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規定提供虛假的資料怎么處罰
公司法提供虛假的資料的處罰是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之一百九十八條
【虛報注冊資本的法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給行政機關提供虛假材料逃避行政處罰的單位或個人如何處罰?
給行政機關提供虛假材料逃避行政處罰的單位或個人會受到以下處罰,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一)隱藏、轉移、變賣或者損毀行政執法機關依法扣押、查封、凍結的財物的;(二)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提供虛假證言、謊報案情,影響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辦案的;(三)明知是贓物而窩藏、轉移或者代為銷售的;(四)被依法執行管制、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在緩刑、暫予監外執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人,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
提供虛假材料注冊公司的處罰
一、正面回答
1、對提交虛假材料或采取其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
2、對構成犯罪的單位處以罰金,并對其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分析
虛假材料指的是偽造,或者是虛構的材料,也就是不真實的材料,虛假材料是以弄虛作假的手段獲得的,目的是為了實施欺騙性行為。提供的材料本身就是偽造、變造的,肯定是虛假材料,利用虛假的證據來獲得非法利益,偽造證據,虛構事實,涉嫌詐騙。
三、提供虛假材料注冊公司的危害有哪些?
1、不能取得注冊登記,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注冊登記的,工商機關可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注冊登記,并給予警告;
2、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申請人以欺騙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登記的,作出注冊登記決定的工商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注冊登記,并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