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測繪院,福建省國土測繪院,福州市勘測院,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都是事業單位嗎?效益,待遇,發展
省測,福州勘測院,省交規院都在福州,國土測繪院在廈門
要看你是學什么專業的
首先福州市勘測院是沒有事業編制的,從1999年起就不再入編,除老員工以外,其他都是合同制,現在是叫事業單位企業管理,效益是不錯的,待遇的話估計剛來工資就1000多,績效工資4000-7000左右,正常新人之一年七七八八加起來5-6萬吧 如果做得好的會多一點
省測繪院是測繪局下屬的事業單位,是有編制的,應該說發不了財也餓不死,好歹有編制有保障,但是效益肯定是不如福州市勘測院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省交規院還是比較牛B的,但是如果你是學測繪類,建議你還是不要去的好,測繪在那里不受重視,活也不多,大部分測繪工作他們都是委托測繪單位完成,如果你是學交通設計的,能進,那是很不錯,除了累點,收入還是不錯
國土測繪院,前身是八閩測繪院,現在改個名字比較好聽,不過好歹也是甲級單位,在廈門,廈門城市可要比福州好多了,好像也是有事業編,我以前有個同學就入編了,待遇一般吧,估計應該和省測差不多
至于發展,就看你個人,是金子哪里都會發光是不
哥們手打了這么多字,給分吧,呵呵
我國測繪資質的分類和業務范圍有哪些?
專業標準包括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專業范圍及專業子項
1.大地測量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位置數據服務是指通過若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數據中心及數據通信 *** 等組成的系統提供位置數據服務的活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包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GPS、GLONASS、GALILEO等。
2.測繪航空攝影
一般航攝包含膠片航空攝影、數碼航空攝影、機載激光掃描、機載SAR成像。
3.攝影測量與遙感
從事高分辨率衛星影像處理與提供的單位,應當取得攝影測量與遙感內業專業子項的測繪資質。
4.地理信息系統工程
地面移動測量是指利用集成在地面移動載具上的多種傳感器,在移動狀態下采集各種實景地理空間信息及數據后處理的活動。
5.工程測量
(1)規劃測量包含城鄉規劃定線測量、城鄉用地測量、規劃檢測測量、日照測量。
(2)變形形變與精密測量包含精密工程測量、變形(沉降)觀測、形變測量。
(3)線路與橋隧測量包含線路工程測量、橋梁測量、隧道測量。
6.海洋測繪
(1)在內陸江河湖泊等水域從事海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取得海洋測繪專業范圍的相應專業子項。
(2)海洋工程測量包含底質測量、浮泥測量、淺地層剖面測量、水下管線測量、港口與航道工程測量。
7.互聯網地圖服務
(1)互聯網地圖服務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定位、地理信息上傳標注、地圖數據庫開發三項內容。通過無線互聯 *** 調用的地圖也屬于互聯網地圖服務范疇。
(2)地理位置定位是指將空間坐標與互聯網地圖相應位置進行匹配,并進行地圖可視化表達的服務。
(3)地理信息上傳標注是指允許用戶在互聯網地圖上填寫其感興趣的信息并與他人分享的服務模式。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稱、地址、分類、屬性、影像、評論等。
(4)地圖數據庫開發是指互聯網地圖服務單位開發互聯網地圖數據庫和有關服務功能,供使用者調用、開發。從功能上包括但不限于地圖顯示、地圖標繪、地圖搜索、公交換乘、行車路線、地理編碼、逆地理編碼等地圖服務,從形式上包括但不限于API、Web Service、SDK等各種類型的地圖接口調用服務。
請問大俠,如何申請北斗的運營商資質
北斗導航民用服務資質是由總參測繪導航局下屬福建省福州市北斗資質測繪局的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和授權的福建省福州市北斗資質測繪局,目前國內具備此資質的福建省福州市北斗資質測繪局,福建省福州市北斗資質測繪局我知道的有北斗星通、西安航華(西安航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人民 *** 第1001工廠下屬子公司)、國騰電子、中國衛星,這些都是級別較高的分理級運營商,有權發展下屬終端級運營商的,如果福建省福州市北斗資質測繪局你申請不到分理級,就找這些分理級的單位給你授權終端級,都是可以做事的。
北斗導航歸哪個部門管理
法律分析: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聯合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局、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有關單位共同實施的跨部門、跨地區重大項目,將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共建共享”的原則,構建全國一張網,實現部門間、地區間和用戶間資源統籌、數據共享。計劃分兩個階段實施,2015年底前將建成框架網和部分區域加密網基準站 *** ,并投入運行,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2018年底前將建成全國范圍區域加密網基準站 *** ,提供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后處理毫米級的高精度位置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第十一條 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監督管理工作。
