測處理,應詢問外業人員確認,或如有必要親赴作業現場確認. D,內業操作中使用的軟件應驗證,作業員應熟練掌握軟件的使用 *** ,避 免丟失數據或錯誤發生. E, 內業工作結束后, 應會同外業組長編寫本次工程的技術總結及測繪報告, 迎接質檢組的質量檢查. 第四條 測繪技術質量管理 (1)接受測量任務后,應組織技術人員踏勘現場,收集資料,起始點資料應由甲方以書面形式簽字蓋章后,才能交外業組. (2)根據甲方要求和工程實際情況,以規范為依據,編寫測量任務書和技術設計書,可以指定一人起草,再由測繪管理技術人員會審,編寫結束后簽名. (3)應定期組織測量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段引進和吸引新技術新 *** ,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 (4)應加強對技術工人的培訓和實踐,積極響應勞動管理部門推行的持證上崗制度,技術工人必須持證上崗. (5)不斷研究開發新的技術應用,針對實際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相應的解決辦法,鼓勵動腦筋,想辦法,努力把每個環節做到規范化,以提升整個 單位的技術水平. (6)一個測繪工程結束后,都應提交完整的資料并歸檔,應十分重視資料整理工作 ,對不完整或不合格的資料應堅決重做. (7)測量成果和資料不得私自提供他人,應嚴守保密制度如發現私自提供他人測量成果者,以批評教育或下崗的方式處理,情節嚴重者由黨政部門按黨紀國法處理. 測繪質量管理. 第五條 測繪產品質量管理. A,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每個員工都必須有自覺的質量概念,產品質量是一把尺子,質量好壞代表了單位的形象和綜合管理水平,應推廣全面質量管理. B,外業組嚴格按規范和技術設計書的要求作業,嚴把質量關,外業記錄應全面推行電子記錄方式作業,外業觀測應遵守各類工程對氣象因素的要求,決不能蠻干. C, 儀器精度是測量精度的重要保證, 因此測量前的儀器檢查是十分重要的. 全站儀必須檢查其測距精度,水平角,垂直精度,十字絲位置是否正確,垂直誤 差,分叉誤差等,如發現不合精度要求,必須立即改正或送修.水準儀必須檢查 圓盒水準氣泡,管水準氣泡,十字絲,I角,特別是I角的檢查,發現問題,必須改正或送修.測深儀必須做比對測量,如測深不準,要立即校正或送修.所有檢查項目要有記錄,有簽字,有問題的要有匯報,有處理意見. D,嚴格執行"兩級檢查,一級驗收"的制度,外業組自檢,質檢組復檢, 總工室驗收. E,測量工程應編寫相應的測量成果或測量技術報告,并履行驗收手續. 第六條 測繪產品質量檢查的糾錯與更正 為了確保成果,成圖的質量,作業小組在測圖過程中必須做好經常性檢查. 做到各項目檢查:每個項目測圖結束,檢查本站所測房產要素,地物,房屋有無錯誤和遺漏,用儀器檢查鄰站所測部分界址點是否有錯誤,及時糾正;本幅圖的室外工作結束后,作業小組還應對本幅圖作一次全面的檢查,以保證成果成圖質量。 第七條 質量管理活動 1,評選"質量信得過班組" 2,評選"優秀測繪工程項目"活動 3,評選"優秀測量能手"稱號活動 4,邀請測量專家對單位進行技術指導 5,與其它測量單位進行技術交流 第八條 遠期目標 爭取完成 ISO 質量體系認證以及計量認證這兩項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