林徽因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冰心:“她很美麗,很有才氣。”比較林徽因和陸小曼時,更以為林徽因“俏”、陸小曼不俏。與林徽因一起長大的堂姐堂妹,幾乎都能細致入微地描繪她當年的衣著打扮、舉止言談是如何地令她們傾倒。(陳鐘英:《人們記憶中的林徽因——采訪札記》)
張幼儀:當她知道徐志摩所愛何人時,曾說“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復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張邦梅:《小腳與西服》)
文潔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曾出現過像達·芬奇那樣的多面手。他既是大畫家,又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林徽因則是在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脫穎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她在建筑學方面的成績,無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樹”。(文潔若:《才貌是可以雙全的——林徽因側影》)
卞之琳:“她天生是詩人氣質、酷愛戲劇,也專學過舞臺設計,卻是她的丈夫建筑學和中國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過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協作者,實際卻是他靈感的源泉”。(卞之琳:《窗子內外——憶林徽因》)
費正清:沈從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絕頂聰明的 *** ”,晚一代的蕭離則稱林徽因是“聰慧絕倫的藝術家”。費慰梅認為,林徽因“能夠以其精致的洞察力為任何一門藝術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喜歡熱鬧,喜歡被人稱羨”,這一點也可以從林徽因在文學沙龍上的高談闊論得到印證。費正清晚年回憶林徽因就曾說,“她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這個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場合,所有在場的人總是全都圍繞著她轉”。(費正清《費正清對華回憶錄》)
擴展資料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漢族,福建閩縣(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國著名建筑師、詩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筑師梁思成的之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 *** 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林徽因
北斗導航認證啟動了嗎?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中,終端集成、系統集成等中游環節產值占比為51.92%;下游運營服務占比增長到36.81%,在產業鏈各環節中漲幅最快。
舉國關注“芯片自主”的時下,一批自主研發的北斗芯片登入產業的舞臺。
5月23日至25日,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哈爾濱拉開帷幕,中海達、華大北斗等一批國內企業先后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北斗芯片產品。
過去數年,缺“芯”是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的痛點。如今,隨著一批自主研發的北斗芯片進入市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缺“芯”困局呈現“散點突破”的態勢。北斗芯片研制已實現設計與封裝,實現中國人的獨立自主。這與國內北斗企業長年堅持自主研發路線分不開。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2550億元,較2016年增長20.4%。國內衛星導航設備營銷總規模相較于全球市場,占比逐年提高,已接近15%。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占比為35.4%,達到902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80%,較2016年提高10個百分點。
在產業鏈中下游,國內衛星導航產業更是呈現出“全線覆蓋”的大勢——伴隨著北斗系統建設的推進,北斗技術應用已經突破智能手機、車載導航兩大傳統市場,在多領域多場景實現商業化應用。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2017 年,圍繞與信息產業、汽車電子、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產業交叉點的協同創新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推崇。“北斗+”催生出越來越多的應用新模式,產業融合趨勢愈加明朗。穿戴式設備、新零售、無人駕駛、綜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應用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共建北斗芯片開發平臺
北斗系統對待 GPS 等其它導航系統的邏輯是“兼容”和“自主可控”。一方面,北斗系統不排斥 GPS,探索與GPS等其它導航系統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增加定位精度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中國需要獨立自主掌握衛星導航技術。
一批高精度北斗芯片近日在哈爾濱的集中亮相,是我國北斗產業自主研發前進的又一步。此前的標志性事件是,2017年9月,華大北斗所研發的全球首個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高精度SoC導航定位芯片正式發布。
另一值得關注的事件是,泰斗微電子近日獲得廣東國民凱得創投領投的C+輪融資,總融資額超過1億人民幣,該企業是摩拜單車定位導航芯片的更大供應商。
芯片、板塊、核心器件的研制是上游的重要環節,也是關涉北斗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僅在哈爾濱的會場上,就有中海達、北斗星通、西安希德、華大北斗等企業發布或展示自主研發的北斗芯片,華大北斗還發布了“北斗芯片開發平臺”。
《白皮書》顯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已突破 5 萬件, 首次躍居全球之一位。另據國家導航系統辦公室數據,國產北斗芯片累計銷量突破5000萬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機天線已分別占國內市場份額30%和90%。
但這并不代表中國已經趕超國際強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當前,國產北斗芯片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更低單片價格僅6元人民幣。被視為產業鏈關鍵的設計環節,以及封裝技術,國內企業已實現完全自主化;但另一方面,集成應用能力、圍繞核心芯片的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依然是國內北斗企業的短板。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劉經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端芯片的制作工藝,中國很快會趕上。國內北斗芯片行業的發展,不大可能出現“卡脖子”問題。現在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制作芯片的光刻機技術,二是高密度、高分辨率晶片的材料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當前,不像國外有高通、英特爾、三星等行業巨頭,國內導航芯片研發企業呈現多而散的格局。此外,芯片行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也決定了很難依靠一兩家企業做大做強。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國產北斗導航定位芯片產業發展模式較為封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業自身資源、研發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難以一己之力推動芯片核心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
既然一家做不了,那就放開大家一起做。“北斗芯片開放平臺”這樣的產品正體現了這樣的邏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華大北斗獲悉,這款產品將通過北斗芯片開放平臺面向核心算法研發,開放芯片原始測量數據,為分散的算法研發團隊提供芯片硬件支持,共同打造“國產核心硬件”+“國產核心算法”的國產北斗導航定位芯片“雙核心”研發和產品架構。
《白皮書》指出,借助北斗芯片開放平臺,聯合產業鏈多方研發資源,以一種全新的“聚力”研發模式推動國產北斗導航芯片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將會極大地加快北斗導航定位芯片核心技術的攻克速度,從而促進國產北斗導航定位芯片的應用推廣與產業化規模。
“北斗+”的場景革命
順著“芯片”往衛星導航產業鏈的中下游走,“場景”是繞不開的關鍵詞。也正是有了高精度的北斗芯片,北斗技術更多領域、更多場景的商業化才有了技術基礎。多場景突破,也是GPS在前,北斗產業“后來居上”的重要策略。
這被業內人士稱為“北斗+”。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中,終端集成、系統集成等中游環節產值占比為 51.92%;下游運營服務占比增長到 36.81%,在產業鏈各環節中漲幅最快。
“北斗+”能在如此多領域和場景實現突破,一方面由于高精度北斗芯片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來自國內新經濟勃興給予的“紅利”。
炙手可熱的案例是“北斗+車聯網”。《白皮書》顯示,2017年我國北斗車聯網呈快速發展態勢,用戶規模突破2200萬,較2016年增長37.5%,車聯網硬件市場規模達到264億元。按機動車保有量3.1億計算,北斗車聯網的市場滲透率為7.1%。
《白皮書》主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李冬航分析,近些年,車載北斗導航設備前裝搭載率不斷提升,加之國家對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政策的出臺,車聯網在車輛自主環境感知、網聯信息服務、信息安全等的應用上愈加成熟。互聯網巨頭與汽車廠商在通信、導航、云端服務和多媒體信息提供上找到了很好的契合點。由此帶來的應用市場技術和服務的變革,已經成為北斗產業發展新的亮點。
亮點不只是車聯網,國內近些年興起的智慧城市建設,同樣成為“北斗+”的溫室。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100%的副省級城市、87%的地級市,總計有超過500 個城市正在積極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簽約總量超過4000個。據預測,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64%。
這樣龐大的市場容量下,使得智慧城市領域成為北斗產業增長率更高的細分市場。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具體場景中,最早突破是燃氣管道的高精度定位。這與原國家測繪局推動的“百城百聯百用”行動計劃不無關系。國內各家大型燃氣公司均已制定北斗精準服務應用規劃,將陸續開展北斗精準應用深度結合燃氣管網管理,展開北斗結合燃氣應用的城市數量將進一步擴大范圍,北斗精準服務將惠及全國超過5億用氣人口。此外,北斗在城市給排水、供熱、環保、市政管理等行業的應用試點也在近年陸續展開。
《白皮書》指出,通過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采集地下管線關鍵信息已形成行業建設剛需,以智慧燃氣為引領的北斗精準應用正逐步形成行業標準。預計在未來較長的時期內,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不斷增長的數字化管理需求,將成為北斗高精度應用的重要市場,相關行業領域的市場總體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
《白皮書》預測,在產業前景方面,2017年交通運輸行業仍是衛星導航應用的主流,除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的邊坡監測、尾礦監測、精密測量、城市地下管網管理和精準農業等應用外,其它領域如高鐵路基沉降與平準性監測、交通事故判定與救援、車輛自動駕駛、無人機物流等方面,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預計到2020年,北斗應用在交通運輸、精準農業、城市綜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主要細分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王博表示,過去五年,隨著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衛星導航技術逐漸應用到各行各業。北斗技術不斷同“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新經濟相結合。這給了北斗系統“換道超車”,以超越GPS等世界其它導航系統的機會。
第2頁 /(共2頁)北斗導航應用獲多方支持加速落地 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于祥明
北斗導航應用繼續獲多方支持。民航局近日召開會議強調,加速推進北斗在民航領域的應用。5月15日,工信部、國防科工局編制發布《民參軍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2018年度)》,衛星導航應用也是重點領域之一。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張全德表示,2018年到2020年,我國“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進入密集發射期。北斗系統在我國民用領域形成了龐大產業鏈,是我國未來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家安全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北斗技術將在高鐵、漁業、電力、林業、減災、智慧城市建設和社會治理等方面被廣泛使用,加速落地。
以民航為例,民航局近日召開的民航北斗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強調,要加速推進北斗在民航領域的應用,加大以北斗為核心的民航自主創新技術應用研發,進一步加快推進北斗等國家重大專項在民航領域落地。下一步,民航局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北斗國際民航標準化工作,加速推進北斗在通用航空、運輸航空等領域的應用。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8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衛星上天,重點在于應用,北斗系統在全球導航定位、測速、授時的精度以及應用成本方面已和美國全球定位系統基本相當。而且北斗系統有短報文能力,抗遮擋能力強,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應用優勢更加明顯,北斗應用已經到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通過將北斗系統與其他系統的有效結合,將為航空運輸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比如在傳統的衛星導航中,飛機偏離航線或者跑道時比較難以快速發現和糾正,而‘北斗三號’衛星能自主判斷出該錯誤,在幾秒之內向飛機上的導航終端發出警告信號,飛機上的導航終端就會自動優選信號更完好的北斗衛星進行導航,避免事故。”張全德說。
近年來,通過與數字經濟相結合,我國北斗系統開創了很多創新應用。未來,萬物互聯,北斗導航應用市場非常大,其發展前景更為廣闊。